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混迹红楼 » 第七十章 族学

第七十章 族学

    贾蓉闻言有些无奈,贾代儒掌管着族学,靠吃学生的束脩来过活。

    大夏学院有月考、季考和年考,若是一直考的差,还有被退学的风险。

    若是按学院管理,哪怕贾代儒仍任塾长,但里面的学生肯定是要减少的。

    没了学生,便没了收入,贾代儒十有八九是不会乐意的,况且贾蓉也不打算让贾代儒继续教学。

    贾蓉道:“政太爷想的全面,我这便让人去将儒太爷请来。只是族学乃是一族之根本,若是不能严加管教,恐怕族中子弟皆放任自流。”

    “咱们这样的世家大族,因为祖宗子弟肆意妄为而败落的不在少数。孙儿欲效仿学院,请德高的举人前来授课管理。学业出色的学生,可以由族中进行奖励。”

    贾代儒只是个秀才,贾政听要请个举人来教学,有些心动。

    只是贾政想到自己如今是代理族长,如此改动,贾代儒必然没了职位。

    贾代儒是自己长辈,若是因此有了怨言,自己这个代理族长岂能逃脱干系。

    但又想给族里做些事来,一时间没了主要。

    “蓉哥儿想法不错,只是你儒太爷为族学操劳这么多年,若是如此改动,不知你儒太爷该怎么办?”

    贾蓉想:贾代儒在族学中这么多年,也没教出什么好学生。若是将族学仍交由他管,便是请了名师,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再说,这贾代儒只是一个秀才,真让他去管一个举人,他也管不了。

    只是贾政这般样子,若是不给贾代儒一些补偿,恐怕是不会同意的。

    贾蓉道:“我欲将足学分为三班。启蒙一班,科考一班以及杂学一班。想让儒太爷教授启蒙班,每月给五两月钱,政太爷觉得如何?”

    贾政先前忧虑的不过是贾代儒没了收入,会对自己有怨言。

    如今看贾蓉仍给贾代儒领一班学生,不至于没了收入,自己儿子又在族学中读书,也想请个名师来教授,心里已同意了大半,只是仍有疑惑。

    “如此倒也可行,只是这杂学班又是什么?”

    “族中子弟有些天分不足,科举不上的。孙儿想着设办一杂学,让他们学些手艺和技术,日后出去也能有个谋生的办法。”

    贾政听完皱眉道:“如此恐怕请的老师不少,花费太多了,族中钱财或许有些不足。”

    贾蓉道:“孙儿已经想好,今后每年从宁府中专拨出一笔银子,用以族学的费用。”

    贾政看贾蓉愿意主动出力,大喜,笑道:“蓉哥儿难得有如此心思。既然如此,不能只让你这边出钱,所需费用今后西府也出一半。等下你儒太爷来了,我便同他说明。”

    贾蓉见贾政同意,也放下了心,又道:“族学中的老师,还需政太爷帮忙费些心思。请一德高举人前来教授才好,族里子弟多又有些顽劣,工钱可以多给一些。”

    贾政虽是读书人,但没考过功名,才学也不出众,并不被读书人的圈子所接纳。

    只是不好意思在小辈面前说自己连个举人都找不到,只能先应下来。

    所幸大夏俸禄很薄,太学博士每年俸禄只有四十两,京城里花费又高,缺钱的读书人不在少数。

    最后在门客的推荐下,以每月十八两的工钱,请了一个还在等缺的老举人。

    这举人在京城等缺五六年了,只是家中无钱财,自己也没什么门路,入了贾府后,想借助贾家的权势,教学倒也尽心,这是后话。

    不一时,贾代儒前来。

    贾政和贾蓉同贾代儒说了要改造族学之事。

    贾代儒虽丢了大多数的权利,但每月能拿到五两银子的工钱。

    自知自己教学并不好,再加上贾政都已经同意,因此也只能同意。

    回去后教学更不上心,经常让贾瑞代课。只等贾政将老师请来便将学堂交付出去。

    贾蓉让人去族学那边改造一番,将另外两个教室造出来,属性附近的地都是贾家的,倒也也方便。

    等修好教室找好老师,就依照城外学院的规矩,考试!

    贾蓉决定到时候再加上些别的方法,比如让家长签名,开家长会什么的,让贾家的子弟都先卷起来。

    毕竟城外的学院都那么卷,没道理养着一帮废材在家里搞事。

    可怜的宝玉入了族学后老师不管,又有秦钟陪伴,过的十分快活。

    只是用不了多久,贾蓉准备的考试套餐就要来了。

    不知道到时候宝玉是留在学堂陪秦钟还是选择抛弃秦钟去求贾母让自己离开学堂。

    不过那是之后的事了,现在贾蓉要面临另外一个对他来说十分严肃的问题--宁府冰不够用了!

    现在才刚到夏天,离过热天还有两个月,但俞禄过来和贾蓉说“府里去年存的冰不够多,不能再每天都这样用了。”

    在这个还没发明空调的时代,降暑的手段实在有限,贾蓉又不能像那些王公大臣一样,和皇帝一起到避暑山庄去。

    京城里住着几十万人,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

    虽说宁府里有水泉,温度没有那么高,但对于享受过空调带来的便利的贾蓉来说,只觉分外难熬。

    城里的冰价奇高无比,一尺见方的冰块儿就得卖到五两银子,关键是还没有卖的。

    冰室的冰早被人订购完了,还有一些从都水司的冰窖里流出来的,也不公开售卖。

    贾蓉则是想到了广为流传穿越者神器--硝石制冰。

    只是大夏硝石是禁运品,大规模交易需要报备,审批过后才能购买。

    况且自己又在京城里,管制又比别的地方更为严格,想要私下大量购买根本不可能。

    而若是用硝石制冰,所需要的量又不少。

    况且硝石的价钱还不便宜,匠硝官价每斤一钱三分银子,想要用此法赚钱是不可能的。

    不过就算不能赚钱,对于目前缺少冰块儿的贾蓉来说,能得些冰自己用也不错。

    贾蓉道:“我从一本古籍上看到,说硝石可以制冰,你去买些硝石回来试试看。”

    (国子监每月15号月考,考的差老师和学生都要受罚。)

    (康熙时期匠硝每斤六分,嘉庆六年,匠硝涨到每斤一钱六分,质量还不如英国硝。中国从硝石出口国变成进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