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混迹红楼 » 第四十七章 查账

第四十七章 查账

    贾蓉如今身在孝期不能出门,不过也不准备闲着。

    当物之急还是要先弄清楚宁国府到底还有多少资产,然后再计划今后的发展。

    吃过午饭,贾蓉就让丁香将自己从金陵带回来的一些事物分了五份,分别给三春、黛玉还有凤姐送去。

    还有看老宅的鸳鸯父母,给鸳鸯的两件衣裳,也交给了丁香,让她得空给鸳鸯送过去。

    因恐像原著里送宫花的周瑞一样,将黛玉放到最后让其生气,还特意嘱咐先给三春和黛玉送去。

    又让丁香顺便将凤姐手下的彩明借过来,左右凤姐如今快要生产,正在家里修养,不再管事,彩明也无事做。

    而后又让人去薛家借两个账房先生来,准备查账用。

    薛家在京城的管事看是贾家要借人,自是答应,第二天就将两个老账房先生送到了宁国府。

    贾蓉怕府里的人和这二人勾结,让人专门收拾出了一个院子,一应吃喝用品只让人送到门口,再由彩明拿进去,不许人私下接触。

    贾蓉则是每日都亲自到库房坐镇,时不时还要抽查一番,防止有人瞒报。

    宁国府曾经中饱私囊,偷偷变卖府里物品的下人一时之间都心惊胆战,生怕自己的事被查了出来。

    如此,当账目清点出来的时候,府里总共有六千九百两银子,九千多吊钱,其余金银首饰,古董珍玩,丝绸绢布各记录在册,只等核对好账册就一一查对。

    贾蓉看着账单皱了皱眉,现在还不到五月,离年底收账还有六个月,但府里却只有七千两银子。

    虽然过年时办了贾敬和贾珍的丧事,但二人的事是一起办的,自己也经了手,花了总共一万多两。

    而且因为今年是孝期,先前花费最大的交际送礼大大减少。

    按自己之前的估算,府里最少应该还有一万三四的银子,如今只剩下了这些,难道是府里有人一下贪污了这么多吗?

    贾蓉心中有些疑问,看了俞禄和李贵一眼,问道:“最近是有什么出支大项吗?公库里怎么就剩下这些银子了?”

    俞禄道:“上个月荣府的赦老爷从府里支了不少银子,说是先前珍大爷事发的时候帮珍大爷打点了。”

    贾蓉闻言皱起了眉头,贾珍犯事的时候自己也在,最大的花费是给戴权的四千两银子,自己早让人送过去了。

    其余的多是一些人情上的花费,大多都是送些物件,并未再有大笔银两的支出。

    况且若是真有,自己也该知道。

    贾赦偏偏称自己不在家的时候从府里支钱,恐怕其中有猫腻。

    “支了多少?”

    李贵道:“当时赖总管领着赦老爷从府里支了六千两。说是太太同意了的,小的看对牌齐全,便支给了赦老爷。”

    六千两,还真不是一个小数,怪不得府里没钱,都被贾赦这老货给弄走了。

    看来等对完了账,自己到时候还要再跟这老货打擂台,把被弄走的钱再拿回来。

    贾蓉道:“以后荣府的赦老爷再来支钱,没我的允许,有对牌也不给支。”

    俞禄和李贵闻言都有些心惊,看来贾蓉并不知道贾赦从宁府取钱的事。

    这事恐怕还要再闹些风波出来,幸好当时的大管事是赖二,和自己二人是没什么关系。

    赶忙都称“是”。

    贾蓉拿着清单看了一遍,里面许多东西自己也不知道少没少,只能等账簿出来再进行核对。

    等下收起了清单,往后院后院去寻尤氏,问问贾赦从府里支钱的事情。

    到了尤氏院里,只见里面炒豆儿在院中和几个留头的小丫头跳皮筋。

    看见了贾蓉,几个小丫头都慌忙停了下来,呆呆的站在原地。

    贾蓉就叫过来炒豆儿,问道:“太太在房里吗?”

    炒豆儿看见了贾蓉,听说贾蓉最近撵出去了好几个人,有些害怕贾蓉也惩罚自己。

    跑过来道:“太太去尤奶奶院里去了。我今日的事情都做完了,太太不在,才在院子里玩了会儿,大爷可不可以不要撵我出去。”

    贾蓉听了有些哭笑不得,看来前几日一次将那十几个小子都撵出去,威力有些大了,连府里的小丫头都开始怕自己了。

    伸手揉了揉炒豆儿的头,说道:“你既然都做完了活,想玩自然就玩了,没人会因为这个惩罚你。回去继续玩吧。”

    炒豆儿听了,脸上又重新露出了笑容,跑回去和几个小丫头一说,几个人又一窝蜂的往后面跑去了。

    贾蓉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往尤老娘住的院子里去了。

    到了院门,看见银蝶儿正和分给尤二姐的丫鬟翠儿站在台阶坡上嬉闹。

    看见贾蓉来了,两人都迎了过来。银蝶道:“太太在里面和尤奶奶说话呢。”

    贾蓉点了点头,自己往里打了帘子进去了。

    里面尤氏正和尤老娘说话,贾蓉过去给二人见了礼。

    尤老娘笑着将贾蓉拉到炕上坐下,又喊翠儿给贾蓉上了茶,说道:“蓉哥儿,今日怎么想起到老婆子我这里来了?”

    贾蓉笑道:“从回来府里的事情就多,还未曾来拜访过姥姥,今日暂且得了闲过来看看。姥姥住的可还好?”

    尤老娘道:“地方又大,吃的又好,可比先前在家里好多了。”

    贾蓉道:“既然如此,姥姥只管在府里住着,平日里也可多和我母亲说说话。”

    尤老娘听了自是开心的不行,拉着贾蓉的手说道:“蓉哥儿真是个孝顺孩子。”

    又道:“我常和你老娘说:蓉哥儿如今大了,也还没有子嗣。也该让你老娘帮你找一两个妾室。”

    贾蓉道:“如今还在孝期里,哪能急得了这些?”

    尤老娘道:“也该先找着。找些样貌好看,性格又好的,最好是知根知底的。等过了孝期再娶进门。”

    尤氏道:“妈妈不必操心。府里这么多丫鬟,不拘看上那个,等蓉哥儿过了孝期收进房里就好了。西府的老太太之前还赏了一个丫头给蓉哥儿,只是如今还在孝期,不曾收进房里罢了。”

    尤老娘对尤氏说道:“这就好,如今府里只有蓉哥儿一个人,你也该为蓉哥儿的事多操心才好。府外有合适的姑娘,若是蓉哥儿喜欢,也该先说好预备着。”

    尤氏见状也只得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