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大文豪 » 第23回 辞别,永别

第23回 辞别,永别

    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苏轼13岁。

    此年,西夏地方割据政权开国皇帝,李元昊卒。元昊胸怀大志,具有开创精神,而且诡计多端。他熟习汉、蕃的儒、释书籍,通法律,能文能武,智勇双全,但为人狠毒、好战、嗜杀、贪色。元昊一手缔造了事实上的宋、辽、夏三方鼎峙的局面。

    此时,大宋朝廷才真正把心放入肚里,西夏开国皇帝元昊卒,意味着宋朝边患短期内彻底解除。

    此年,28岁的王安石,是进士及第后的第六年,已在地方任职多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勤政爱民、初显政绩。

    13岁的苏轼,已完成天庆观私塾小学学业。在苏洵自己的斡旋下,苏轼大学负笈求学于眉州青神县中岩书院,师从乡贡进士王方,亦是苏洵挚友。北宋眉州领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四县,中岩书院距离眉州城并非太过遥远。

    私塾求学最后一日。张道长授课完结后,再次将苏轼和陈太初单独叫到道观后寝处。

    对于这两位爱徒,张道长愈看愈是喜爱,师心甚慰。

    师徒间拉扯了一会儿家常。

    临别,张道长语重心长地对苏轼说:“子瞻,你佩戴的千手观音玉坠很是不凡,一定要倍加珍惜,无论处于何种境遇,此物万万不可遗失。为师最后赠你一句话,盼你牢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苏轼下意识从脖颈处掏出千手观音玉坠抚摸着,表面强装镇定,内心已翻江倒海。私塾求学五年,苏轼知道张道长定然见过自己佩戴了千手观音玉坠。但张道长此时所指意欲何为?莫非张道长洞悉什么?苏轼眼神明灭不定,各种思绪无边无际地蔓延开去,一片混乱。

    张道长慈爱地轻拍两下苏轼肩膀,便不再多言。

    “太初。”张道长将陈太初叫到身边,隐隐有些不忍,最后扼腕叹息道:“道家有云:‘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但为师……”

    “老师。”陈太初五年内第一次打断了张道长的话语,平静地说:“老师,学生明白,学生不悔。”

    “好!好啊!”张道长眉头舒展,对于陈太初的喜爱犹如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持久,随后释怀大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某有太初,亦无悔矣。”

    两人拜别张道长后,走到道观口相互辞别。

    两人最后来了一个长久的热烈拥抱。少年意气,并未有儿女作态。

    陈太初乐呵地笑道:“苏兄,我等你一纸文章,名垂青史。到时咱两兄弟再聚,勾栏听曲,不醉不归。”

    “好兄弟!”苏轼紧紧搂了一把陈太初,豪迈地说,“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我兄弟重聚之时,你必定执道家牛耳,我亦必定掀翻天下文坛。”

    陈太初,取名太初,足见其志向高远。陈太初后来的所作所为,确实配得上“太初”二字,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但是让苏轼终生遗憾的是,此次辞别,竟是永别。两人互为知己莫逆。苏轼一曲俞伯牙的高山流水,再回首时,已无钟子期陈太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