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上高原 » 10,游石林,路上好有趣

10,游石林,路上好有趣

    10,游石林,路上好有趣

    到昆明第4天了,还剩一天时间就要回西安了。同行俩位女士想到昆明逛街买点地方特色。而我对逛街一点兴趣没有,我想到石林转一转。

    这几天陪着我们的小侯,特别善解人意,会来事。

    她提议说:到石林80公里,来回加看景也就是六七个小时,回来后再去买东西,两不误。她的建议,大家都表示赞成。

    人熟了,无话不谈,无话不说。为了减少旅途疲劳与寂寞,我们在车上聊着对云南的印象,尤其是这几天游览的感受和经历。沿途看到当地的妇女头上裹着布,尤其是上了年龄的妇女,头上缠着一层又一层的黑布。我觉得好奇,我说在陕西工作,知道陕北人头上裹个羊肚毛巾,保暖防尘,当地的人为什么头上裹着黑布?

    曹女士抢着回答说:头上缠布和戴帽子一样,可以防尘挡风、保护头发脸面。我国从北到南,从草原到山地,在全国的不同少数民族中,头巾和头帕式样繁多,花色各异,使用得非常广泛。陕北地区是黄土高原,在头上裹羊肚毛巾一般是为了防风沙,防晒,遮面,而当地的少数民族,你看街上那些人,在没有风沙的情况下也带头巾,而且头巾和头帕,色彩艳丽,刺绣精美,有极大的观赏价值。这应当是民族服饰的一个特点。

    小候表扬说:抢答正确。这头巾又称“苗帕”,是苗族男女必缠戴的,各地苗族人所戴头帕长短不一,颜色不同,是民族服饰的—个特色。

    这里也有一个传,上古时代蚩尤九黎部落战败后,苗族民众就处于不断迁徙的状态,在迁徙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将布匹蚕丝缠裹在头上,将金银珠宝披挂在身上的习惯,便于携带迁逃。于是布匹蚕丝渐渐演化成了现在的头帕;而披挂在身上以及头上的金银演变成了现在的苗族银饰。又由于,苗族男子要随时准备与敌人作战,所以着装比较简便,而银饰主要披挂在妇女和儿童身上。

    我听了这个传说,觉得很有道理,正如XZ的藏民在游牧生活中,为了携带方便和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把牛羊卖了,买成金银玛瑙珊瑚天珠宝石,带在身上。

    一路上看到地里有不少人在劳作,但是仔细看大多数是妇女,很少看到男人的身影。

    我感慨:这里和全国的农村一样,男子和有本事的女人都进城打工了,农村剩下儿童和妇女老人留守了,你们看这田里干活的全是妇女。

    小候说:你说的也对也不对。这里和内地一样,确有不少年轻人进城打工,但是地里干活的妇女不是因为留守的问题。这里的少数民族与汉族有着不同的习俗,内地几千年来是男耕女织,而当地苗族、彝族、白族就恰恰相反,妇女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这与民族习俗和社会分工有关,泸沽湖这个地方很出名,你们应当是知道的,女人在家中占主导地位,有点母系社会的味道。

    同行的老刘听了开玩笑说:真是羡慕这里的男人,男人生活在这里就是生活在天堂里。

    小候打趣说,你别说还真是这样。5朵金花这个电影你看过吧?在这里的农村,象阿鹏这样的男人,这是不干农活的,是待在家里的。这里的“金花”就像你们内地的男人,主外,负担家里的繁重责任,从下地耕作到收割,从操持家务到洗衣做饭,从生儿育女到孝敬双亲,是家庭里里外外一把手。而这里的男人,就是“阿鹏”则像你们内地的女人,很少干活,待在家里,整天就是抽烟喝茶闲逛聊天。

    怪不得这里的女人脸色黑黑的,整天在地里干活,让日头给晒坏了,美女也变成黑玫瑰了。我愤愤的说这话,替这里的女人暴打不平。

    正因为这样,这里的女人被恭维称作“黑金妹”,就像你们内地把好看的女人称作美女一样。女人越黑越说明勤劳能干。反之男人则是越白越胖越好,被称作'胖金哥’。谁家的男人养得白白胖胖,说明这家的女人贤惠。

    说到这里,我们把目光都转向了老刘,老刘个子比我低的多,但是比我胖的多,属于典型的白富胖。于是他成了调侃的对象。我说你不是羡慕这里的男人吗?这里就男人生活的天堂,干脆把你留下,送上门去做女婿。“小候也跟着说:刘总,你如果真有这个想法,愿意留下来,我可以帮助你实现这个愿望。给你找个好人家,让黑金妹好好的伺候你,你什么都不用干,整天就是吃喝拉撒玩。像你这样体态的'胖金哥’,给这家人长脸了,是这家妻子最贤惠能干的象征。

    曹总也调侃说:如果你入赘当地少数民族,我们这一趟也算是不虚此行,哈哈!我们几个哄堂大笑。

    老刘也开心的笑了,说你们好话啊,想把我卖了。在一片欢笑声中,石林到了。

    石林这个地方我来过两次了,冲的是这里是世界闻名的喀斯特地貌,对我这个喜欢地理的旅游爱好者,有着不可错过的爱好力。再加上小时候在烟盒上看了石林的景色,觉得神秘奇幻。

    迎面是一座大桥,桥头上立着一块石碑,上写:国家地质公园。据说这个十峤是周总理提议修建的。

    听前边导游拿着扩音喇叭介绍说:石林在2.7亿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经海水和含碳酸水的长期冲刷和溶蚀,形成千百万个石柱状结合体。后来经过地壳运动,海底升高变成了陆地,这就成了今天的石林。石林总面积350平方公里,共有7个景点,

    小候看着我的眼神方向,知道我在听那个导游的介绍,说给我们找个导游,我们几个异口同声的说,不用不用,这地方来过几次了。

    过桥往右走不远就进入大石林,沿着石间小径往里走,如走迷宫,感到整个石林莽莽苍苍象一片黑松林,石柱、石峰、石笋、石壁层出不穷,奇峰怪石拔地而起,参差峥嵘,千姿百态,巧夺天工。

    游客熙来襄往,游玩的人不少,照相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都快形成大合唱了。

    大石林中最高最美最险的是“莲花峰”,一枝独秀,挺拔奇峻,像剑一样刺向天空,峰下不远处是剑峰池,池水清澈如镜,天光云影中一峰兀起,上写两个红色大字:“剑峰”,这两个字不是形容词,倒是名副其实。我们在这个地方留了合影照。

    小候领我们来寻找剑峰池石壁下一张石床,据说张果老曾在此休息过。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许多景点都因为一些牵强附会的神话而变得更加神秘,更加吸引人。这张床也因为这个神话便让俗人生出神奇的想往,即在床上坐三秒钟可以交好运,坐四秒钟可以交桃花运,这也是沾点神气。

    想坐床的人排着长队,我没有那个耐心去去排队等候,再说了,以我这个年龄,交桃花运那是个笑话,桃花运不交也罢。

    石林确实有奇特之处,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但更多的则是人们牵强附会,附庸风雅,给起了许多只可意会的名目,什么“双鸟渡食”、“一剑指天“、孔雀梳翅”、“犀牛望月”、“嫦娥奔月”、“苏武牧羊”……有的果然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但更多的是牵强附会,看不出什么名。

    大石林和小石林风格徊异,景区给它形象的定义是大石林伟岸像“阿黑”哥,小石林秀美如“阿诗玛”。这个说法是有来头的,因为石林中最著名的一石景好像一个彝族少女围着头巾,肩揹背篓。当地撒尼人称女人“阿詩玛”,男的則称为“阿黑”。这个景点就成了著名的“阿诗玛”了。

    两个小时看完景点,在回来的路,小候给大家出了一道题,这也是每个导游带团来到此地的时候给游客出的一道题。说:“BJ登城头,西安看坟头,桂林观山头,上海数人头,苏州看丫头,昆明看什么头?”没等大家回答,导游就说:“看石头嘛!石头指的就是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