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景祐新风 » 第四十二章 张方平述职

第四十二章 张方平述职

    张方平来苏州府衙述职,一呆就是十天。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朝廷甄选的昆山县新任县丞即将抵达苏州府,范仲淹琢磨着,就挽留张方平一段时间,让他带着新任县丞一起,回昆山去。

    一路上也能彼此了解一下,让张方平带一下新县丞,免得上任了都不知道该干什么。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范仲淹和胡瑗,都很欣赏张方平。

    范仲淹是欣赏张方平的能力,而胡瑗,则是欣赏张方平的文才。

    张方平在昆山县,一个人顶四个人用,把受灾最严重的昆山县治理的井井有条,快速安定民心......就冲这一点,范仲淹就欣赏张方平。

    人品如何,老范不做评价,但能力,绝对是范仲淹见过的年轻人里面,最强的一个。

    比富弼,欧阳修什么的,都要强。

    至于胡瑗,是被张方平过目不忘的本事给惊到了,如果不是张方平官宦世家出身,又有官身在,老爷子都想让张方平留在苏州郡学,好好的研究学问呢。

    因此,因为这两个一方大佬的看重,张方平在苏州府城,多留了几天。

    没事儿跟范仲淹讨论一下政务,畅聊一下朝政得失,又或者是跟胡瑗聊一下经义,探讨一下儒家经典。

    本来这事儿吧,跟顾深也没关系,就顾深对张方平的历史滤镜,让张方平在家住多久,顾深都没意见。

    但可惜,事情的发展,往往并不以顾深的意志为转移。

    张方平不管是跟范仲淹聊政务,还是陪胡瑗聊文学,作陪的人,都是顾深。

    没办法,就他跟张方平有旧,而且还很闲。

    尤其是跟胡瑗聊文学的时候,顾深就是被胡瑗和张方平联合碾压的对象......他不仅一句话都插不上嘴,时不时的还会被胡瑗拎出来,跟张方平作比较。

    在胡瑗的眼里,张方平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而顾深,就是自家不成器的子弟。

    明明就差了三岁,怎么学问上的差距,就这么大的呢?!

    每每一想到这个,胡瑗就越看顾深越不顺眼,不时的冷嘲热讽一下。

    倒是张方平还算厚道,替顾深辩解了几句。

    “子均虽不善经义,却善实务,稍加磨炼,亦是国家栋梁之才。”

    好嘛,张方平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胡瑗顿时更气了。

    他安定学派的要求,是经义和实务兼顾......如果只是为了培养一个偏科的人才,那还需要他胡瑗亲自出面教授干什么?!

    顾深更加让胡瑗看不顺眼了。

    在胡瑗这边,顾深是说什么都错,但在范仲淹这边,顾深倒是能陪着张方平,跟范仲淹扯上几句。

    一来,这种闲聊扯淡,本来就是顾深擅长的地方,当初他和范仲淹结识,就是因为闲聊扯淡扯的有几分道理。

    二来,范仲淹跟张方平聊的,更多也都是实务,国政,军势,这方面,顾深多少有些了解。

    虽然不一定完全务实,但至少不至于务虚。

    甚至于,谈到如今大宋面临的困境时,顾深有后世信息爆炸的加成,有时候的认知,比范仲淹和张方平,都要务实的多。

    比如说聊到大宋的三冗问题时,顾深的发言,直接把范仲淹和张方平都给吓了一跳。

    三冗问题,虽然是宋祁首先提出来的概念,但事实上,宋祁也不过是提取总结,这个时代的士大夫精英里,对三冗问题,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集合了。

    范仲淹和张方平,都有过类似的想法,也想过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为此,两人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交流。

    事实上,如果不是顾深中途插嘴的话,其实这场交流,还真的不会简短,至少在三冗问题上,范仲淹和张方平,还都是很聊得来的。

    但坏就坏在,顾深非要插嘴,表示这个三冗问题,根本无解。

    三冗,是冗官,冗兵,冗费。

    其实关键问题在前两点,因为冗官,所以冗兵,因为冗官和冗兵,所以才会冗费。

    范仲淹和张方平讨论的,是如何通过更好的办法,缩减官僚机构,裁撤冗官,如何改革军制,减少冗兵,最后达到减少冗费的效果。

    但顾深却认为,这俩人都没有抓住事情的关键......造成三冗问题的原因,是从太祖立国之后就注定埋下的隐患。

    好嘛,这话说的......顾深还没开始长篇大论呢,就被范仲淹和张方平联手给掐断了。

    虽然大宋并不会因言罪人,但你得分说什么话......太祖朝,立国之基这种话,是能随便说出来的么?!

    真当范仲淹看不出来,这些隐患是太祖朝时期就已经留下来的了么......不止范仲淹看得出来,很多朝中大佬都看的出来。

    但问题是,现在的大宋朝,靠的就是这些“隐患”们在维持着呢,甚至很多的朝中功勋大佬,本身就是这些“隐患”的利益代表.......你要是真的什么都敢往外说的话,别说你一个小小的贡生,哪怕是他范仲淹,也没人会护得住。

    赶紧闭嘴吧,这不是你一个贡生可以谈论的问题。

    因此,这个三冗的问题,范仲淹和张方平只是匆匆的开了个头,就赶紧的先掐断了......再聊下去,容易出事儿。

    还是换个方向,聊聊辽朝,以及西北党项人好了。

    嗯,这个好,不危险,就算顾深把辽朝和党项人骂出花来,朝廷中也一样有人会觉得有道理的。

    在对辽朝的问题上,其实没啥好说的,檀渊之盟后,大宋和辽朝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和平相处。

    这个檀渊之盟吧,虽然在后世评价不高,但在这个时代,基本大家都认可了这个盟约,对维持南北和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是,大宋是要每年给辽朝岁币和岁布,显得很耻辱的样子。

    但说实话,就大宋每年给辽朝的那点钱,边关贸易轻轻松松就能赚回十倍以上的差额......谁真正吃亏还不一定呢。

    而檀渊之盟签订的真正意义,其实是辽宋双方都意识到了,至少在短时间内,双方都无法奈何对方。

    辽人不善攻城,只要大宋坚守黄河防线,辽人根本打不过来。

    而宋人缺马,也无力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本来是有机会的,但高梁河车神的几番骚操作,彻底断绝了这个希望。

    等到了真宗朝的时候,大宋不仅再次丢失了灵州这个产马之地,内部的三冗问题已经初见端倪了,连年征战又加大了大宋的财政负担......否则真宗也不至于非要封禅泰山,搞那么多祥瑞的事情出来。

    一切都是为了稳定民心,强调大宋正统地位的手段罢了......当然,初衷是这样的,但最后真宗给玩砸了,把自己的名声赔进去不说,还得自己的老婆刘娥来给自己擦屁股。

    就这样,辽人无力南侵,而宋人也无力北上,双方如果持续保持敌对状态,大量陈兵边境,对两国都是不小的负担。

    檀渊之盟后,辽人北撤,宋人也可以留出足够的财政,分配到民生方面,解决自己的内部矛盾,还能借机赚辽人的钱......檀渊之盟丢人是丢人了点,但对现在的大宋,却是最需要的。

    至少在这事儿上,顾深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一面感慨着百姓疾苦,一面却不顾民力强行发动对外战争......这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呢。

    一统江山固然重要,但民生问题不解决,你强行发动战争,能不能赢不好说,就算赢了,也是满目疮痍......百姓可不是个人英雄青史留名的垫脚石。

    当年李二也有渭水之盟,花钱买平安,这不是什么问题,檀渊之盟之所以被人诟病,大宋之所以被人看不起,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没能跟李二一样,在解决了内部问题后打回去,一雪前耻......但那都是后话了。

    至少,现在这个时候,在辽朝和檀渊之盟的问题上,顾深,范仲淹,张方平,难得的达成了一致。

    但,当三人聊到西北问题时,顾深和张方平站到了一起,跟范仲淹发生了一些意见摩擦。

    范仲淹认为,西北的党项诸部,虽然在李德明死后,最近确实不怎么老实。

    但是吧,党项人,本身内部矛盾重重不说,李元昊少年继位,根基不稳,最近这段时间的对外强硬,不过是为了凝聚党项人心的行为而已。

    等到李元昊坐稳了党项人首领的位置后,他必然还会跟李德明一样,亲近宋朝。

    为啥范仲淹这么判断?!

    因为当初李德明继位的时候,也不老实过一段时间。

    熊孩子嘛,不老实,打一顿就老实了。

    而且,就算李元昊这个人野心大,想重复当年爷爷李继迁的作为,真的纠结党项诸部进攻大宋,那也不可怕。

    当年李继迁那么大的势力,还不是被大宋名将曹玮几次揍的差点全军覆没。

    如果不是党项之地围绕瀚海沙漠,大宋远征后勤不便,打下来也守不住......哪里还有他党项诸部存在的可能。

    而如今,李元昊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心气浮躁,又没有他爷爷李继迁的威望,就算他打过来,又有什么可怕的?!

    是,曾经的西北名将曹玮确实已经过世了,但如今的西北,不仅有名臣范雍主理地方,还有对辽作战中屡立战功的名将刘平引兵镇守,还有番将世家折氏,王氏,李氏等襄助,他李元昊算个球啊。

    而这,就是范仲淹,或者说,如今的大宋朝堂诸官,对西北李元昊的真实态度。

    疥藓之患尔,不足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