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谋之演义 » 第二百零八章 同路把酒欢 巅峰对决

第二百零八章 同路把酒欢 巅峰对决

    贾大人又是一口茶,茶盖与茶杯碰的叮当响。

    “赵兄行事精明,乃我朝之新秀,这件事情独独就看不清呢,赵大人这是在取笑贾某了。”

    “你我皆是当事人,贾大人何出此言,不妨明示。”

    赵普一脸的无辜。

    贾大人隐隐地哼了一声,正了正坐姿,两手从两边将锦袍理了理,扑了扑,满脸的无奈与得意。

    “赵大人曾被皇上任命为钦差大臣,全权处理汴梁之回朝,又赴健康查办白虎将军之命案,现在既是兵部侍郎,又为宰相大人庆典筹备之首辅,冉冉红星,但毕竟时间还是短了些,朝之清浊知道的还是少了些啊,宰相张大人,是何等的朝之重臣,皇上又是何等的虚弱,咱们这些为官的,说是皇上的官,不如说是宰相的吏,以赵大人之睿智与敏锐,难道就看不出来?”

    贾大人一边说一边观察赵普的反应。

    “做皇上不易,为官更难啊,保官,升官,那就更难了,如此情形之下谁又会铤而走险,去参重臣,谁又会在保命的关键时刻,弹劾掌握生杀大权的实权人物呢?”

    一听这话,赵普嚯地站了起来,手指贾大人。

    “你,还有柳大人,罗大人,你们竟合谋陷害于我?”

    赵普恼羞成怒,整个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白,浑身发抖。

    “哎,赵兄息怒,赵兄息怒,我等只不过是受了宰相大人的差遣,不得以而为之。”

    贾大人见赵普动真格的了,赶忙近前安抚。

    “事到如今,还敢往宰相大人身上泼脏水,居心何在?”

    “赵大人,赵兄,如真是那样,那为何宰相大人明着要将你我抓了入牢,实际上把我们护送回家,为何宰相大人没有将此事大做特做,借了皇上之手,将你我治罪呢,换了以往,这样不顺从宰相,威胁宰相的人,早已被以各种罪名碎尸万段,抄家灭族了。”

    贾大人一番提醒,赵普顿时瘫坐在椅子上,还不小心从椅子上滑了下来。

    贾大人一拍赵普的肩膀。

    “赵兄,这是宰相大人在考验你呀。”

    “考验我?”

    “说实话,我与柳大人、罗大人与你商议弹劾宰相斑斑劣迹的事情,你赵大人是不是向宰相大人禀报了?”

    事已至此,瞒也瞒不住了,这样的局想必这位贾大人已经经历过多次。赵普巴拉巴拉眼皮,承认了。

    “是有禀报,怎样?”

    “而宰相大人让你答应我等的请求,并择日具体商议,而这个商议的地方你也事先告诉了宰相大人?”

    “这么说,你贾大人,柳大人,还有罗大人,都是?……”

    “赵兄终于想明白了,我等皆唯宰相大人马首是瞻,而你赵普将是新晋一员,宰相大人对你甚是欣赏,寄予厚望,更是委以重任,可谓后来居上啊,我贾谋既是羡慕,又是嫉妒,往后还要仰仗赵兄关照,于宰相大人面前多多美言,提携,赵大人,请受贾谋一拜。”

    贾大人降下身段,拱手拾礼。

    赵普赶忙还礼。

    “贾大人言重了,你我将来共事一主,一朝共事,当需协力共进,而赵谋才疏学浅,还要请胸有城府的贾兄多多点拨啊。”

    两个人互相一阵猛夸,甚至还摆了好酒好菜。

    “可,你说这罗大人之死,我总觉得蹊跷,会不会是我们的事走漏了风声,有人要杀一儆百?”

    两人一边吃,一边接着聊。

    “哎呀,赵兄多虑了,以我看,纯粹巧合而已,一场戏,一个局,要做的真,就像那苦肉计,难免有人会垫背,牺牲,正常,再说了,这个罗大人,虽对宰相大人忠心不二,但爱漏财,又漏嘴,也坏了不少事,惹了不少麻烦,巧了,这回盗贼帮了主子一个忙。”

    贾大人,嗞溜,一杯酒下肚,好不轻松。

    “可宰相大人在皇上面前把这事儿说的很大呀,要我专司严查,以贾兄看,小弟该如何个查法?”

    赵普给贾兄满上。

    “那赵大人你就慢慢地查,相信封赏大典之后,功臣良将,各就其位,各领其赏,宰相去虚就实,还有谁会想着罗大人呢?”

    赵普把酒一饮而尽,然后起身离座,突然一下子跪在贾大人面前。

    “请贾大人救我赵普!”

    贾大人杯中酒喝了一半,撒了一半,让赵普的举动给弄蒙了。

    “赵大人,这是做什么,简直是折煞贾谋了,快请起来说话!”

    “贾大人答应,赵普才会起来。”

    赵普态度坚决,贾大人诚惶诚恐。

    “好,好,好,我答应,我答应,这都哪儿跟哪儿啊,都一家人了,还搞的这么生份,到底所谓何事,如此紧张?”

    “以贾兄所言,这封赏之外还有封赏,大典之外更有大典,那这大典之时,赵谋应如何筹备,应对,才是宰相大人的意思?”

    “你我换个地方说话。”

    贾大人带着赵普,来到了自己的书房,确认门里院里除了自己的心腹,无闲杂人,才神秘地开口。

    “你现在已是自己人,我也就不隐瞒了,这件事宰相大人已苦心经营多年,筹备已久,几日之后的凯旋宫之大典就是拨云见日之时,赵兄追随宰相大人也有几年了,对宰相大人该有所了解了,宰相之心思赵兄应心知肚明,宰相安排的事一件也不能马虎,届时,你只管看宰相的眼色行事,只管跟着我,柳大人,翰林院费大人等做就是,武将方向,数路节度使会配合,逼当朝之昏君禅位,迎真正的天子临朝……”

    贾大人说的神秘而又眉飞色舞,而赵普听的入神而又心惊胆战。

    宰相张宝昌这是要把世人瞩目的封赏大典变成他的登基盛世啊,表面上却把皇上交代的各项细节做的风风火火,唯恐无人知晓,这恐怕是前无古人的瞕眼法了。赵普不得不佩服皇后娘娘的未雨绸缪,将张宝昌的图谋看的一清二楚,明着对张宝昌大加赞赏,所奏之事都一一应允,暗着却做着各项应对之策,让自己的各路人马向汴梁秘密集结,洛阳节度使周子云向京城机动,随时策应,昆仑邱的掘进队埋伏于城内,随时实施斩首,白虎将军,应该是这场大戏中至关重要的惊世棋子。

    而他赵普,则是其中呈上起下的中枢。

    可如果没记错的话,这个封赏大典是皇上提出来的,张宝昌拟了一份犒赏名单,而皇上则是要大张旗鼓,要彪炳千古。

    可贾大人透露出来的信息,让赵普怀疑,到底有多少文臣武将已经是张宝昌的人?皇后娘娘又有多大的把握呢?

    这简直就是一场世纪豪赌,无论如何都是一场血雨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