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谋之演义 » 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禁城嗜血 四面出击

第一百五十五章 紫禁城嗜血 四面出击

    博望侯一声令下,当着皇上的面,就将宫里这些个皇上之心腹、心爱之人给砍了头,鲜血四溅哪。堂堂之皇上,吓的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我说皇上,这皇宫内外都理的差不多了,清静了,您呢,就舒舒服服地当你的万岁爷吧,对了,朝廷现在缺个宰相,群臣无首啊,您看,我怎么样,可担此重任否?”

    赶跑一匹狼,来了一只虎,一只猛虎,皇上悔啊,肠子都悔青了,左膀右臂没了,心爱之人没了,皇上这个位置其实也空了。

    “担,得,担得。”

    皇上这会儿都不敢正眼瞧博望侯。

    “谢皇上恩点,哈哈哈,哈哈哈!”

    博望侯一阵狂笑,拍了拍皇上的肩膀,大摇大摆地走了。可在他身后,皇上身边大大小小的太监都换成了他的人,宫中的御林军全部被打散,分配去了犄角旮旯,由他的军队全部替换。皇上转眼间就变成了笼中之鸟,股掌间的玩物。

    站在德州城楼上的三军统帅白虎将军,对汴梁发生的情况随时都在掌握之中,本来只是敲打一下那个秦王,试探一下那个元将军,却不想拨出萝卜带出泥,元将军出走,冉将军引兵入京,借机大清洗,架空皇上,可谓是一箭三雕。

    德州、瞿州已悉数拿下,赵匡胤、赵光义、呼延灼已帅精兵十万,剑指漳州、颖州,汴梁,啊汴梁,俨然已是囊之物。

    白虎将军非常清楚,济州节度使虽与自己联盟,左右夹击,清除了德州节度使的势力,瓜分了其地盘,但对于济州所在的燕云十六州,还是不能轻举妄动。论实力,济州逊于自己,但在燕云的北面有辽国势力正盛,虎视眈眈,对于丢失的燕云更是耿耿于怀,加上这个济州节度使,更不是什么省油的灯,逼急了,很有可能联合甚至是投靠辽国,来对付他白虎将军。

    而汴梁的变化,让白虎将军的思路更加清晰,所以他表面恪守与济州节度使的盟约,甚至是分给济州更多的金银财宝,制造朋友不设防的假像,同时积极调兵遣将,加快了南下的步伐,赵普领着秘密小分队已潜入荥阳,潼关的樊将军率部向侯马、洛阳一线逼近。

    长安那边,也是熙熙攘攘,文人墨客,侠义志士,齐聚长安,个个跃跃欲试,挥毫泼墨,刀光剑影,忙啊。宰相应该更忙,亲任主考官哪,各种细节都要亲自检查,但更忙的在于他每天还要乔装打扮,游走于各个客栈,茶馆,与那些心怀大志的人交流切磋,察言观色,寻找可能属于自己或者是可能为他所用的目标,并记住他们的名字。

    哎呀,宰相到底是宰相,痴心不改啊,他要把这次为国家选拨人才的科举变成网络、培养自己同党、爪牙的选美。

    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这方面他张宝昌还从未失守,整个过程都是他操刀,至于最后呈到皇上那儿的状元啊,榜眼啊,探花啊,这些个人选,还不是他主考官说了算。

    所以宰相这阵子,忙并快乐着,累并满面红光。

    可是到了最后,一切准备妥当,已经要开考了,皇上却突然驾临,原来的考试题目作废,皇上要亲自坐阵监考,题目呢,也改成皇上现场出。

    这让宰相还有其他大臣都始料不及,皇上这是怎么了,幡然悔悟了,绝对比先皇会玩啊,看来皇上对本次科举是相当地重视啊。

    不用说,这肯定是皇后宛如娘娘的主意,宰相说不好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只是他略感到不爽。虽说自己的儿子,兵马大元帅在前线打的顺风顺水,回师汴梁指日可待,长安这边他自己运作的井然有序,但他张宝昌应该,的确,大概不可以操之过急,不然极有可能破了相,功亏一篑,可不能再出任何差错了。

    不过,这也难不倒宰相,毕竟所有的答卷,可是要先经过他这个主考官阅批的,谁行,谁不行,送谁,不送谁,还是他说了算,也许宛妃娘娘这一招会让这出戏更加的逼真,让整个过程更加的公正,让人心服口服,这是在帮他呀。

    这么一想,宰相大人又欣慰了许多。

    考试结束,阅卷过程严格按规则进行,然后主考官将他审过的中举名单及卷子呈给了皇上。

    “皇上,咱现在真是国之盛时啊,本次科考,来的个个都出手不凡,难分伯中,臣等比较,斟酌再三,选出前十,还请皇上您玉览,圣裁。”

    宰相汇报这事儿的时候,皇上干什么呢,跟皇后下围棋呢,专心致志。

    “皇上!”

    宰相跟着几人评审小组成员在那里恭恭敬敬地汇报,皇上怎么像没听见似的。宰相又提醒了一下。

    “既然人才济济,难分优劣,那张爱卿就将其他人的卷子也都拿给联,让联也欣赏欣赏。”

    皇上一子下去,吃下了一大片。

    “宛妃输了,宛妃输了。”

    宰相稍是一愣,也不知道皇上是真有心,还是装模作样,怪只怪自己刚才的话夸的有点过。宰相偷偷瞄了一眼正面的宛妃娘娘,下棋的那个作态,气静神闲,更加的妩媚动人,就是看不透。

    皇上有令,臣子得从,也罢,拿就拿,宰相还是有把握的,他不会傻到把愚才推举为状元。

    两天,三天,科举的结果迟迟没有出来,武举又开始了,这回皇上也是亲自观战。这方面,宰相放的很开,没怎么用心思,这可是真刀真枪,众目睽睽,要作文章,难度太大,何况武举即便中榜,不经过战场的洗礼与锻造,也只能是一般的武官,成不了什么大气,更成不了什么威胁,只要现在揪对了眼,以后再给机会,慢慢培养,这方面经他宰相慧眼,再交给那个白虎将军就好了。

    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比较特别,随身一把剑,但很少看到他玩剑,每每看到,不是盘腿静修,就是打太极,那剑就像是一个摆设,似曾相识,但又想不出在哪里见过,看好不看好的,宰相有些琢磨不透。

    还有一个人,大个子,红胡子,一件似铲非铲的武器,耍的到是风声水起,但一脸的凶像,莽夫而已,顶多只是一个砍砍杀杀的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