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大文豪 » 第48回 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48回 有情人终成眷属

    时光如梭匆匆去,流年似水默然逝。转眼就是两年。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苏轼19岁,王弗16岁。

    宋朝的婚礼有纳采、纳吉、纳征、亲迎四个程序。纳采即议婚,主要分为三步:说媒提亲、交换草帖、交换定贴,至此两家初步同意婚事。纳采是婚礼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宋代婚嫁严格尊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原则。男方会通过媒人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女方求婚,为了表示郑重礼貌起见,一般都是书面提出求婚。在宋代求婚多由当事人的祖、父尊长出面向对方的尊长提出请求,求婚书的内容就是赞扬对方并表达要与之议婚之意的话语。

    女家收到男家的请求后,如果有结亲意愿,就需要向男家出具草帖,也就是庚帖或者八字。女方草帖的内容有:女方的生辰八字,女方籍贯,女方曾祖、祖父、父亲的官职,母亲的姓氏,女方的陪嫁资产情况等。男家在收到女家的草帖后会将女方的八字进行问卜,查看两人八字是否相克。如果结果是大吉,男家也会将男方的草帖给到女家。男方草帖的内容有:男方的生辰八字,男方籍贯,男方曾祖、祖父、父亲的官职,母亲的姓氏并是否有诰封等。同样,女家也会将男方的草帖进行问卜。如果结果满意,女家会通过媒人向男家通报,表示初步同意婚事。

    在双方达成初步意向后,就可以交换定帖了,表示正式请求与对方缔结婚姻。和交换草帖的顺序不同,定帖必须由男家先出具,通过媒人交给女家,男方定帖的内容有:男方姓名、年龄、生辰、父母官职封号,还要详细列出聘礼的数目。而女方的定帖则要详细列出陪嫁的内容和数目,女方的陪嫁可以是房屋、铺面、田地、奴仆、金银细软、字画古玩等。

    王弗在两旬之前就已经从书院毕业。在苏轼和王弗定好黄道吉日的今天,苏洵亲笔书写苏轼的求婚书,带着苏轼亲自去瑞草桥王方家里提亲。苏洵和王方本就是至交好友,提亲之事苏洵亲自出面最为合适。原本计划是不带苏辙的,结果其尾大不掉,死乞白赖非得跟着随行。

    一大一小两驾喜庆豪华的马车从眉州城纱縠行疾驰而去,直奔瑞草桥。二饼驾驭稍大的马车,里面坐着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稍小的马车请人驾驶,里面只有一只活雁。

    宋朝纳采通常要用活雁作为提亲时的礼物。雁一生只配偶一次,失去配偶,终生不再成双,中国民间用雁多取此意,以表达对婚姻缔结忠贞不二的思想愿望。当时贽礼是天子用香酒,诸侯用玉器,公卿用羊羔,大夫用雁,士用雉,平民百姓只用布帛。又因为对婚礼的重视,所以一般士民也假借大夫之礼而用之,故遂为统贽雁礼了。雁南往北来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求婚以雁为礼,象征一对男女的阴阳和顺,也象征婚姻的忠贞专一。

    苏王两家心知肚明,苏轼和王弗早已情定终身,此次只是合乎礼仪的过场。所以除了雁礼提亲,程夫人把祖传价值不菲的和田玉镯指定让苏洵带给儿媳妇王弗。祖传和田玉镯正好一对,一只给王弗,一只留给苏辙未来的妻子,不偏不倚。

    玉文化几乎能够代表中国文化之精髓,和田玉就是玉文化的核心。和田玉历来被誉为“帝王用玉”,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文化属性。宋代于阗和田玉的使用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宋朝历代皇帝对于和田玉颇为钟爱,使得宋朝对和田玉的开采和重视程度远超前代。

    临近瑞草桥。苏洵老神在在,暇目养神;苏辙欢呼雀跃,喋喋不休;二饼笑容满面,沉默是金;唯有苏轼紧张激动得情难自禁,都能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声。

    临近王家,王方早早已在门口迎候。两位老友重逢,甚是开怀。王方更是对苏轼频频点头,甚是满意。

    在苏洵和王方这两位老友完美默契地相互配合下,诸事皆宜,没有丝毫波澜起伏地完成纳采,以及之后的纳吉、纳征,在良辰吉日苏轼亲迎王弗嫁入苏家,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