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凡一 » 第十章 门中弟子与功法

第十章 门中弟子与功法

    张小鱼急匆匆出了门循着脑中记下来的路线摸到了杂役院,杂役院弟子来往不绝,到处都是忙碌景象。张小鱼缓缓穿过人群走向用膳堂,这用膳堂有数层之高,每层到处都是身着灰色道服的弟子。而身穿像张小鱼一样的褐色道服的身影便少了许多。

    杂役院的膳食倒是很不错,这里本就是杂役弟子自己用膳的地方,所做膳食自然用心。

    只是张小鱼环顾四周后有些奇怪,这里褐色道衣略少,但和刘师兄一样颜色的道服竟一个也不见,而在入道院却随处可见褐色道服,黑衣弟子也时时遇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张小鱼按下心中疑问,膳食勾动之下食欲更加旺盛,开始狼吞虎咽起来。张小鱼大吃了一番见周围杂役弟子在互相交谈一些门中事务,便主动和他们打起招呼,张小鱼边吃边借机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只听那弟子说道:“小兄弟刚入门有所不知,这里只是普通膳食,只有真元境弟子才会来这里。等小兄弟迈入炼气境便不需要再到此处用膳了,外门杂役和记名弟子每月都有灵米供给,虽然不多,也足够身体所需,只是……”

    “只是如何?还请明言。”

    那杂役弟子犹豫了一下说道:“只是杂役弟子并无灵根,灵米便不宜服用,皆是每日在此用这普通膳食。”说罢有些沉默了起来。

    张小鱼顿时明白了,杂役弟子没有灵根就只能当凡人,最多就是个真元境武者,而自己和其他记名弟子身负灵根可以修炼,迟早会从真元境迈入炼气境,等到那时便可以灵米为食,不需要再来此用这普通膳食。

    张小鱼见他不再与自己搭话,便知他心中所想,心下一叹向他谢道:“多谢这位大哥解惑,以后我也需常来此处,或有再见之时,还不知如何称呼?”

    那弟子忙回道:“叫我大强就好。”周围杂役弟子也都互道了姓名。

    “我叫张小鱼,你们叫我小鱼就可。”

    “原来是小鱼兄弟,幸会,幸会。”

    几人互相客套了一番气氛顿时一松,张小鱼饱餐一顿后和他们互相道别接着返回了住处。

    在榻上小憩一会儿后张小鱼拿出外门杂记书册坐在蒲团上继续翻看起来,翻到拂尘时顿时想起来自己还未尝试一下,便起身把拂尘拿在手上,冲着房间内一晃,顿时有一股清风围绕着房间旋转了一周,最后在墙角消失不见,只留地面上少许的灰尘。

    张小鱼见这拂尘也是如此奇妙好用,十分满意,回想起杂记上另一个功用的描述,又执柄朝着自己胳膊上一挥,顿时又有一股清凉之气钻入胳膊,略有些昏昏的心神顿时一清,只是效果比蒲团差一些。张小鱼对此倒并不失望,把拂尘放好后继续翻看书册。

    看了一会儿后张小鱼才知道,宗门除了外门杂役弟子和记名弟子,还有内门弟子和真传弟子。外门杂役弟子有千余人,平日除了处理宗门弟子间的部分事务,还要侍弄灵药园,照看灵田。

    记名弟子则有五千余人,基本都是身负五行四灵根和五灵根的弟子。张小鱼想起自己灵根测试时的场景无奈地苦笑一声。

    门中规定入筑基境者或身负三灵根上佳及以上者则可入内门成为内门正式弟子,而内门弟子数量杂记书册上并未写出。看来内门的情况并非可以轻易示人,也罢,现在自己连真元境还未进入,筑基境界就更远了,以后再了解就是。

    而外门杂记书册中关于真传弟子的资料就更少了,只是道明乃内门正式弟子中的佼佼者,宗门弟子中的中流砥柱。

    张小鱼又看了下门规,大多是约束弟子行为的规矩。例如不得有意伤害同门性命,不得擅闯门中重地。看到这里张小鱼想起昨日刘师兄带那位城主之女金兰见门中长老时,并未直接去往长老所在的主峰,而是先去了偏峰找了一位内门执事。

    张小鱼接着见到门中规定禁止擅闯灵田药园还有灵矿,违者根据罪行大小予不同处罚。另外门中还禁止弟子私斗,切磋须在论道场进行,若有仇怨,可经两方同意,签订契约后在论道场一决生死。

    再往下看,门中又规定所有弟子严禁擅闯宗门禁地,搅扰清静,违者罚没全身所有之物,并逐出宗门。张小鱼心中一凛,暗暗告诫自己一定不能擅闯禁地。

    最后还有一些不得修习禁术;不得背叛宗门;不得泄露宗门秘密如功法典籍等诸如此类的规矩。

    张小鱼接着继续翻看关于外门弟子修行的记述。外门弟子修行之地有演武场、论道场等地,每三个月有外门真元境弟子间切磋比试,每年则有宗门举行的大比,大比可与内门同一大境界弟子较量,胜者可得额外奖赏,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就算真元境的弟子之间,差别也可大可小,一般外门弟子挑战内门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关于修行还有一些境界丹药的介绍,不过粗略得很,只是一笔带过。待翻看完毕张小鱼合上书册细细回味起来,杂记书册上并未道明外门记名弟子的职责,可他分明看到记名弟子中也是有身负职务的。例如昨日到浔阳城招收弟子的刘师兄,还有理务殿中的陈师兄。看来这《外门杂记》并不完备,自己需要日后慢慢了解更多关于宗门的情况。

    张小鱼见自己现下并无别事可做,便继续翻看书册。这次翻开的是《培元功》,这乃是关于真元境的基础功法,共有九层。里面讲述了关于真元境的所有阶段,还有每个阶段进阶的诀要。

    功法开篇道:“真元者,经气也,炼水谷之精而蕴于黄庭。黄庭乃腹中脐下关元,蓄元于黄庭而通任脉即登真元一重境。

    下面还有关于真元境一重的蓄元方法,张小鱼看罢合上书册,默默记在心中。接着开始按照培元功法所说双腿盘起,收心静神,意守黄庭,并按功法所授的呼吸法呼吸吐纳,调理气息。只是到了蕴气黄庭一步出了问题,张小鱼打坐了整整两个时辰,双腿已是酸麻难忍,但脐下关元毫无动静,只微微有些温热之感,离蕴气还差得很远。

    张小鱼心里既无奈又不解,看来自己暂时还没有摸到门径,便不再尝试,捶了捶双腿便出了门。待从杂役院出来后张小鱼直奔演武场而去。

    演武场上身穿灰色和褐色道服的弟子呼喝不已,劈掌摆拳,舞刀弄枪,击空作响,碎石震地,看得张小鱼眼花缭乱,跃跃欲试。

    张小鱼走到一个正在歇息的弟子身旁一礼,把自己打坐的情形说出后,向他请教蕴气之事,那弟子一边擦汗一边说道:“你是新入门的弟子吧,这蕴气可不是光打坐就行的,气从身来,食不佳,身不壮皆不行,我看你这弱不禁风的样子……”说着上下打量了一下张小鱼,笑着摇了摇头。

    张小鱼有些无奈道:“师兄还请指教,我该如何做才能尽快蕴出气来?”

    “外门弟子皆有宗门提供的《百练拳》武技,这百练拳虽是入门拳法,但既可强身健体,又可作护身依仗,而且真做到百练之时你便知道它为何叫‘百练拳’了。”

    “多谢师兄指教。”张小鱼躬身谢道。看来还得回去继续翻看书册,张小鱼有些不舍地离开演武场,回至住处慢慢翻看《百练拳》。

    这百练拳简单朴实,共三十余式,据书中言百遍有百遍之体悟,千遍有千遍之境界,与培元功配合可相得益彰,日新月异。

    张小鱼看毕惊喜不已,原来这《百练拳》和《培元功》可互相配合,如此我可靠《百练拳》强身壮体,再修《培元功》想必便可事半功倍。张小鱼接着又去了演武场把这百练拳法打了几遍,只觉浑身发汗,血流顺畅,再打十数遍又觉筋骨肌肉舒展灵活,五脏六腑温暖舒适。

    张小鱼至晚方归,这次打坐热感更明显了一些,但仍未蕴炼出真元,张小鱼也明白了此非一日之功。

    半月以后,张小鱼在用膳堂见到了宫琚仁,有些奇怪的是,这膳食并不差,宫琚仁却整个人瘦了一圈,还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宫琚仁见了张小鱼一边高兴一边埋怨道:“张师弟,你怎的不来寻我?我入门这半个月……唉!”

    “宫师兄见谅,外门新入门弟子众多,我实在不知该往何处寻你。宫师兄是为何事叹气?”

    宫琚仁心中有些难为情,把事情掩饰了一番说与张小鱼。原来宫琚仁平日嚣张跋扈惯了,看到那些杂役弟子对自己十分客气,以为还是凡俗间的仆役,言语态度顿时不客气起来。

    杂役弟子对记名弟子客气有余,也是为了避免结怨日后被找上门来,但杂役弟子也是有脾气的。

    宫琚仁摆出少爷范儿,拿杂役当仆役,若是炼气境界也就罢了,可现在才刚入门而已,顿时起了冲突。门中规定禁止弟子私斗,那杂役弟子拉着他去论道场交了灵玉与他“论道”了一番。还未迈入真元境一重的宫琚仁哪里是他的对手,杂役弟子也并未下狠手,但周围弟子围观之下,宫琚仁羞愤地想钻进地洞里去。当然这些肯定是不会全都告诉张小鱼的,在他嘴里自己成了一心求道之人,只是不料遭遇挫败,有些灰心丧气。

    “‘没想到’杂役弟子竟这么厉害,宫师兄不必气馁,待日后师兄迈入炼气境,杂役弟子自然不是对手了。”张小鱼安慰道。

    宫琚仁顿时眼前一亮又恢复了少许自信,但又有些忧愁地说道:“可那也是以后的事了,现在我还差得远呢。”

    张小鱼听闻此言有些意外,看来受的打击确实不轻……

    ……

    ……

    感谢各位推荐,扑之前尽量更,新手上路,节奏很慢,网文拖拉机说的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