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太孙到皇帝 » 第六十三章 去看热闹

第六十三章 去看热闹

    吕氏听完,虽然觉得有哪里不大对劲,但始终在心里有一道阴影挥之不去,她似乎有种不祥的预感,那就是洪武皇帝朱元璋可能对他们起疑心了。

    自从太子朱标薨后,他的三儿子朱允熥的日子可就艰难多了。

    先是被太子妃吕氏给软禁起来,就连在朱标生病期间,吕氏也是对朱允熥严加看管,基本上不让他到朱标身边探望,这样就容易让朱元璋起疑心,以为三儿朱允熥根本不懂得孝道,就完全可以疏远他。

    要知道朱元璋是最注重孝道的,因为他成长环境,他有意为后代也创造一个更加有爱的裙带关系。

    可他终究还是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皇权的竞争,最终还是用刀剑来解决的。

    吕后的心肠也不是那么毒辣,至少她现在还让朱允熥活着,或许,她是迫于朱元璋的压力,还有望子成龙的期望,反正这个女人在朱允炆背后使出了浑身的解数。

    廖氏兄弟被吕氏三番五次的赶走,却在这皇宫里却没有了去处,要知道从锦衣卫出来的人一个个都是好手。

    在宫里当差可是得对主子要忠心耿耿,只是这两人实在看不敢吕氏的做法,想多次找人跑关系走走门路调离东宫,无奈现在锦衣卫上下整顿的非常厉害,基本上没有人可以靠关系走动。

    其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两个人暗中有朱元璋的手谕,虽然不能暴露身份,可是对吕氏而言,这种监视是异常难熬的。

    两人从东宫出来,并没有直接去锦衣卫报到,而是先到朱允熥的住处,他们以割舍的感情。

    “三爷,您要忍住啊,苦尽就一定会甘来的,

    兄弟俩对这个苦命的主子还是有一段难割难舍的感情。

    “三爷,您还是去找一下陛下,或许陛下会念在他跟太子爷的份上,会重新让你一条路的,那二爷的母亲将来肯定会对你下黑手的。”

    朱允熥点点头道:“身在帝王之家,身不由己,对于生死我早就看透了,其实在被软禁时我就知道自己以后不会在有活路了...”

    “三爷你也不要这么绝望,现在自幼护着你的那个人或许不就之后就要回来了。”

    “自幼护着我的人?”

    朱允熥有戏恍惚,这个人到底是谁?

    他还在脑海里思索这个人生是谁的时候,廖氏兄弟已经向他深深鞠了一躬。

    朱允熥呆愣在那里,反复思索着廖氏兄弟这句话,甚至都没有注意他们是怎么走出房门的。

    这东宫迟早要变天!

    迟早护着我的这个人,到底是谁?

    难道是朱雄英大哥,他不是已经...难道?

    朱允熥顿时瞪大了眼睛,脸色剧烈的变幻起来。

    他的神情之中,充满了震惊,酸楚,激动,甚至还涌起一股殷切期待。

    大哥难道没有死?他难道还活在这个世界上?

    想了一下,朱允熥肯定的说道:“大哥一定是没有死!他肯定还活着!”

    不然的话,廖氏兄弟会冒死来给自己送消息?他们可是奉皇爷爷的命来东宫当差的。

    一时间,朱允熥竟然激动的瘫坐在地面上,浑身颤抖,泪流不止。

    再抬起头时,眼中涌起无尽的斗志,仿佛熊熊火焰,要将整个殿宇烧毁。

    “大哥,你一定要来救救你弟弟!”

    朱允熥再也忍不下去了,弟弟会等你回来的。

    当然,对于东宫发生的一切,朱英浑然不知。

    第二日一大早,他便带着老方来到他的盐业生产基地。

    从他制造出精盐到现在,已经半年多时间了,到目前为止他的精盐已经基本上卖不动了。

    他亲自去了一趟转运使司,调整了下兜售政策。

    他们刚刚到一个街道口,管家老方眼前一亮,惊讶道:“快看!少爷,前面那么多人在看热闹,咱们也去看一下吧?”

    朱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去看热闹?

    看你个鬼头啊?捞银子才是咱首先要做的事情,哪里有那么多热闹要看?

    可他转念一想,自己败家子的本性不能都丢,便叫来一个下人道:“去,告诉铺子里的掌柜的,从今天开始,咱的精盐开始卖往大明各个州府衙门吧!”

    “至于价格,五两白银一斤!”

    “是,少爷!”

    眼看下人忙不迭的走了,他的脸上露出一副八卦表情,他一拍老方的脑门,“走,瞧瞧去!”

    转过整条街,他们好奇的看去,却见整个街道上的人都黑压压的跪倒了一片,看这些人的样子,大多都是流民。

    朱英愣了一下,这帮人到底跪在这里干啥?

    难道是洪武皇帝要出巡了?

    正在他一头雾水的时候,一个清丽的身影从身后响起:“朱公子!”

    朱英转头看去,顿时笑了,原来是他的一个老相好。

    “徐姑娘,你怎么在这里?”

    叫他名字的人正是徐妙锦。

    面对他的询问,徐妙锦露出一个明媚的笑容道:“魏国公府上的公子请了寺里的几位得道高僧来这里驱邪作法,我看看来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朱英点点头,终于明白这些人为啥都跪着给上天磕头祈福呢!自古大灾之后就是大的瘟疫!

    大明的整个医疗体系不算发达,对于瘟疫的控制一半要靠运气,还有一半则要靠鬼神。

    眼下,魏国公所使用的就是鬼神之法。

    可朱英觉得这些都太特么不靠谱了,难道靠几个和尚念几句阿弥陀佛就能扼杀瘟疫?

    还真是扯淡!

    现在民智不开,才是大明面临的最大问题。

    朱英觉得将来要是时机成熟,一定要在这个时代好好大兴教育之分,将后世的一些先进理念全部普及下去。

    “唉!真是蠢不堪言啊!”、

    徐妙锦有些蒙逼的问道:“朱公子,为何叹息啊?”

    朱英却笑笑道:“这京师的傻子没几个,骗一个是一个,这寺庙里的和尚也真是运气不错,正好可以利用这些善男信女们来骗钱,现在都已经骗道官府了!”

    “看样子这些人这次回去又要大发一笔了!”

    徐妙锦一听,顿时内心不高兴了,嗔怒道:“朱公子,你快别胡说了,小心背后有人敲你榔头!”

    朱英得意的抖抖手道:“我说他们有些人是傻子,你还不相信,等会你就知道了。”

    徐妙锦一脸不相信。

    她可是亲眼见识过这些和尚的法力,几位高僧的法力那可都不是盖的。

    他们怎么会骗人?

    正想着,这些僧人就开始做起法来。

    只见空地之中,摆放着一桌香案。

    案几上又放了几尊鎏金大佛爷,佛前的香盒里又插了三柱清香。

    至于香炉子底下,还摆着几个用黄纸剪成的小人。

    一个相貌十分严肃的老和尚站在香案前面,肃穆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悲痛,他手中拿着铃铛,一个劲的使劲敲击着。

    身后则是一群年轻的和尚,他们都端坐在地上,手里敲着木鱼,嘴里念着一般人听不懂的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