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凡一 » 第一章 小鱼捕大鱼

第一章 小鱼捕大鱼

    晋国江州郡的浔阳城东郊外有一片大湖,湖边是一座世代打渔为生的村庄。张家二子张小鱼每日从学堂归来后就去湖边帮父亲撒网捞鱼。

    这日散学后背着破布做成的书袋的张小鱼跑到湖边后边跳边向湖中挥手,“爹,我来了,快让我上去。”

    张父听到喊叫声,先咳了几下回喊道:“二娃子,马上来!”张父边喊边用肿白的手不停抖着渔网,待网里的鱼抖干净后便摇动船桨往湖边靠拢。

    张小鱼撸起袖子被父亲单手拎到船上后开始张罗着撒网。

    这片大湖是浔江被几座大山环抱而成的,虽离浔阳城尚远,但依旧在其管辖之内。这江流湖的水并不是静止不动,而是被浔江一直冲着不停地向东流动着,水流时常在湖中打旋,渔民既要防止船被冲走,又要防止渔船落进漩涡中。

    张小鱼把网撒到湖中后向父亲说道:“爹,蒙学我快念完了,念完后我就不再念学了吧?”

    “不行!二娃子你可是咱们家的希望,咱们张家好不容易出个读书苗子你可不能给我不读了,好好念书,过几年参加城里的那个什么文试,就算当不了官,给官家当握笔先生也成,学费你不用操心,你爹想办法。”张父不容置疑道。

    “可是爹,阿姐快要嫁人了,阿姐的嫁妆还没攒呢,再说我……我也不想念了。”

    后面这句张父只当没听见,只是听到女儿的婚事张父沉默了一下,“那也必须得读,城里那些狗官就会欺负我们这些乡下人,今年渔租又……你阿姐的事也轮不到你操心,你好好念就是。”

    张小鱼知道拗不过父亲,只好闭口趴在船上往水里张望。

    天临黑时父子俩一块儿把网拽上来边划桨回家边哼着渔歌:

    早踩露水晚顶霜,一年到头水里逛;

    虾兵蟹将统统管,胜过东海大龙王。

    渔家生来爱船网,渔家日脚靠船舱;

    船是粮来网是碗,有船有网有指望。

    鱼儿蹦蹦进了网,虾儿跳跳上了舱;

    鱼儿不嫌渔家苦,装满船舱好度荒。

    ……

    晚上归家后,张父把鱼篓放下来,一边往大水盆中倒鱼一边说道:“二娃子,你看看你娘和你阿姐回来没有,没回来你去街市上找她们回来,明天再卖。”

    张小鱼“哦”了一声进屋看了看,里面空无一人就小跑着去向街市,等回来的时候顺带着在野路边摘了一把草药,这是几年前去找镇上的大夫给父亲抓药时发现其中一样和这里的野草一模一样,于是他每次去街市上都会顺带带回来一些,只是父亲的肺咳病迟迟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甚至已经咳出血来了。

    回来后辛苦一天的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只是汤中的米不多,小盆中也总是只有一条小鱼。可怜的小鱼还不够张小鱼一个人吃的,每次父母和阿姐都只道每日吃腻了,张小鱼是村里少有的机灵孩子岂不知他们是要给自己留着,自己经常暗地想着以后一定要让父母和阿姐吃上大鱼。

    “爹,最近你的肺咳病好像更厉害了,要不我们再去看看大夫吧?”

    “咳咳……看什么看,大夫不是说了吗,我是中了什么湿邪咳嗽的,还说想治病以后就不能再去捕鱼了,也不许做苦力。我看那大夫也是糊涂了,不捕鱼怎么成?乡下人不做苦力怎么过活?不去!”

    寂静的夜晚时不时传来阵阵咳嗽声,除此之外还有张小鱼翻来覆去的动静,外边是蛙虫热闹的鸣叫。张小鱼听着外面的虫鸣声心里想:它们夜晚不睡觉吗?

    第二日天刚亮一家人和往常一样早早起来忙活,张小鱼的娘和阿姐到院子里把鱼一个个绑到竹竿上,张小鱼生火熬粥,张父则在整理渔网,把上面缠绕的水草杂物清理干净。

    等一家人忙活完天已大亮,“爹,娘,今天中午我和平常一样就不回来吃了。”张小鱼说着往书袋中塞了一个馒头,随后便在娘和阿姐的叮嘱中出了门。

    “铁子——,快点走了。”

    “哎呀,还早着呢!你急……哎呦!”李铁话还没说完“啪”的一声后脑勺便挨了一下,李大柱恨铁不成钢地指着李铁说道:“你看看人家张二娃,你再看看你这没出息的样子,还不赶紧给老子滚去学堂,再磨磨蹭蹭的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李铁哪敢在家继续待着,赶紧胡乱收拾收拾书袋跑了出去,生怕慢一步就被父亲拿绳子抽起来,对父亲的狠话他可一点都不觉得只是在吓唬他。

    “小鱼,你老是去这么早干嘛?”李铁边走边抱怨。

    “那我下回不叫你了?”

    “叫叫叫,我不说了行了吧,我要是迟了被先生告诉我爹,我可就惨了。”李铁想起后果来就直打哆嗦。得益于张小鱼的勤快,李铁成了每天到学堂第二早的学子,只是这家伙天生不是读书的料,那课本上的字在他看来像是虫爬,眼花缭乱的;又像是天书,看一眼都想睡着。

    学堂先生是一个脾性有些古怪的老者,除了张小鱼看谁都不顺眼,除了张小鱼谁看他也都不顺眼。先生等人齐了以后先不紧不慢地点名,然后就是把张小鱼叫起来背书,这已经成了每日必有的场景了。

    “张小鱼,昨天念的《琼林经》天地阴阳章,你记得如何了?”

    “回先生,已经背下了。”

    “背给我看。”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嗯,不错。”先生满意地点点头,“你们可知何谓阳?何谓阴?”

    “学生不知。”众学子都摇摇头。

    “阴阳乃天地之道,万物之纲。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万物皆有阴阳之别。你们可听明白了吗?”

    李铁已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起来,张小鱼推了他几下丝毫不见反应便只能不再理会。

    张小鱼认真记下了先生说的话后问道;“先生,请问天地之道是什么?”

    “这个问题吗……”先生一时沉吟不语,随后长叹一声道:“天地之道玄妙无穷,非修道者不能明也。”

    张小鱼仍不解道:“先生,修道者又是什么意思呢?”

    “修道者自然是悟天地之道,修行而得道长生者,其神通广大,可飞天遁地,可劈山裂海,凡俗之人亦称其为‘仙人’。”

    “得道长生……飞天遁地……仙人。”张小鱼默念一遍心中不禁翻涌起来,原来这世间还有这样的事,往日所见天上时不时飞过的黑影和虹光想必也是和仙人有关吧。仙人本事这么大,要是我能修道成仙一定可以天天让爹娘和阿姐吃上大鱼,还能治好我爹的病!可是我……

    散学后张小鱼没有和往常一样急急奔向湖边,而是先跑到先生面前问道:“先生,我想修道,我能修道吗?我该怎样才能修道?”

    先生看着他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想修道须要拜入道门,而且还要看有没有资质,你虽天资聪慧,又肯勤奋学经,可是未必有灵根,若无灵根,要想修道则如竹篮打水,水中捞月。”先生说完便缓缓走了出去,留下张小鱼在原地沉思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