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大文豪 » 第64回 天镜阁

第64回 天镜阁

    天镜阁坐落在大理国洱海东畔玉案山上,山势到这里忽向洱海伸去,三面临水,悬崖壁立,地势险要,有山环吞海、澄海如镜之势。

    天镜阁高耸山巅,为四层八面阁楼,夺天地之秀,合观音阁为一兰若。天镜阁是观音阁的面楼,而观音阁则为天镜阁的后阁。天镜阁更是与不远处的名刹罗荃寺交相辉映。

    苏轼和二饼登上天镜阁四楼,俯洱海而眺苍山。山海之畔有天镜,天镜之上有天人。苏轼不由自主地抬头望苍天,暇闭凝双目,如同直入天人之境。

    感受到身旁二饼的身体骤然紧绷,苏轼笑忙睁眼解释说:“没事的二饼。前些时日大佛寺望海楼猝不及防的变故,是由于我先前攀登泸山时先被一些事情触动了心境导致。有了上次的惨痛教训,只要我自己稍稍留意,类似的事情绝对不会再次发生,放心吧。”

    二饼这才放下心来,一同欣赏着这苍山洱海的秀美湖光山色。

    原本今天是羊苴咩城冬日万里无云的大好晴天。忽然在苍山的玉局峰上,出现了一朵亮如银、白似雪的云彩。它洁净而奇丽,柔美而轻盈,在深邃的蓝天十分醒目。

    蓦地,那朵云却由白逐渐转黑,越升越高,身影也愈拉愈长,形如一个身材窈窕的女人,披头散发,罩着一件黑色丧衣,好像在俯瞰着茫茫洱海大哭大喊。顷刻间狂风大作,白浪滔天,大有不吹干海水不止之势。

    直至良久以后,天镜阁正南面的海水被狂风吹开显露出一大块礁石。那朵云才缓缓消散,从而洱海再次风平浪静,晴空万里。

    “这天地真是神奇无比。此情景就似上天鬼斧神工的杰作,美得惊心动魄。”二饼连连感叹。

    苏轼也是惊叹莫名,感触地说:“这背后还有一个生动感人的神话故事。”

    “哦,快快说来听听。”二饼顿感兴趣盎然。

    苏轼嗟叹扼腕说道:“相传,南诏王有一个美丽的阿凤公主爱上了猎人阿龙。南诏王不允,阿龙阿凤就私奔到了苍山。为了给阿凤避寒,阿龙在神助之下飞到了海东盗取罗荃法师的七宝袈裟。不料,阿龙被罗荃施法用蒲团打入洱海底变成了石骡子,也就是刚才那大快礁石。阿凤闻讯悲愤而死,并化作一朵白云飘在玉局峰顶,遥望阿龙,当地人称那朵云为‘望夫云’。观音菩萨对阿凤甚为同情,给了风瓶助其吹开海水见一眼阿龙。相传,如果阿凤化身的望夫云可以用观音赐予的风瓶把洱海吹干,那么阿龙阿凤就会死而复生,石骡子变回阿龙,望夫云变回阿凤。然而,多少年过去了,风年年吹,浪年年打,但是洱海还是没有被吹干,石骡子还是石骡子,阿龙阿凤永生永世无法再见。”

    兴许是苏轼的话语导致二饼触景生情,被深深埋藏心底的苏八娘的倩影再次浮现。二饼似乎不忍再看苍山洱海,默默地闭上双眼,眼角似有泪光隐现。

    苏轼感受到了二饼情绪的急变,略微思索就知道是自己无心之语致使二饼感同身受忆起苏八娘。苏轼心里沉痛地暗叹一声,一言不发。二人并立于天镜阁之上,一道追忆苏八娘。

    二饼和苏轼两人,此刻仿佛与四周的天地格格不入。这种脱离现实的游离感让人窒息。

    时间很漫长,仿佛永远不会停止,却又在弹指一挥间逝去。最终,二饼缓缓睁开双目,远眺苍山洱海,语气飘忽不定地首先开口说话,入耳竟有虚无缥缈之感,仿佛是在自言自语,又仿佛是在对苏轼倾诉:“我是不是很没用,明明有能力为八娘报仇,却又没去报仇。”

    二饼的话语打破了死寂的氛围。苏轼深吸口气,言辞笃定地说:“大哥,不是你说的这样。你和姐姐独处的那天,我知道肯定是姐姐跟你托付过什么事情。你不说,我大概也能猜到一二。我们应该尊重姐姐的决定,而非违背她的临终遗愿。我们按照姐姐嘱咐的去做了,就不应该自我否定,因为姐姐会在天上含笑看着我们。”

    二饼闻言仰头望天,轻声呢喃道:“八娘,人死之后灵魂到底是去向何处?如果有天堂和地狱的话,八娘你如此善良,定是去到天堂,在天堂过着神仙般的美好生活。”

    是啊,人死之后灵魂最终的归宿到底在何处?苏轼随着二饼一起抬头,遥望天际,心中默然。

    人的意识,不会无中生有地创造产生。人的意识,也可以说是灵魂,在肉体生死道消以后,一定会有其归宿之地。

    人类的脑组织结构中存在一个非常精密的“量子系统”。这个系统既可以让人类产生“意识”、“思想”这类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功能,也可以让人类在量子层面的意识上和现实世界产生一定的“纠缠反应”,例如“预见未来”或者“心灵感应”。

    量子在物理学的定义中,是指“无法继续分割的最小物质量单位”,比如构成光元素的“光子”。光在宇宙中是一种特殊的能量,没有质量,因此拥有其他一切物质都无法企及的速度。而对于人类而言,我们的身上也具有一个和“光”非常类似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意识”,或者说是很多人所熟知的“灵魂”。我们的世界是物质和能量的相互重叠转换构成的,物质消失后附加的能量并不会随之湮灭。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同理,人类的“灵魂”在肉体灭亡之后也不会湮没。

    那么问题来了,人类的“灵魂”到底会去到哪里?回到归宿之地后,人类的“灵魂”又该何去何从?我们这个物质和能量相互重叠转换构成的世界,其中的物质和能量能否各自被独立地剥离开来?如果能够剥离,那世界将是一番什么景象?

    这个天地实在是太有意思了!苏轼沉浸在自己天马行空地妙想天开之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