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上高原 » 22,参观布达拉宫

22,参观布达拉宫

    参观布达拉宫

    回到酒店还不到9点,我就睡了,虽然很疲劳,可是眼睛睁的大大的就是睡不着觉,从最初难受的叹息,到后来变成了痛苦的呻吟,我又打开窗户,把头伸出出去大口的吸气,觉得还是气上不来,拿出一个氧气罐,按一下吸一下,折腾了十几分钟,感到气顺畅了好多,但躺在床上还是睡不着,快1点了,我听到导游带着大家都回来了,在楼道里叽叽喳喳的,他们可能玩嗨了,很兴奋,还意犹未尽的议论着,我真是羡慕他们,能吃能睡能转能玩,我起床找导游,说了我睡不着的状况,他给了我两颗药,一粒止痛片,另一颗是助眠的,吃完药之后过了半个小时,头痛感好了一些,整个人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第二天很早就醒来,醒来的时候,感到恶心头晕,头都大了,脑子里好像有一千只蜜蜂在胡乱纷飞,脚底下也跟踩了棉花一般,头晕恶心。

    早餐供应挺丰富的,我只喝了一碗清淡的稀饭,感觉稍微好一些。

    这一夜虽然睡得也不是很好,但有过一阵子浅睡眠,迎来了崭新的一天。也许是满怀虔诚,雪域赐予我厚厚的眷顾。虽然高反,但是今天要去布达拉宫,被莫名的兴奋所淹没。

    为了错开高峰人潮,另外,来LS不就是为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吗?我们出发的很早,尽管高原反应使我连续失眠,头昏脑胀,头重脚轻,但激动的心情使我像打了鸡血一样,精神好了起来,伴着清晨丝丝微凉的清风,来到这伟大的圣殿,在它的面前等待着第一缕曙光照耀在它的身上。

    这座无与伦比的宫殿被誉为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在很远的路上就能看到它依山就势、巍峨壮观的雄姿。巍巍高原,屹屹雪城,一座座红白相间的僧院、寺庙沿山势层层铺就开来,远远望去,巍峨、壮观、庄严、肃穆、艺术、繁华、古老、神秘……就像一座远离尘世的佛国天堂,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

    到了布达拉宫广场东门安检处,门还没开。先是在水塘边拍一张倒影,上空蔚蓝,几缕白云悠闲地躺在天上,和布达拉宫的建筑倒影很合谐。拍照看到的是崇高肃穆以红白为主色调的宫殿,端坐在LS市的红山,似给所有来此的世人以仰望的尊严。

    从宗角禄康公园穿过,往布达拉宫正门走。要每天中午12。每天接待量有限,排队等候,一点到西门去买第二天的预售票票难求,我们是团队,导游提前买好了票,方便多了。大约9点开门,已有不少藏民早早等候在门外了。进入后,再过安检,才能到达围墙内的院落。沿着指示,拿着预售票、身份证和钱换到了正式的布达拉宫门票。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来到布达拉宫脚下,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凄美诗词仿佛在耳畔响起。无数次的神往,布达拉宫,我终于站在了你的脚下,仰望你,走近你!规定限时1个小时参观。导游带着我们,提前一小时开始,从山脚下开始往上走。

    静静地等待,沿途藏民的和旅的围着布达拉宫转,他们一手拿经筒,一手拿佛珠,口里不停地念着经文。目不斜视,脚步笃定匆匆,个个神情似有所向,却又感觉并无所意,他们的心已经皈依佛教了,对这个世界别无所求。

    在布达拉宫正面马路边上,有一块地方,很多藏民正在跪拜。布达拉宫的西、北、东三面,几乎都被转经筒包围,那些金黄色的转经筒都已经被转得发亮了。慢慢的天空开始微微发亮,火红的霞光从山头喷薄而出,把布达拉宫上空的云霞映得粉紫绚烂,我此刻心里想这是佛光普照,灵光一现,布达拉宫就在这绚丽的云霞下变得更加流光溢彩、庄严圣洁,有了灵气。

    进入布达拉宫前,也许是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我站在布达拉宫下面,仰望它,宏伟的宫殿横空出世,它的那种依山而建的雄伟气势,令人震撼,在它的脚下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任何一个修行者,也许是企盼己久都会忘我,没有了功高自傲,产生敬畏,感到一种令人窒息的心灵撞击。

    长长的排队人,久久地等候,直至拾级而上而进。我想起了仓央嘉措的诗:“住进布达拉宫,我是最大的王,走在LS的街头,我是最美的情郎。”而我要对自己说的是:走进布达拉宫,我是一个渺小的信徒,走在人世界,我是一个迷失方向的众生。

    在门前檐下的廊上坐着三五歇息的人。记得一个藏族妈妈,带着两个小孩子坐在那里。孩子大概五六岁,大一点的八九岁。她们的相貌与内地汉民有所不同,最明显之处,是她们脸颊上的高原红。

    “你好,我可以给你们拍张照吗?”我上前对年轻妈妈说。藏族妈妈笑着爽快的答应了。只是那一个小一点的孩子很羞涩。她们看人的眼神,是那样的简单,干净,笑容是那样的纯粹,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自己。

    那扇大门记得像是木制的。镶有铁栓环,系着彩色的穂子。走进去,台阶环着向上,高度有点低。出来后上到一个平台,像是一个四方的院子。红白两色的围墙,有一面是高处的殿口。到了这里,才是真正的进入布达拉宫内部。踩着一个斜上的梯子,依次而上。

    布达拉宫,从这里往上望去,明显分为红宫白宫,和一些黄色房子组成的三部分。红宫是过去藏族宗教领袖举行重要宗教和政治活动时使用的,而白宫是他们日常生活时使用的,黄色的房子,则是下人工作生活使用的一些房子。

    进入红宫的大门,不可大声喧哗,也不可拍照了。导游小钢炮不停的给我们提示。

    广场上烈日很大,四周的门窗上,都挂了很多用牦牛的毛做的毯子,这种毯子可以遮住烈日,但又不阻碍风吹进布达拉宫内,可以保证室内凉爽又透气。

    进入主殿,是各种佛像和宗教领袖的灵塔,我只知道,有菩萨,有灵塔,有喇嘛活佛的等身塑像。有殿堂,走廊,厚敦的木楼梯。昏昏暗暗的楼道,小小的僧室,窄窄仄仄的楼梯,每层的人多处,都端坐着佛国各位领袖的塑像,塑像有大有小,像前曲路通幽,幽幽的酥油灯像遥远天际的星标,人也就循望着慢慢地一步步地爬去。沿楼梯疏密相间的廊道通向朴素庄严的殿堂,这个伟大的宫殿有房间2500多间,内部错综复杂,还有那反复曲折的阶梯,仿若迷宫一般,我们紧紧跟着导游,害怕迷失在神秘的地方,不断攀登阶梯和旋转上升,我是否经过这一番攀登求索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里面很多历史和宗教的故事与典故,如果没有导游的讲解,真不大好看个明白。

    这里是一座艺术的殿堂,是一个珍宝博物馆,有高原风景、历史传说、佛教故事,也有建筑、民俗、体育、娱乐等极富生活气息的画面,堪与敦煌艺术比美,每幅壁画都匠心独具,人物形态丰满生动,使用了矿物质颜料,色泽鲜艳饱满而不退化。最早的曲杰查布佛殿里的壁画,绘于1300多年前,至今仍旧色泽明艳。除了壁画,宫内还收藏有唐卡近万幅,是XZ独具特色绘画艺术的典范。还有无处不在的金质、银质、玉石、木雕、泥塑的各类佛像,十方诸佛菩萨,法相庄严,以救世的佛光普照大地,以大慈大悲保佑众生,以悲悯心俯览着着众生的悲欢离合,以宽容包容着世间的喜怒哀乐,也安抚着一颗颗饱含深情敬仰的信徒。这里的珍宝数不尽数:数不清的黄金、白银、珍珠、翡翠、水晶、绿松石、蓝宝石、水晶、琉璃、珊瑚、琥珀、红宝石、钻石等各种宝石,仅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就用白银104万两、黄金12万两和珍珠、玛瑙、钻石等各式宝石15000多颗,而这只是八座灵塔中的一座,还有慈禧太后送给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珍珠曼陀罗宝塔,用22万颗细小的珍珠和珊瑚串成,为中国珍珠塔之最;各类经书和典籍浩如烟海,内容广泛,涉及历史、政治、军事、科学、文化等方方面面,其中最珍贵的是用八宝七珍纯金汁缮写的《甘珠尔》及用八种珍宝誊写的《丹珠尔》,还有距今5000年历史的古印度的贝叶经。

    在宫里面按照约定的时间,跟着导游,转悠了一个小时的样子,然后就出来了,顺势下山,及至山脚,回望布达拉宫还是那样巍然,威严,肃穆,我赞叹设计和建设布达拉宫的人,他们生活在过去,没有学习过系统的建沉知识,却建造了世界上最美最宏伟的建筑,这也许是佛菩萨的指引,是信仰的力量和奇迹。从外面看布达拉宫就是简单的宏伟两个字,不想里面很复杂,犹如迷宫。这伟大的建筑屹立千年,永世的指引芸芸众生,走过暗暗的拘谨,到达光明的境界。

    布达拉宫太大了,允许参观的时间太短了,一条道匆匆而过,跟着前面的人,或上或下,这里看看那边瞧瞧,在里面转来转去,只能是走马观花。实话说,走出来是懵的,记忆里根本搞不清楚内里的结构,哪里是什么殿,供奉着什么菩萨,有怎样的历史?

    布达拉宫的参观出口,是在它的西侧,出来正是转经道。有许多人在这里兜卖纪念品,比如佛珠,手链。

    在回来的路上,导游向大家介绍藏传佛教的知识。藏传佛教的分支,红教尼玛派,黄教格鲁派,花教的双修,什么是活佛,怎么评选的?与人交往,总是能长见识,通过对藏传佛教的学习,我们才能深度了解到这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