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谋之演义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智成就大义 防不胜防

第一百七十五章 智成就大义 防不胜防

    林智成求见,王爷颇有些意外,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林智成作为招讨使镇守安庆,而王爷受皇上之命,全权负责为林将军提供后方支持。

    “快请,快请!”

    林智成进的门来,直接就给王爷跪下了。

    “快快请起,林将军何以行此大礼?”

    林智成一拱手。

    “那韩熙载于朝庭专营多年,祸害无穷,又得皇上恩宠,文武百官,明哲保身,也只有王爷您在皇上那里能说上话,也只有王爷您能让皇上听上几句,王爷仗义执言,终使韩熙载革职罢官,大快人心,也算是为在下的父亲伸了蒙冤之仇,在下感激不尽,只是未将其治罪监狱,便宜他了。”

    原来是这回事儿。王爷一声长叹。

    “当年顾虑太多,未能及时出手,挽回你父亲的性命,我深感愧疚,这也成了我终生遗憾,这次我不想让他再生事端,再置国家于危难,百姓遭殃啊。”

    “王爷为民请命,为国尽忠,乃我辈效仿之楷模。“

    林智成在前方镇守,御敌于国门之外,多亏王爷全力支持,让其后顾无忧啊。要是换了韩熙载这样的人,定是死无葬身之地。

    “林将军过讲了,谁让我是皇亲国戚呢,只是赶走了韩熙载,迫在眉睫的危机依然没有解除啊,朝廷要是再多上几个林将军,就好了。“

    林智成明白,立马站了起来。

    “王爷有什么需要在下做的,尽管吩咐,智成万死不辞。“

    “坐,坐,坐,将军且听我慢慢讲来,天朝的白虎将军,也就是平定上京候叛乱的兵马大元帅,来我江南之庐山修养,将军可知否?“

    “听说了,该不会是来敲竹杠的吧?“

    “这可不是一般人,乃是权臣,当朝宰相之子,来咱们这儿修养,我是担心,一旦发生不测,那权臣定会以此为借口,大举进犯我江南,这也正是我下定决心将韩熙载这种三心二意之人法办的真正原因……“

    原来如此,这个韩熙载,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可内奸除了,那权臣会不会有暗线布置在我唐国,也未可知,这是最要命的。“

    “王爷的意思,智成明白了,虽然汴梁来的人,我们不欢迎,但既然来了,我们又不得不对其进行保护,免得给我们添乱,给敌人犯我边境落下口食。“

    “这正是我犯难的,我这府上,打杂的家人不少,做这种事,拿不出手,环顾左右,也无可担此任的合适人选,动用军队,太惹眼,还会适得其反。“

    王爷一边说,一边观察林智成的举动。

    “王爷如果信得过,就由智成选派些人,扮成山民,樵夫,猎人潜入庐山周边,暗中警戒。“

    这是王爷最想听到的,可是……

    “如此当然再好不过,我最放心的就是林将军你了,只是,有件事一直是我的心结,我没有对任何人说起,今天王爷我觉着应该让你知道了。“

    “哦,与这个要保护的人有关,王爷请讲!“

    “先帝时,对天朝称臣,但其忘我之心不死,而你父林都指挥使能征善战,为我朝军中脊梁,其威名为敌所忌惮,所以也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想方设法,欲将你父亲除掉,根据我掌握的消息,实施挑拨离间之计的幕后主使便是天朝的宰相张宝昌,他炮制谣言,又利用韩熙载的贪财恋权,嫁祸于你父,让其背上叛国的罪名,一大批官员也受到牵连,致我唐国一场浩劫。“

    王爷一席话,林智成一时火冒三丈,恨的牙都要咬碎了,但他还是忍住了,拳头紧握。

    “而我们要保护的白虎将军,张德培,又是这个奸相之子,古人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将军能否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一时之委屈换得国家、百姓之安宁,为我唐国赢得喘息之机,复我大唐国威,以图将来之绝地反击?“

    林智志再次站了起来。

    “王爷请放心,智成生为唐国人,死为唐国之鬼,为唐国之臣,自当竭尽全力,没有国,可以有家,这件事智成一定办的妥妥当当,王爷保重,智成告辞。“

    林智成回到安庆,即刻从军中精心挑选了二十人的得力人马,由尖刀团成员,也是他的得力助手带队,乔装打扮,秘密前往庐山。

    白虎将军到庐山已有些时日,可迟迟未见动静,这让宰相颇为不解,难道他信里交待的不够明白,还是那封信根本就没送到?就在这个时候,建康传来消息,韩熙载被革职罢官,赶出了建康城。

    原因是韩熙载强纳小妾,宰相乐了,这个韩熙载真是本色不改啊。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拿这个小题大做,罢了一个老臣的官,绝非偶然。宰相断定一定是有人看出白虎将军选江南修养另有目的,再想到当年林仁肇的蒙冤而死,故而借题发挥,拿了韩熙载,断了他的这根线,拔了这颗钉子。

    那么如今的唐国,还有谁有如此大的气量,能在唐国皇上那里说上话,将其打造成一惊弓之鸟呢?

    以宰相的了解,这个人也只有唐国皇上的皇叔,八王爷了。

    这个八王爷那可是唐国的定海神针,要搬动他,用收拾林仁肇的那一套可就不管用了,搬他就等同于搬唐国之皇上啊。

    不过,这难不倒宰相大人,狡兔有三窟,计谋有多条。在利用韩熙载的同时,宰相启动了另一颗棋子,一旦韩熙载推脱,或是只说不做,过了一定时限,那那颗棋子,也就是另一套计划自动执行,而且这个计划更加隐秘,威力也更大。

    虽说白虎将军是他的儿子,三个儿子,一个耐不住,受人蛊惑,发动叛乱,已是灰飞烟灭,而这另一个,表面上很是内敛,但更加阴险,经过平定叛乱,实力更强,声望日隆,对他的老子威胁更大。安插于白虎将军府的暗线持续送达的消息,让宰相心中的疑惑不断增强,以至心不宁,寝室难安。

    这个二儿子,深得老子的喜欢,甚至有意培养,但为了自己的大业,也只有忍痛割爱了。再说了,不是还有个老吆吗,可以慢慢培养。

    白虎将军的辞官可以说是天赐良机,既是要走,那老父就送他一程。而且是一石二鸟,天下已定,该收拾那个口是心非的唐国了。

    而对于这个白虎将军府的暗线,宰相还是有把握的,又给钱,又照顾妻儿,不怕他不老老实实按宰相说的做。

    而这个人就在白虎将军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