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从送萧炎穿越斗破开始 » 第八十三章 战起

第八十三章 战起

    “王上所言固然有理,但是灭六国,不一定要从六国外开始,从六国之内动手,未尝不可。”

    尉缭一手捋着自己的胡须,一边成竹在胸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愿闻其详!”

    萧夜知道,接下来这位国尉大人,兵家四圣之一的尉缭子,要开始露出自己的锋芒了。

    “正如王上所言,如今大秦国力领先其他六国,若毕其功于六国中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灭其国,但如若六国联合,大秦想要一统天下,属实艰难!”

    “那按照国尉大人的意思是要从六国之内下手,断其合纵连横的可能性,让六国各自为战,然后秦国才能一一吞并,然否?”

    “正如太尉大人所料!”

    “计将安出?”

    尉缭微微一笑,捋着胡须的右手,朝着地图上的六国一划。

    “六国之内,其国情不似大秦这般,国君王权在握;其各国朝堂之中,皆有权臣把控,若我大秦不惜财物,以重金贿赂各国权臣,扰乱其谋略,那么便可按计划行事,逐个击破了。”

    萧夜闻言不禁心中感叹,这个计谋是这个时代的特色;重金贿赂,看起来不过是一种非常简单而又低级的计谋。

    但正是这一招,从春秋到战国末期,不知道让多少国家灭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也是萧夜为何要在大秦之内设立二十四节气使,以监察天下百官之事的原因。

    “国尉大人果然深谙此道,此计一旦能成,六国之内必定是耳昏目溃,而我大秦只要伺机而动,定然能逐个扫平,定鼎天下!”

    萧夜夸奖一番之后,面色慎重的补充道。

    “此计虽好,但也不能完全依靠计谋成事,真正的成败,还是要寄托在真刀真枪的战场之上,奇谋妙计虽能有奇效,但终不能成为定下成败的根本。”

    “大秦如今兵锋正盛,百姓如今颇有余粮,我们的确可以谋划天下,毕竟不谋一时者不足谋万世!”

    嬴政闻言,赞同无比。

    “萧先生所言极是,不谋一世者不足谋万世!”

    如今大秦百姓受利于弘农司的各种新式高效的农具和生产方法,收成已然翻了番,再加上各种惠民法令,经过两年的积累,百姓家底颇为殷实。

    “那便按国尉大人的计划行事,花重金贿赂天下,笼络可收买之人,挑动各国矛盾,大秦再见机行事,将其逐个击破!”

    秦王嬴政开口,此事就此定下。

    萧夜和李斯负责此事具体事宜,李斯负责提供财务,萧夜行明面上出使六国实际上贿赂各国权臣之举。

    秦王政十一年,冬,燕赵战起。

    虽有大秦间谍的挑拨,但燕赵两国素来就多有征战,间谍不过是从中略微加速了两国交战的过程。

    当年秦赵长平一战,赵国青壮多数战死,燕王喜得知消息后便派出燕国丞相栗腹为将,率领六十万大军,战车两千乘进攻赵国。

    时年,赵国以老将廉颇、乐乘为将,仓促间凑齐了十三万长平之战的老卒迎战,这一战,廉颇乐乘大破燕军。

    不但斩杀燕军主将栗腹,老将廉颇还带领赵军连夜追击五百里,直入燕国境内,包围了燕国都城,迫使燕王喜不得不割让五座城池以求和。

    燕赵两国之间有此等仇恨在,间谍的存在只不过是加快了两国之间战争进程。

    其实对于燕国,萧夜一直有一种百思不得其解的印象。

    燕国地处北境,地方两千多里,带甲之士数十万之众,尤其是地理位置,对于六国来说,进可攻,退可守。

    但是燕国在战国中期到后期,都一直有着谜一般的操作。尤其是燕国的末代君王喜,都快要到了国家灭亡之际,也不忘记挑动燕赵两国大战,生怕燕国灭亡慢了一般。

    还有燕国太子丹,和他的父王一样,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堂堂正正的强国,反而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还想着兵行险着刺杀秦王。

    实在是让人想不通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如今燕赵战事再起,秦国便以援燕制赵的名义,朝着赵国兵发三路,意图灭赵,同时乘机派兵进攻韩国,已经攻取数城。

    韩国大将姬无夜和白亦非二人,为保存自己在韩国内地位,每战都不出全力,这才让秦军对韩之战一往无前。

    就在一切按照秦王嬴政设想的时候,秦赵对战的肥下战区,传来一个惊天噩耗!

    秦国兵发三路攻赵,最终与肥下汇合成一军,由秦将桓齮率领。

    肥之一战,赵国启用名将李牧,亲自带领赵军对抗秦军,最终于肥下一战而胜,此战几乎全歼秦军,只有大将桓齮率领为数不多的残军逃离。

    李牧也因此战而被封为武安君。

    嬴政得此消息,大惊失色,连忙下了数道命令,召回了此刻正在出使齐国的大秦太尉。

    秦王宫之内,萧夜听了有关于整个秦赵之战的过程,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心里暗自嘀咕。

    “乱了,全乱了,难道是因为的出手干预的缘故?整个战争的过程加快了许多,按照自己对秦灭六国的过程来看,秦赵之间的大战不会出现的如此之快才对啊!”

    萧夜心中想了想,便不再去纠结了,反正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过多纠结也没有用,并且如今战事加快,那说明秦灭六国的进程也被加快了。

    只要战争结束的越快,天下黎民所受的苦难也就越少,这不正是自己所追求的吗?

    想到这里,萧夜朝着秦王嬴政说道。

    “王上,赵国武安君李牧此人,不可小觑,在我看来,此人武艺超群,谋略过人,尤其是领兵作战,其能不下大秦前武安君白起!”

    “昔年赵国大将名相赵奢田单蔺相如相继离世,乐乘遁逃,廉颇叛赵,整个赵国几无可用之将,但仅凭李牧一人,仍数次大胜燕军,秦军,以保全赵国。”

    “所以想要灭赵,李牧此人必除!如今大将桓齮兵败,王翦王贲蒙恬蒙武章邯诸将皆领兵在外,如此,还是让我这大秦太尉,亲自去会一会这位武安君阁下!”

    如果按照原历史发展,秦灭赵国还需要数年才能完成,但如今许多历史事件已经时间线错乱,萧夜也不愿意再等了。

    因为要不了多久,赵国境内会发生一场规模极大的干旱,这也是历史上加快赵国灭亡的原因。

    若能早些打败李牧灭亡赵国,也能借助秦国的国力多救一些赵国百姓,甚至还可以趁此机会笼络赵民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