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青春不下线 » 第三十二章 双重身份

第三十二章 双重身份

    除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孙一波一周要去三次秘密实验室,两个晚上加一个周末半天,时间表排得满满当当。

    实验室的活不算多,至少现阶段不多,又或许孙一波还没有真正接触到整个系统的核心程序。

    在实验室里,孙一波对很多事情表现出强烈的好奇,但他的潜意识果断阻止了他一探究竟的欲望。

    但对于大金,孙一波必须得重新审视。他有种强烈的预感,大金比自己更早进入秘密实验室这道山门。

    中南区程序大赛时,大金作为后勤保障人员去了武汉。岳书记为什么会选择他充当这个鸡肋角色,只是看中了他的勤快,还是另有过人之处?

    他们之间或许早就有了交集。

    这样说来,关于实验室里的秘密,大金知道的会更早一些,更多一些。

    孙一波一直游走在核心程序之外,干着一些无关痛痒的杂活。

    也许,岳书记认为他的态度并没有这么坚定,而不敢把核心程序交由他共同开发。

    在遭遇五一节程序风波后,孙一波意外发现,大金的编程水平并不弱,甚至很强。

    他曾委托大金帮忙编写中间代码,大金把这事置于脑后,和刘薇玩得乐不思蜀,直到最后时刻才开始编写代码,仍然完成得有模有样。

    从这一点看得出来,大金具有良好的编程功底。

    在秘密实验室里,孙一波和大金分属不同模块的开发测试小组,而各个模块之间存有逻辑联系,需要几个小组之间交流一些接口和引入参数等问题,以实现相互调用功能。

    随着讨论的深入,孙一波越来越发现,大金的逻辑能力不是一般的强,思路特别清晰,以此联想到岳书记对大金的青睐有加,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

    他不得不佩服岳书记的慧眼独具,岳书记不仅看中了大金的忠厚和肯干,更看重了他的专业水平。

    这个水平,或许不在沙大参加中南区程序设计比赛的四人之下。

    大金去武汉扮演的角色,不仅是一位鞍前马后的后勤保障人员,更应该是沙大代表队参加中南区程序设计大赛的超级替补。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一波逐渐知道了秘密实验室的组成成员,除了自己和大金,还有计算机二班的求胜,教过《电路基础》的柳老师和系机房管理员尹辉,基本上以计算机系的老师和学生为主。

    计算机作为实现繁杂计算过程和输出结果的载体,作用巨大,计算机系成为中坚力量无可厚非。

    此外,在物理分析和数据建模过程中,还会用到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海量数据。

    因此,这个实验室还需要数学系的人加入进来。

    孙一波忐忑起来,他担心在这里遇见岳融,因为大金曾看到过岳融和岳书记出现在这个废弃工厂里,但细细一想,又觉得不会是岳融,因为在涉密机构中,哪怕只是临时实验室,十分忌讳直系亲属共事。

    他分析得不错,加入秘密实验室的成员里,确实有数学系的人,此人是该系的学生会主席、应用数学高手陈镇海。

    孙一波庆幸岳融不在这个团队里,要不然,真不知道怎么跟她相处下去。

    平常的时候,孙一波避讳和岳融谈起这个实验室的工作任务,待岳融问起来,只含糊其辞地说在帮岳书记完成一些普通的科研项目。岳融倒也不会继续追问下去。如此说来,岳融确实不知道她父亲肩负如此重大的国防科研项目。

    还有一点是孙一波不明白的:如此重要的国家级的密级科研任务,除了岳书记等三位老师,上级只派了几个学生参加这个项目。

    组织能放心吗?

    这个情况,不光孙一波想不明白,别的几位学生也想不明白,毕竟都是一帮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涉世未深。

    但这事不需要你想明白。

    组织上的安排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也不会向执行者解释得很清楚。

    要搞好一个团队,必须得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当然就是岳书记。他主要负责编写核心程序。

    在这个团队中,并不需要数位大神级的人物同时出现,以免他们各有说辞,互不相让,最终导致这个团队四崩五裂,就像在绿茵场上,拥有球星最多的球队,不一定最终赢得世界杯冠军。

    岳书记的副手是柳老师和尹辉,这两人各有所长,互为补充。

    柳老师是电路专家,所有仿真设备搭建和计算机外部接口联接工作都要靠他,而尹辉是计算机硬件维护方面的专家,也是整个机房体系的运维者。

    至于上级组织为何选用学生作为系统开发的主力军,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政治背景简单,没有太复杂的社会关系,也不会掺杂太多的功利因素。

    另一个原因是年轻人们精力旺盛,想象力丰富,可塑性和执行力都很强,只要职责划分恰当,他们都能各司其职,完成好各自模块的开发和测试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包括核心人物岳书记,一开始也想不明白,国家为何把如此重要的涉密级科研项目放在一个并非国内顶流的大学身上,后来才慢慢知晓,沙州大学在整个国家科研体系中的地位,如同孙一波在这个实验室担任的角色一样,重要但不是最主要。

    当然,上层组织的安排,不需要向岳书记解释清楚,只要他能带领好这个团队,顺利完成国家交办的任务就可以了。

    沙州的六月,天气变得炎热异常,一下子切换到蒸烤模式。

    没有空调的四幢六零二宿舍里,两台上一届学长遗留下来的吊扇在吱嘎吱嘎地转动。

    大家都光着膀子,趴在桌子上干饭,吃一口菜,呼一口热气,擦一把汗。

    小胖张欣用勺子敲了几下饭缸,倒吸两口气,叫嚷着:“食堂的菜实在太辣,大热天的,吃得我快喷火了!”

    阿发在边上故作镇定,道:“还好,不辣呀,依我看,不是菜辣,是小胖你根本吃不了辣。”

    孙一波瞅瞅阿发,笑道:“阿发,你满额的汗水出卖了你,再吃下去,你的汗全滴你饭缸里了。”

    大金闷声不响地在一旁埋头苦干。

    张欣感到奇怪,跑过去一看,嘿,这个家伙正在吃凉皮,难怪不作声。

    小胖叫嚷了起来:“吃独食啊!”

    大伙听见了,纷纷放下手里的饭缸,跑到大金跟前,手中的筷子、勺子争先恐后地伸向大金的饭缸,风卷残云地把凉皮掏个精光。

    凉皮凉凉的,食客只需轻轻一嗦就滑进口里,获得食物塞满整个口腔的满足感。

    待牙齿咀嚼三两下,食糜包裹舌头味蕾,大家惊呼上当,直呼受不了。

    可来不及了,原来这个凉皮比饭缸里的青辣椒还辣上数倍,它早已被用朝天小红椒秘制的辣油浸透。

    于是众人纷纷扔掉手里的饭缸,抹去额头上沁满的瀑布雨,嘴里喷着三味真火,脚踩风火轮,争相拥簇到吊扇下面凉快,嘴里不停骂这个死大金太阴毒了。

    大金悄无声息地解锁了一项新技能:吃辣。

    张欣不停地跺着脚,叫嚷得更厉害了:“实在受不了了,我要着火了,我要脱脱脱。”

    阿发上下打量了张欣一番,发现他只穿一条四角裤衩,小心翼翼地问:“小胖你还能脱什么呀?”

    众人哈哈地笑了起来,张欣却异想天开道:“天这么热,我们男生可以脱个精光,你们说一幢六零二的女生们怎么办?”

    “你想多了,我和一波都没考虑过这么深层次的问题,你急什么呀。快说,是不是看上哪位姑娘了?”大金说道。

    张欣连连摆手,辩解道:“没这个意思。我才刚满十八,情窦未开,涉世未深。”

    听了这话,阿发表示不服,在边上起哄道:“老子小学五年级进入青春期,初中就关注起漂亮的音乐老师,高二就进入单边恋爱状态,小胖你服不服?”

    张欣不屑地摇摇头,说:“早发育,不长个,有什么好稀罕的。再说了,你含苞待放了这么多年,还不是和我一样的结局?”

    阿发气得直瞪眼,没胡子吹。

    老大戴明发话了,以示他的存在。

    他总结道:“是时候找联谊寝室的姐妹们开个总结大会了,我们联谊三个月,成了三对,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五十,这也许是沙州大学,甚至整个沙州高校圈里,联谊效率最高的民间组织了吧,甚至不逊于外边收费的婚姻介绍所呀!”

    大金接道:“是是是,班长总结得太好了。BUT......”

    他话锋一转,道:“可最大的遗憾是,老大没有把自己嫁出去,我们这些做小辈的心里不安啊。”

    戴明没想到自己一说话,就把矛头引了过来,只好回应:“好好好,大一怕是来不及了,大二争取完成这个任务。俗话说得好,大一迷茫,大二彷徨。”

    孙一波知道怎么接这话,便说:“大三疯狂,大四绝望。哎,依我看,老大估计要大三才能疯狂一把喽!”

    ......

    六月的沙州,除了暑热难耐,却也和谐,没有阴雨的捣乱,天天艳阳高照,阳光洒满了沙州大学学子的每一块心田。

    同学们活力满满地复习功课、迎接考试、准备放假,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孙一波除了完成常规学习任务外,还要面对另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七月份在杭州举行的全国高校程序设计大赛。

    岳书记之前对孙一波说过,这次全国大赛的输赢已经不重要了。

    这并非表示岳书记对比赛结果不重视,他的主要目的是卸下孙一波的心理包袱,要知道,这次大赛聚集了全中国高校五十多名顶级的计算机编程高手,且实力都在伯仲之间,谁输谁赢也许就在一念之间。

    这个时候,拼心态比拼实力更重要。

    而孙一波谨慎地认为,他侥幸参加了中南区的程序设计大赛,侥幸遇见李佳浩给过的几道程序题,才侥幸赢得了第十名,加之少答半个小时的劣势,综合起来考虑,自己的实力还是略逊其他选手。

    孙一波太不自信了!

    自他进入秘密实验室,虽然接触高新尖的计算机技术仅短短一两个月时间,但接触的都是逻辑思维严密的密级程序,且程式上都用到了最顶级的算法。

    潜移默化间,他的编程能力已经大大提高,且不仅仅局限于代码细节上,他的整体架构水平也得到了质的提升,相当于从高级程序员向系统分析员方向进行了转换。

    孙一波不清楚自己能力提升了这么多,是因为一直没有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