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御剑之路, » 第十章 临西一日游(上)

第十章 临西一日游(上)

    临西城,是临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也是剑宗的四大商业都市之一。

    临西府位于剑宗最西部,与天道门下青灵派的势力范围接壤。所以,临西府府城自然也就成了东部剑州与中州天道门两大势力之间的通道和门户,临西城成为繁华一时的贸易大城也就不足为奇。

    十二年前,剑宗与天道门刚刚达成和解,签订了《天道门青灵派与剑宗临西州划定分界线并休战互易的协定》,结束了两大势力之间长久的边界分歧。根据协定,双方停战,并大力发展贸易,互通有无。

    也就是在同一年,李希然的父亲李道言带着妻子和他们的族人来到这里,因为持续的小股战争而荒废的临西州土地成了他们的落脚之地、发展之机。

    当时的临西州:荒芜的灵田,困苦的流民,凋敝的经济。在李希然等剑宗门人的治理下,仅仅十二年,不仅整个州都恢复了生机,连临西城都成为了元灵大陆有名的商业之都、不夜之城。

    悦来客栈是剑宗的第一家连锁经营式旅店,总部位于剑宗的中心城市也是最大的城池天剑城,在各大府城也都开设有不同规模的分店。悦来客栈平时都由各分店的管事打理,背后的老板很少出面,所以非常神秘,坊间传闻是剑宗的一名长老,但具体是谁尚不得而知。

    此时临西城悦来客栈分店一层大厅一张靠窗的餐桌围着三个人,一对夫妻和一个少年。

    “爹,有必要这么早就走吗?这离约定日期还有6天呢。”

    “平时聪明关键时刻就掉链子的傻儿子,爹来跟你算算啊,首先咱们来一趟府城不容易,是不是得四处看一看逛一逛呀,这1天就过去了;然后呢,你中途赶路是不是得要3天呀,那就剩2天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你总不能在剑宗开山的当天才到吧,你好歹提前个一两天熟悉环境,还趁机可以避开那些想拜师的大队人马去跟你师祖问个安混个脸熟再说,方便你以后展开工作。怎么样,还觉得6天多吗?”

    “行吧,一想到就要离开爹娘,希然就舍不得。”

    “呵呵,要不是看你咧着嘴,我还真就信了。”

    “天色将晚,正是最热闹的时候,咱出去逛逛吧,我记得小时候来的时候临西城还没有这么繁华呀,这才几年,变化这么大的吗?”

    “嗯,你还别说,要不是前段时间从剑宗回来的时候来过一次,我也不敢相信。”

    “咱先去哪呀?”

    “不熟,不知道,爹建议,找个向导问问。”

    “向导呀,客栈门口就有,走。”

    一行三人迈步走出人来人往的客栈大门,正好有一个十岁左右穿着粗布且明显洗过多次的的小童在等生意。他们的家境一般都不太好,所以年龄不大就得出来赚钱养家。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已经知道客人的需要,而且不像成年汉子有力量,可以让初来此地的人放下戒心,有更多的安全感,所以比较好招揽到生意。

    注视着来往人群的小童眼睛一亮,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来,学大人稍一作揖:“客官,需要向导吗?我从小在这长起来的,哪都熟。”

    “我们确实需要有人带我们逛逛,怎么称呼?”李希然开口,他爹娘就在后面跟着。

    “我在家里排第六,小哥叫我小六子就成。不知小哥想先去哪看看?”

    “小六子?嗯,哪儿卖书的多?先带我们去有名气的书店看看吧。”

    “要买书那就非城北的老笔斋一条街不可了,临西城基本上所有的大书店都在那条街上。小哥,距离有些远,要不咱叫辆车吧。”

    “行呀,你安排。”

    “好来,三位稍等片刻。”

    很快小六子驾着一辆马车缓缓驶来,李道言和李素华登上马车进了车厢,李希然则跟小六子一起一左一右坐在马车外面。

    说是马车,其实拉车的马也有元灵星自己的特色。元灵大陆的马通常头顶上的中间部位有的有凸起,有的干脆长出一只角来,除此之外,还真像地球上的普通马匹。

    “小六子,不着急,慢慢走,一边走一边跟我介绍介绍。”

    “好的,小哥。现在我们走的这条街道叫迎新街,传说十二年前前来谈判的剑宗长老第一次降临府城走的就是这条街,后来协议签订,双方停战,为了纪念新生活的到来,所以改叫了这个名字。这是府城的主干道之一,直通南门,交通便利,许多有实力的老店和大的酒楼比如小哥下榻的悦来客栈都开在这条街上。小哥,你看,那边的龙湖饭庄,还有对面的老街当铺,都是府城有名的大店。还有前边……”

    临西城的道路很宽敞,两辆马车并行再加上两边穿行的路人,依然不显得拥挤。

    马车哒哒地看起来慢,其实比普通人用两只脚走路还是快很多。中途拐了几个弯之后,没多久,南城的喧哗热闹逐渐远去,来到了相对安静一些的北城。

    这里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少,但大多都或多或少带着修为,手里握着刀、剑等武器护身。

    小六子的声音也压小了一些:“北城这边的店大多都是为修行者开的,像这边的铸兵阁是卖兵器的,紧靠着的灵符斋是售灵符的,还有咱们要去的万法诀是卖功法的。”

    “万法诀,一万道修行法诀,这口气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那没办法,谁让人家是老大呢!可能就像小哥所说的,真有一万本修行法,也说不准呢。”

    很快,马车在一家店的门口停下,众人下了车,小六子把马车停到一边拴好,李希然一家三口抬头看着店门上挂的牌匾,“万法诀”三个大字写的龙飞凤舞,颇为不凡。

    这时小六子已经过来了,他明显和书店的跑堂熟识,前去打了个招呼后又回来招呼他的主顾:“小哥,咱进去吧,我刚才跟一个朋友打了个招呼,咱进去之后也方便一些。”说着,就把李希然一家领进了门。

    里面面积很大,除了正对门口的植物盆景和装饰品以及休息的地方外,两侧都是一排排很长的书架,书架的侧面都分门别类地贴着标签。近处的左侧有:普通,筑基,金丹;右侧有:剑术,刀法,枪术。再远的就看不清了。

    “小六子,不用跟着我们了,我们自己先随意看看。爹,娘,我自己先转转,你们自便,啊。”说着,就已经钻进了书架之间。

    书架之间的光线还可以,看清书上的文字并不费力。可以发现,在书架的对面,隔着一排排书籍之后,偶有人影闪过,应该是其他的客人。

    李希然首先在左边的几个普通书架大体转了转,发现大部分都看过了,就略过去没有抽出来翻,忽然他看到了《元灵气初解(第二卷)》,这本书他刚看过,一时好奇之下就抽出来翻了翻,然后他发现整本书只有前几页可以看,后面的一多半都被封禁着,当下明白了什么。他沉下心思从头看书的前几页,开始没什么,后来眼睛亮了一下,莫名的停顿之后他又继续看下去,等到把前面几页读完,李希然的神色变得有些古怪。但他没多说什么,把书放回去,又继续看,最后选了一本《灵气之谜》的书拿在手里。

    之后,他又去筑基的书架大体浏览了一下书名,但一本书都没有抽出来看。

    他又去了右边贴着剑术标签的书架,在其中寻找着。忽然,他在书架的最下方一层停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本已经褪色的有点缺角的古旧陈书,书上的名字残缺不全,但可以认出来,叫《御灵剑法》。

    李希然有些凝重地掀开书皮,开始一字一字静读里面的内容。这是一本很久远的书,里面文字的使用和措辞习惯与现在有明显的不同,所以李希然虽然每个字都认识,但读起来还是觉得拗口,有些词语的意思也难以理解。书页偶有缺失之处,几个字甚至半行字的残缺,就让文章的前后之意很难连接起来,使得这本书愈加地难读。很快,李希然决定先停下来,他把书页合上,将书拿在手里,然后将书架上剩下的书名扫完。

    李希然回到中间的休息处,找到了在这里正和他朋友聊天的小六子,问道:“小六子,在哪结账?”

    “在二楼结账,客人请跟我来。”小六子还没来得及回答,跟他一起说话的半大书童反应倒是更快。

    书童领着李希然上了二楼,小六子也不好再坐着,也就跟了上去,站在角落。

    二楼也有一些书架和书籍,上边摆放着一些瓷器,甚至还有一捆捆的竹简,数量和规模明显比一楼要小很多。

    在靠窗的一侧摆着几张书桌和配套的椅子,透过打开的窗户,可以看到马路上停着几辆马车,其中一辆就是李希然坐着来的那辆。

    一名老者坐在最里面的靠窗的一把椅子上,背后不远处是书架和书。老人正在专注地看一本书,这本书已经翻过了三分之二,只剩下最后不多的十几页。桌子上放着半杯已经凉透的茶,茶盖倒倾在一旁,不远处还有一本竖订的账册,账册上边放着一个小巧的元石计算器。

    “掌柜的,有客人要买书。”书童走到老者面前提醒。

    “哦,客人请坐。”老者从书里回过神,看了李希然一眼,又回头吩咐书童:“青松,你去倒茶。”书童应声,随手把桌上的冷茶收走,下去准备。

    李希然在老者的对面坐下,把手里拿着的两本书摆在桌上,随后问道:“老先生,这两本书怎么卖?”

    老叟拿眼光一扫,在那本旧书上停顿了一下,随后回答:“一本《灵气之谜》,二十元石;一本《御灵剑法》,一百元石,一共是一百二十块下品元石。”

    “老丈,这本《御灵剑法》不仅又旧又破,还残缺不全,为什么这么贵?”

    “哦,小友,是这样,这本《御灵剑法》不仅是本店的孤本,而且年代久远,为了修复它可花费了不少精力,自然就贵一些。”

    “这样吧,看在我们第一次来您店里消费,打个折,五十,卖不卖?”李希然的话音刚落,端着茶走近的青松张大了嘴巴,而对面的老者则满脸黑线,李希然身后刚刚上来的李道言以手扶额仔细研究着身边架子上的瓷器,而李素华则猛一转头欣赏着窗外的美景,整个场面瞬间诡异了起来。

    “怎么了?”李希然感觉到好像哪里不对。

    “小友,我这家店开了近三十年了,还是第一次遇见讨价还价的客人。”老者苦笑,一脸无奈。

    “哦,这样啊,以前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现在不就有第一个了吗?我压价,您可以抬价呀,好商好量才是做买卖不是?”李希然倒是不以为意。

    “客人,不是我为难你,没得商量,本店规矩:概不赊欠,概不还价。”

    “哦,这样啊,老丈,稍等我片刻。”李希然听后有些遗憾,但随即又想到了什么,跑下楼去。

    一时间,老者和李道言面面相觑,相顾无言。

    很快,李希然就拿着一本书跑上了二楼,坐回座位,把手里的书放下,老者一看,是《元灵气初解(第二卷)》,一本很常见的书,不知面前的少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希然把书翻开到不同的位置,随手读了几处,又把书推给老者,说道:“老丈,觉得我刚刚读的几个地方有什么问题吗?”

    老者好像开始明白这个少年要做什么,不由地微微一笑,带着些许自信,但他也不轻敌,把书转过来找到这几处,然后小心的确认,良久,老者从书里抬起头,微微摇头:“我觉得这几处没什么问题。怎么,小友,你觉得有问题?”

    “不是问题的问题,这第一处如果改成……,第二处如果改成……,第三处……,老丈,你觉得如何呀?”

    “嗯,这个,我看看,这怎么能这么改呢?嗯?不对,要是这么改的话,嘶……”老者在那里一顿研究。

    “改之前不觉得,但之后仔细琢磨,这几处确实不合情理,你这么一改,反倒通了,改的很大胆,但改得好。”老者大为惊叹。李道言在一旁默默露出你见识少而我早就习惯的优越感。

    “小友怎么做到的?”老者忍不住追问。

    “不好说,可能是天赋吧。”李希然凡尔赛。

    “看不出来,小友年纪不大,看过的书倒是不少。既然小友帮了如此大的忙,那就如你所愿,这两本书七十块元石,卖给你了。”老者感慨一声。

    “这第二本书确实对我很重要,多谢老丈。老爹,别看那花瓶了,那是个赝品,赶紧给钱。”

    “什么!赝品!哦,哦,给钱,不对,我没钱呀,那个素华,给钱。”

    谈完生意正在喝茶的老者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弄湿了面前打开的《元灵气初解(第二卷)》,紧跟着一阵咳嗽。旁边站着的青松赶紧又是给老人拍背顺气,又是拿毛巾小心地吸去书上的水渍,一阵手忙脚乱。

    老者也顾不上收钱了,已经站起来的他一把抓住李希然的胳膊,走到李道言跟前,拿起那个花瓶,急忙问道:“你说它是假的,有证据吗?”

    “这个花瓶的底座确实是真的,但是上面部分都是新烧制的,老丈请仔细看,这边的花纹纹路有一些扭曲,就是新旧瓷片的交界处。我在书里看到过这种高明的造假方式。”

    老者也不迟疑,一把摔碎了手里的花瓶,果然和李希然说的一模一样。

    “可恶张秀山,竟然敢骗我!”

    “那个,老丈要是没事,我们就先走了。”李希然觉得需要紧急避险。

    “小友别急,坐下喝口茶。两位道友也一同坐。”老者一顿阻拦。

    “实不相瞒,书架上摆放的这些,是老朽的一点个人爱好,但人老了,眼神也变差了,辨别真假始终不得要领,要是小友有空的话,不妨帮我看看,掌掌眼。放心,小友帮我这个忙,我给你介绍一门好生意。”老者请大家坐下后,慢慢说明了他的打算。

    “这个倒是没有问题。但我不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判断全是对的。”李希然应允。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小友请随便看,随便看。”老者点头。

    李希然围着那些古玩瓷器仔细打量,有时候还拿起来细细地瞧。良久之后,他转了回来,坐到椅子上喝白开水,是他让青松悄悄换的。

    “怎么样?”老者有些等不及。

    “还行,其他看着都是真的。”李希然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要是再出一件假货,我今天非得吐血不可,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呀。”老者一脸的劫后余生。

    “那您老想给我介绍什么生意呀?是跟书有关吗?”

    “小友真是聪慧。我的这个万法诀可不光是卖书,也会经常对一些破损严重的旧书古籍进行修复。我观小友阅览群书,又喜搜集古籍,这个差事有兴趣吗?”

    “确实有兴趣,但是可惜,我很快就要离开临西去剑宗了,所以,只能忍痛放弃了。”

    “那倒是老朽唐突了。这样吧,除了这两本,小友还有看得上的书籍吗,再送你几本,全当感谢小友帮忙了。”

    “其实只是帮忙看看,不值得一提。要不这样吧,麻烦您帮我留意一下有关御剑术的古籍,要是遇到就先帮我买下,等下次我回来路过的时候再给您相应的元石,可好?”

    “说不上麻烦,这件事就交给老朽吧。”老者略一沉思,就答应下来。

    “既然事情都解决了,我们还要去其他地方转转,就先离开了。”李希然告辞。

    “那小友慢走,我腿脚不便,就不下楼了,青松,帮我送送。”

    “是”。

    随后,小六子也跟着一起离开了。

    二楼的老者坐在窗前看着离开的李希然,感慨着:“这个年纪就敢对先贤留下来的书籍进行改动,胆子当真不小。这也就罢了,还把原书改的更好了,这就更吓人了。不行,我得喝口茶压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