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太孙到皇帝 » 第五十五章 因材施教

第五十五章 因材施教

    翌日清晨。

    下了早朝之后,朱元璋带着刘三吾,直接来到应天府外朱英的住处。

    此时的朱英,刚刚起来,还没来得及洗漱,正准备去外面解手。

    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小日子过的可是非常惬意,无拘无束的,随便睡到日上三竿,谁都不敢去打扰。

    远在金陵的朱棣虽然三番五次的派人来打探朱英的出生,却始终没有一个拿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其实朱元璋早就在这里周围做了布置,朝廷中那些个武功高强的侍卫不时被派来巡检,虽然他们一个个都很神秘,但是见到比他们更神秘的人,他们就会令其无缘无故的消失。

    为此,朱棣跟姚广孝先后派了二十多人来住在这里,最终连一个都没有活着回去。

    蒋桓的锦衣卫手下深深吸取了前任毛镶的经验教训,现在他们一个个做起事来心狠手辣,绝对要充当好陛下的眼线,而且要把事情干好。

    “少,少爷,老爷子今天到来一个教书先生!”

    大清早,老方就火急火燎的跑到后院给朱英通报,这已经是他的习惯了。

    朱英哆嗦了一下,连忙问道:“教书先生?他来做什么?”

    转身从后院出来,老方就已经打开了门,眼前站着自己的便宜老爷子,身后还跟着一个羽扇纶巾的白衣秀才。

    伸了个懒腰,朱英才来了精气神,他满脸堆笑的迎了上去:“老头子,今天来这么早啊!”

    老头子?

    刘三吾一听朱英称呼朱元璋为老头子,当场有些惊呆。

    但是,下一刻,他马上就跪下了。

    因为当他抬头看见朱英模样时,他心中有无数个炸雷响起。

    眼前此人,就是他多年前教授过的学生朱雄英!

    扑通!

    刘三吾惊骇的立马跪在地上。

    朱英一见面也有些蒙了,这大清早的,一开门就有人给自己行如此大礼。

    朱英愣了一下,忙不迭的走上前去搀扶起刘三吾,“先生,你这是?快快请起!”

    刘三吾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自己的眼泪竟然不自觉的流了下来。

    这样貌,酷似太子朱标,而且,可以说就是跟薨去的朱雄英长的一模一样。

    这简直就是皇长孙朱雄英啊!

    可自己一辈子引以为傲的学生,八岁就薨了呀!

    不对!

    刘三吾伸手擦拭了一下眼泪,从他多年识人的经验来看,此人绝对身为帝冑。

    难道说...

    刘三吾心思翻动之际,朱元璋也是看穿了他的心思,赶忙圆场道:“老刘,这是咱患有脑疾的孙子,往后啊,可就要依靠你来教授他学问了。”

    朱英嘟囔了一下嘴唇,小声说道:“老头子,你才有病,咱没病!”

    不过这话在场的谁都没有听清楚。

    但是,刘三吾经过朱元璋跟朱英这么一对话,瞬间就明白朱元璋的意思,而且更加配合朱元璋演戏。

    刘三吾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转身看向朱英,顿时直起身子,端端正正的给朱英行了一个大礼。

    “老夫刘吾,见过少爷!”

    这一礼,相当于当年朱雄英对他的拜别一礼,而自己身为臣子,理应对皇孙敬重有加。

    当年朱雄英跟自己离别,场景也是特别的凄惨,而今日今日有种似曾相识的错觉,对,就是这种离别的感觉。

    朱英看着刘三吾给自己鞠躬,也赶忙弯腰鞠躬道:“先生千万不要客气。”

    刘三吾起身,笑眯眯的捋着胡子,很满意的点点头,这孩子有当年朱雄英的气质。

    可就在此时,朱英有些疑惑的看着朱元璋,老半天才开口问道:“老头子,你是说要教我读书?”

    “难道你就不怕我将这个老秀才给赶跑?”

    刘三吾一听,当场愣了一下,这个孩子跟当年的皇长孙一样的聪明。

    是不是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刘三吾还在愣神,朱元璋却丝毫没有改变脸色,他跟朱英相处多年,早就对这个孩子这一招有所防备。

    “英儿,爷爷知道你不爱读书,但是不读书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不会跟人交往,不会与人交往就会被人看不起。”

    “你是选择被人看不起呢?还是选择读书做个有文化的人呢?”

    朱英咧嘴笑笑,对于这个问题,朱英现在不好意思回答朱元璋,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看,还是咱的孙子听话,你既对朝廷献粮有功,而且还发现了铁矿,陛下他老人家一高兴,就将刘老派来给你教授学问,这可是陛下的意思,你还不赶快谢恩?”

    朱英翻了翻白眼,他觉得朝廷里的皇帝管的真宽,这么个事儿都要管,最近事儿真的是多。

    不过,朱英也不能当场拒绝,这样老头子就感觉没有面子,他嚅嗫了一下,伸手拉着刘三吾直接朝大厅走去。

    其实,朱英心里还是很着急的,老头子这么一说,说白了就是要让朱英读书,不能让自己一辈子都背负败家子的臭名声。

    “老头子,干脆就不要让刘先生走了,住在这里算了,既然是陛下的旨意,那咱就读读书好啦!”

    要是自己不遵守皇帝的旨意,万一惹恼了皇帝,人家要来砍头可怎么办?

    毕竟免死铁劵只有一张,而且只能使用一次,要是被轻易浪费掉了,那岂不可惜?

    朱元璋听完朱英的话,脸上虽然表现的一点都不开心,心里却早就乐开了花,此时,他摆出一副老人关心小孩的样子,叹息道:“英儿呀,读书可让你受苦了啊!”

    “受苦?受什么苦?”

    朱英有些纳闷,其实他内心也很是高兴,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而来的人,这秀才教授什么,他能不清楚吗?

    “先生,你打算教授学生什么?”朱英故意看着刘三吾的脸问道。

    刘三吾沉吟了一下,道:“少爷,那咱们就从读

    《《资治通鉴》开始吧?”

    这本书,涵盖了历史十六朝的正史,正好用来考校皇长孙的功底,这叫因材施教。

    刘三吾估摸着,朱元璋对朱英如此之好,人家背后肯定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保不准哪一天还会做出让人想不到的事情来。

    朱英一听,顿时就没了兴趣,撇撇嘴道:“先生,这个不妥吧,学生又不打算当皇帝,你教授我帝王之术干嘛?”

    别说是十六朝的历史了,就是离自己最近的历史,他也没有必要学啊?

    最为关键的是,学这有毛用啊?

    刘三吾顿时傻眼了。

    因为从他几十年的教授经验看来,这本书是帝王之术的根本,你不学这本书,以后怎么治理天下?

    真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