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长风英雄传 » 第三十四章 军事

第三十四章 军事

    卫长风自从道观返回后就投身于军务之中,他每日和王守仁处理军中事宜,调动粮草,准备军械,算是将主簿的工作内容熟悉了一遍。等卫长风彻底了解之后,他带着草拟好的文书找到张彪。

    张彪接过卫长风递来的文书仔细查看后没有多想,直接就盖上了自己的军印,表示已获悉此事并同意施行。文书中的内容在张彪看来只是一件小事,卫主簿想要多征调一些民夫运送粮草也是合乎情理的事情,没有不同意的理由。

    卫长风喜滋滋的拿着文书找到和小宝学习拳法的王守仁。王守仁自从帮助卫长风处理政务以来,第一天在大堂坐了四个时辰,第二天坐了两个时辰,第三天只半个时辰,到第四天只需要一炷香的时间就能将一天的政事处理完。

    卫长风也见识了王守仁处理政事的方法,或许应该说是王守仁调配人的方法,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情,这是卫长风万万学不来的。他习惯于亲力亲为,即便是一些小事他也要亲自查探一番,哪怕只是看上一眼。

    卫长风:“守仁,文书已经准备好了,有这份文书小五他们的来历就算解决了。”

    王守仁接过文书查看,上面大印俱全,他笑道:“好,这几天我就通知小五带着人进城。这样一来,长风营也算有了个名分,可以任由你亲调动。”

    卫长风:“各个营寨的粮草没有问题吧,我听说许川指挥使的人已经和辽军接触过了,受伤了不少兄弟。”

    王守仁:“粮草都按许大人的要求已经备齐全,没有问题。许大人也的确和辽军接触过了,这才不到十天的时间,就有将近七十名伤员被送了回来,同来的还有十来具尸体。”

    小宝:“这个我清楚,好像是这次辽军攻势猛烈,才导致军中将士受损严重的。往年雁门这里来的辽军很少,今年不知怎么比以前多了至少一倍的人,而且打得格外凶猛。”

    卫长风:“唉,仅几天的时间就没了好些将士,这两国交战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不过话说回来,我是真想出城和辽军斗上一斗,让他们见识一下我卫长风的厉害。”

    小宝:“那就算了吧,你忘了前些时日你要出城押运粮草时张守将是怎么劝你的了。”

    前些时日卫长风想要亲自出城给外面许川的营寨运送粮草,张彪听说后亲自过来劝说他,什么一关之人全在大人,三思而后行,谨慎行事的话说了一遍,最后还是抬出自己的军令才将卫长风留在城中。当时张彪的感觉是懵的,以往这些话都是前主簿徐万辉劝他这个守将不要鲁莽出城的,怎么现在反过来了。

    王守仁:“或许此次辽军出动这么多人南下劫掠与萧氏之乱有关。”

    辽国的萧氏之乱从去年六月份爆发,直到今年六月份才平息下来。前辽国皇帝去年暴毙,其皇后萧妃拥立了自己的小儿子耶律大石为新皇,自己则以皇帝年幼的缘故垂帘听政,成了辽国实际意义上的新皇。而前皇帝的弟弟耶律齐心中对此事不满,他认为自己哥哥去世,皇位应该是他的才对,于是耶律齐在西蒙举兵造反。结果耶律齐造反一年,皇太后萧妃一直采取怀柔手段谈和,双方基本上一仗也没打。最终,萧太后不知道用什么手段让耶律齐于今年六月向小皇帝称臣,双方重归于好。

    王守仁凭借目前了解到的消息分析此次动乱让辽国皇室威信受损,所以对方才会加紧对外攻势收拢威信,雁门关只是大周辽阔边境的一处缩影罢了。不过辽国刚经历完内乱,应该没有太多的精力发动全面战争,所以对方不会调动大军,反而是和以往一样来大周打草谷,只是劫掠的人会多了些罢了。

    卫长风和小宝听后连连点头,一叶落而知秋,王守仁的分析确有可取之处,卫长风和王守仁的想法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了。几人聊完辽国局势后,卫长风又转头问王守仁拳法练得如何了。王守仁在青州时就听取卫长风的建议开始练武,由于涉及武学的时日较短,到目前还没有大的突破,按卫长风拳经中的说法就是还在明悟劲道的阶段。

    卫长风修炼年月不长奈何有外挂相助已经走出了一条比较明晰的道路,按照呼延烈的说法就是他已经可以自成一家了。他想着别人是否可以复刻自己的道路,便将自己的修炼历程总结为一部拳经。拳经中他将自己的修炼分为明劲、感气、开府三个方面。

    其中明劲中又有明悟劲道,蓄养劲力,刚柔相济,空虚灵动四个境界。感气有气蓄丹田,通脉行气,气走周天(小周天、大周天),脏腑五气(五脏藏气,六腑孕精)四个境界。开府有神照紫府,壮神开悟,明悟三宝(精气神)三个境界。

    卫长风自身已经有了空虚灵动之劲,五行相循之气,明悟三宝之神。拳经最后能写到什么地步全靠卫长风能走到哪一步,不过修行面板中武圣那一方面体、技、劲、气、神均已有九成金光,他觉得自己武圣之途应该快修炼到头了。至于道的金光还是只有三层,卫长风也不在意,身怀杀人技,他已经很满足了。

    王守仁听卫长风询问自己的拳法进展道:“没什么进展,连拳经中的明劲,暗劲都感受不到,不过练拳久了身体倒是强壮了些。”

    卫长风:“不用急,或许是身体还没调理过来还不适合练武,能强壮身体也已经很不错了。”

    王守仁点点头,他也不是很急。小宝在旁边笑道:“守仁不用着急,你看我,练了这么多年也只是将明劲修炼好了,感气和神照都做不到。而你刚接触武学就能感知到内气,神照紫府,还是很有天赋的。”

    卫长风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自己也是练武好长时间才做到神照紫府的,而王守仁一接触就能做到就表明其精神强大,修炼速度应该不会太慢。几人就这样在院中畅聊,呼延赞忽然从院外走进来大喊:“长风,军中出事了,张将军找你前去议事。”

    呼延赞这几日一直跟在张彪身边学习,掌握军事。呼延赞一开始找张彪学习的时候对方还表示为难,不过在听到对方是呼延烈的儿子之后就欣然同意了。呼延家尽出忠良的名声是呼延烈和自己几个儿子在战场上打出来的,即便不知道呼延赞是什么水平,张彪也愿意看在老英雄的面子上教导他的孩子。而呼延赞自然没有辱没呼延家的名声,这段儿时间以来张彪对其十分满意,已经开始教导对方行军和军阵的经验了。

    卫长风三人听到呼延赞的消息赶紧来到将军府,张彪手下的将官已经聚齐,见卫长风几人到来后张彪开始将手中的军情道出。卫长风几人在路上时呼延赞就将大概情况和几人说了,原来是许川指挥使在雁门关周围的一处营寨正在被辽军围攻,现在双方正打得火热,许川派人来雁门求援。

    这件事众人都对此表示奇怪,往年辽军都不会搭理这些大型营寨,甚至在遇到强大的周朝官兵队伍是都会选择绕开。辽军打草谷的目的就是为了劫掠百姓的财务,这些大周官兵在辽军眼里就是和苍蝇一样来捣乱的,他们躲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用重兵将营寨围住呢?要知道,即便只做到围攻一处营寨,辽军就要花费不下两千人手的兵力,对方这是想开战吗?

    “如今许川指挥使在外遇危,诸位有什么好的对策?”张彪讲述完目前的情况后就向众人问策,其实目前就一种选择,救援。可怎么救援正是众人商议不定的事情,林胜和项青城的想法是让许指挥使在外的兵马汇合一处,直接去骚扰辽军的进攻队伍,让被围攻的营寨尽快撤离。而张彪的想法是抽调城中的一千骑兵出城,和许指挥使在外的其余部队合兵一处救援被围攻的营寨,他认为没有强大的骑兵作策应很难将许指挥使的人解救出来,而且还有可能把许指挥使剩余的人填进去。

    卫长风想了想说道:“有备无患,我看我们可以依张将军之计行事。”

    张彪听卫长风同意自己的说法,便立刻点将派兵,让项青城手下的一千骑兵出城救援。同时派信使给许川送信,让他集结部下准备与辽军接战。

    卫长风能在这种军情大事上发表意见自然是有原因的,他作为军中主簿,其实身上还有一个虚职就是这雁门八千将兵的监军。雁门关的一切军事动作都逃不过卫长风的点头,就拿此次派骑兵出城来说,没有卫长风的首肯,那一千匹战马就出不了雁门关。

    大周的军队差不多都是这样,即便主将在没有主簿点头的情况下派兵作战立了战功,朝廷也会追究主将和一系列武将的责任。曾有武将认为此事不公上报朝廷,结果朝廷就留给他四个大字:稳妥为上,大周不想再经历一次开国之处的兵祸了。

    所以雁门的这些将官才会看重卫长风的想法,否则要是卫长风不满意,一纸文书上报朝廷,这些将军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张彪安排完后就开始整理衣甲,看样子是想跟着队伍出城作战。卫长风看张彪只是穿戴铠甲,也不准备说些什么,他便开口问道:“将军也准备出城作战吗?”

    张彪一边儿穿着战甲一边回答卫长风:“此次辽军攻势凶猛,我怕会出什么差错,所以由我亲自带兵最为稳妥,就拜托卫主簿在城中指挥调度了。”

    这个时候卫长风也没想法劝张彪不出城,说什么以城中百姓为重的话了,他也说不出来这种话。在他看来,要是许指挥使是自己手下的人的话他现在就应该出现在被围攻将士们的身边和他们一起杀敌,而不是在外面等什么城中的军令。

    卫长风也想学张彪穿上铠甲出城作战,可他也明白紧急时刻张彪绝不会让雁门关缺少统管之人。看了看身边的几人卫长风开口道:“不如让赞哥代替我和将军一起出城如何,赞哥久居战阵,必然不会拖累将军。”

    呼延赞站在张彪面前拱手请战:“大人,我自小和家父一起久历战阵,此番还请大人带上我一起。”

    张彪点点头,他也有意让呼延赞和他一起上战场,他认为呼延赞会给他提供很大的帮助。

    随后,卫长风又将自己长风营的兵符交给王守仁,让他去城外调动长风营的人马作为策应,不到紧急时刻不得露面。王守仁拿到兵符后就上马出城,长风营的人离战场较远,他需要快些行动。

    全部安排好之后,卫长风就和小宝一起来到雁门关城楼上,从此刻起他就不准备下这城门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