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谋之演义 » 第二百零四章 要紧时令旨 计上连环

第二百零四章 要紧时令旨 计上连环

    “皇上的担心不无道理。“

    皇后娘娘从容地扶着皇上坐下,握着皇上的手。

    “比起贼人,这个白虎将军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皇上面前毕恭毕敬,唯唯诺诺,实则野心更大,用心更加险恶,其手段也更加隐秘,其实他的最大对手就是他的权父,也只有铲除了贼人,这个人才会放松警惕,放开手脚,逐渐露出其爪牙,而如果他为达目的,出狠招,致其父于死地,众臣子可都看在眼里,难免会对其心生忌惮,兔死狗烹,竭泽而渔,那么所谓他的人,还能死心踏地,甘愿为其鞍前马后吗?“

    “爱妃说的极是,最好的克敌之法就是现身说法了。“

    “如果这个时候,皇上念及贼人追随先帝,劳苦而功高,对其只囚而不杀,让众臣子深感皇上的恩威,同时对白虎将军不封不赏,让其如坐针毡,进而铤而走险,皇上便可乘胜追击,将其余孽一网打尽。“

    “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这是不是爱妃的连环计呢?“

    皇上托着皇后娘娘的下巴,仔细端瞧。

    “皇上英明神武,指点迷津,臣妾只是顺着皇上的指引说出来而已,皇上又取笑人家了。“

    皇后娘娘娇羞之态,无不透着妩媚,透着高雅,透着让人难以自拔的气场。

    “皇上,兵部侍郎赵大人有要事禀报。”

    这时候,韦公公远远地扯着嗓子在外面喊,这个节骨眼儿,谁敢凑到跟前打扰皇上,哪真是不要命了。

    不过,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兵部侍郎赵普,那可是皇上身边最红的人了,与皇后娘娘的关系更不一般,他要说有要事,韦公公这面子得给啊,不敢,也得斗着胆儿,把话带到。

    “这个赵普,能有什么要紧事儿,竟然追联,追到这儿来了。”

    兴头上的皇上,确实有些不悦,但非常时期,要说要紧事儿,那就是一时半刻也不能耽搁了。

    “宣!“

    “皇上有大事要办,容臣妾暂且回避。“

    皇后娘娘做了个起身要走的动作,却被皇上拦住了。

    “不必,既是要紧事,皇后娘娘还是要听上一听,帮着联掂量掂量,免得出了什么纰漏。“

    赵普提着步子,声音要小,步子要快,紧走上前,扑通就跪了下来。

    “臣,惊扰圣驾,罪该万死。“

    鼻子都贴到地上了。

    “免了,免了,起来说话!“

    “谢皇上,皇后娘娘!“

    “这个时候,你应当是最忙的人,怎么有空来,不会只是请安吧,什么要紧事,直说!“

    “回皇上,前几日工部贾大人、户部柳大人、礼部罗大人前往微臣蔽所,说宰相张大人图谋不轨已久,更是借此次封赏大典安插自己的亲信,还说白虎将军之死就是张大人蓄谋已久的鬼计,一方面排险异己,铲除后患,另一方面也算是一声苦肉计,嫁祸于人,且更大的阴谋已是迫在眉睫,要臣出面,奏请皇上,揭发张大人之阴谋,将其下狱治罪,以固大周千秋万业。“

    “张大人之图谋说,联早有耳闻,所以才要重重的用你赵普,以制衡之,联之良苦用心,你应该有所领悟,知道该怎么做,不要辜负了联对你的期望。“

    “臣,粉身碎骨也不敢负皇上厚爱。“

    “这就是你的要紧事?“

    “但臣以为三位大人平日与臣少有交集,这个时候突然结伴前来,将张之图谋合盘托出,直言要与臣结盟,上奏折弹劾之,其中必有蹊跷,臣怀疑这三人应该是那人刻意安排的反派,口出狂言,又言词恳切,其实来者不善,无非是要探臣的底,是否识大势,是否忠实于他,若有不从,就是大患,必痛下杀手,成为第二个白虎将军。“

    “那你是想让皇上给你想个法子?“

    皇后娘娘在旁边补了一句。

    “回皇后娘娘,皇上,臣当然知道其中利害,不妨来个将计就计,故而将这三个人的话一字不落地告诉了张府。“

    “不错,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那张府又是什么反应?“

    皇后娘娘代皇上问话。

    “张府不动声色,要臣就依了三个人的请求,将他们的话原封不动地向皇上禀报,并说这三人眼看官位不保,甚至要寄人篱下,才搞这种掩耳盗铃的把戏,臣实在是拿不准,这样做对是不对,故而……只是事关重大,臣担心庆典之日,便是非常之事发生之时啊。“

    “赵爱卿做的很对,他不动声色,你也不动声色,你担心的也正是联放心不下的,这几日联也是茶饭不思啊,所以才到了皇后娘娘这里,解解闷,取取经。“

    皇上这话,说的让人真是心里没底。

    皇上的目光转向皇后娘娘,这应该就是皇上今天来的真正目的。

    皇后娘娘从容地发话了。

    “张府之图谋皇上早已掌握,应对之策已在运筹之中,成败在此一举,细节不容闪失,皇上相信赵爱卿之谋略,领会皇上之点拨,选对人,找准法,用对时,于千钧一发之际,举重若轻,以四两拨千斤,定能事半功倍,一举而定乾坤。“

    “谢皇后娘娘指点,臣谨遵圣命,小心而为!“

    皇后娘娘等于什么也没说,但赵普却吃了定心丸,也只有赵普能听明白皇后娘娘话里有话。

    赵普出了宫,信心满满,但又压力倍增,很多要紧事,赵普觉着都要再三确认,但每件事都马虎不得,须亲力亲为,也不知道昆仑邱那边是否收到了他的信,是否安排妥当,可自己这个时候又走不得,真是急死人了。而当下这额外的戏,还得接着往下演,还得抓紧演。

    按照事先的约定,赵普换了便装,于黄昏时分,来到了一处酒楼。这个酒楼可以说在赵普从商时,便是他常去的地方,店家的老板也是建康人,也算是知己了,说话比较方便。

    见故人前来,店老板亲自迎接,将赵普径直请到了三楼的一处包间,这里可以说是赵普的独享,并安排了一个可靠的伙计专门伺候。这到是提醒了赵普,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拟好的一封信交给店老板,让他派可靠之人,连夜动身,务必送到指定的地方。

    店老板表示,一定办到。

    如此,赵普算是松了口气,坐下来,饮上一杯上等好茶,静候重要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