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上高原 » 39,聊房车

39,聊房车

    聊房车

    今天的露营地选在康定市北门体育馆露天停车场,我们来的时候已经停了二十多辆床车和房车。

    小尚说:这个地方他昨天过来考察过。全是要进藏或者到川西旅游的。那边有公共厕所,也有水,这边有垃圾桶,条件还是不错的,只是车多人多,可能有点吵。

    老金说:没事,这里热闹。

    太阳快落山了,西边天空出现了漂亮的晚霞,老金又忙着去拍照了。

    我和老范在房车旁边搭帐篷。小尚开始做饭。

    房车营地,到了晚上,大家做的事都是一样的,有些车开始收车边遮阳棚,有些车则搭起了车尾帐,有些车升起了车顶帐篷。

    我和老范把帐篷搭好了,一起来帮养小尚准备晚餐,老范把折叠桌从车上拿下来摆好,我去淘米,用电压力锅煮米饭,小尚拉出炉子,点火用铁锅炒了辣椒腊肠,又炒了一个青菜,拿出几个鸡蛋煮了个葱花汤。

    今天走了一天路,累了,乏了,困了,也饿了,我门几人吃得很香。

    我们吃饭的时候,又来了三辆车,一辆小陆虎车,一辆凯伦宾威B型房车,一辆丰田越野车,停车我们旁边,来人像是三家三口子。

    他们下车后热情的和我们打了声招呼,然后开始升车顶帐篷,放了一张大折叠桌和几把折叠椅,拿出车里的锅碗瓢盆也开始做饭。

    我们的饭吃完了,过了一会他们的饭也做好了,我抬眼一看还挺丰盛的,桌上摆着凉拌黄瓜,花生米,熟鸡,熟牛肉,大多都是半成品和熟食,还有泡好的方便面。

    对方热情地邀请我们过来喝酒,老范连忙说:“海拔有点高,不敢喝。”

    我看了看手机上的GPS实时海拔,显示有2800多米,海拔有点高,看来还是得放缓动作,预防高反。我到房车拿了预防高反的药吃了。

    环顾四周,有一些人在吃饭,还有些人在喝酒,不少人聚在一块聊天。房车露营区就是这么一个小社会,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聚在这么一个小营地,见了面就是缘分,互相寒暄,交流一路上旅游的见闻,打听哪里有好玩的地方?更多的是互相学习房车和床车以及车顶帐篷的装备和改装经验。

    我们的邻居吃完饭,收拾好锅碗瓢盆,把他们的户外桌和我们的一拼,聚在一起也成了一个小团体,开心的聊了起来。

    你们也是要去XZ吧?

    我们打算到稻城亚丁。你们是进藏吗?

    在318是同路,你们四个人都住房车吗?

    我说:两人住房车,我们另外两个人,一人打一个帐篷。

    我们一家躺车里,另外一家睡车顶帐篷,最好的是他们一家睡房车。

    接着那个又开心的说,我们的床车躺车里是人打地铺,犹如地窝子,他们睡车顶帐篷好比是棚户区,住房车是豪华宾馆,是最高级的。

    这句话引得大家都哈哈哈的笑了。

    我开玩笑说:你的这个比喻挺好,但是少了一项。你分了三个等级,我觉得应当会4个等级。我们搭帐篷的才是睡地铺,床车至少是个炕,是个地窝子,比睡地铺好一些,然后往高里说才是棚户区和宾馆。

    这几句话也引起了大家参观床车和车顶帐篷以及房车的兴趣。

    先参观床车,车主姓王,他打开后行李舱,把三个箱子抱下来,里边全装的是行李,然后手脚利索地把主驾驶座和副驾驶座的头枕取下来,然后向后放倒,又把后座位放平,接着打开一个行李箱,拿出一个折叠床垫,在座垫上铺好,就成了一张床。

    我这段时间有改装床车或者买房车的打算,对这个事特别上心,问王先生,这放倒的床尺寸有多大?“1.65米。”

    这张床的长度是1.75米,宽度是1.5米。

    我又问,我能不能试一试?

    王先生的老婆莞尔一笑,说可以呀!说着便在上面铺了一张床单。

    我把鞋脱了,爬上去试了一下,感觉和火车的上铺差不多,爬着上爬着下,坐起来有点顶头,要勾着腰才行。这张床的长度是1.75米,我身高1.78米,腿伸直后脚露在外面,头顶紧挨着车身,有点憋屈和不舒服的感觉。

    我从车上爬下来,王先生反问我:还行吧?

    我口是心非的说,比睡帐篷强。之所以这么说是不能拂了人家的面子。其实不是这样,帐篷的空间比这个大,活动范围比这个广。我宁愿睡帐篷也不愿意睡床车。有了这个感觉,我放弃了对自己的车进行床车改造的计划。

    王先生的老婆还不厌其烦的介绍着说:这张桌床是两用的,既可以做床,还可以做桌子用。

    老范点头认可。

    接着看刘先生的车顶帐篷。

    我看这个车顶帐篷不小,是金属架子,上面还要睡两个人。我有点担心的问道:车顶承重能承得起这么重的车顶帐篷和人吗?

    没问题,车顶行李架限重100公斤,车顶帐篷才不到70公斤重。刘先生没有把握的回答。

    但是你们两口子睡上去后,车顶帐篷和人加起来都接近200公斤了吧?

    是的,行李架限重100公斤是指动态载荷,静态载荷车顶一般能承重1-2吨呢,我们这200公斤当然没问题。刘先生的夫人解释道。

    晚上睡在车顶上,会不会翻个身掉下来?老范还是有点不放心地问,并说想上去试试。

    刘先生拉下梯子,老范爬了上去。拉开帐篷帘子坐在里边笑着说:这晃晃悠悠的像坐花轿似的。

    他用手摸着车顶帐篷四周有液压杆,感觉是挺结实的。招呼我也上去试试。

    我对他摇了摇头说:不用了。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用帐篷,车的后备箱拉个帐篷备用就行了,何必搭在车顶上,又难看又有行车风阻。从我的认知里是排除这种旅行野营方式的。

    再说了,我曾经陪朋友去钓鱼,住过一次车顶帐篷,那可真是遭罪,白天热,帐篷里比外面还热,晚上冷,帐篷里比外边还冷,遇到刮大风,帐篷会吹得东倒西歪的,摇摇晃晃的人根本睡不好。

    我心里正这么想着,老范就把我的担心说了出来:这车项帐篷防雨防风的效果怎么样?

    刘先生的夫人用手抚摸着帐篷布说,这是防雨防风防撕裂的,结实得很呢。

    关键是遇到大风能否扛得住?老范担忧的问?

    刘先生回答说:车顶帐篷设计是能抗八级大风的,但是我从来没有试验过。一般遇到刮风下雨我们都会住宾馆的。车顶帐篷出来旅行,隔三差五的要住住宾馆,洗澡洗衣服,给充电宝充电。

    我听了这话表示认可。因为这是比较务实的方法。

    最后看了牛先生和老金的房车。

    牛先生的房车是2017版的宇通公司改装的凯伦宾威房车,限乘3人,主驾驶一个座位,副驾驶两个座位。车内的布置非常简单,主驾驶座位后是一个带抽水马桶的洗浴间,里边的空气还比较大,后面是一个1.8×1.8米的大床,人坐在上面非常开阔,躺在上面也很舒服。打开后舱门,床底下是两个超级大的行李舱,分为三个功能区,靠右手边装的是6千瓦的锂电池和逆变器,中间装着液化气瓶和可拉出的燃气炉,靠左手边里面放着5个大的箱子,装着锅碗瓢盆和行李以及野外旅行的桌椅凳子等一切家当。

    老金的房车是依维柯的拓展型房车,可搭载五人,有额头床可睡二人,车后有一小床可睡一人,中间是一个带桌子的对对卡座,坐上去略显局促狭窄,还有一个带抽水马桶的洗浴间,更显得狭小,人进去几乎转不过身来。

    看完房车,我们把桌子拼起来,坐在一起喝茶聊天。这次聊天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通过这次聊天,我对房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回到西安后也买了一个和老牛一模一样的凯伦宾威房车。而且在以后的旅行中我非常喜欢这款车,也习惯了使用它。

    八级风就不要用了,”“野牛”打量着车内的前部说,“我再给你讲讲第三种方案,刮大风下大雨可以做备用,就是睡前置床。”

    “是不是像房车那种,出太阳或下雨可以在车的侧面打开的?”白一鸣看过一些房车旅游的视频和图片。

    “差不多。你的车有行李架纵杆,装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野牛”摸摸行李架说。

    “行。车顶帐篷、车边遮阳棚、折叠床桌、移动电源我都要,你要给我多优惠点哟。”白一鸣笑着说。

    “我们是老朋友了,绝对给你最优惠的价,”“野牛”把烟掐灭了说,“我等会儿给你算个总价,在总价基础上给你打个九折,再把车顶帐篷和车边遮阳棚给你装上。”

    “可以。”白一鸣想早点把床车弄好,满口答应了。

    “野牛”和店里的两个伙计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把车顶帐篷和车边遮阳棚都装好了,又教白一鸣如何使用,最后把移动电源和折叠床桌放进了后备箱。

    说到帐篷野营旅行,大家的观点是一致的,简单易行,但是它和风餐露宿这个词连在一起。偶尔玩玩可以,时间长了,会带来风湿腰疼等毛病。

    这也是我们群里说到的最低等级的睡地铺。

    床车旅行,也是有利有弊,是将后排座椅向前放倒,与后备箱连成一张床,优点是操作简单,基本不用改,缺点是睡觉前需要把后备箱的行李搬到前排座椅上,但是长途旅行要带的东西很多,后备箱肯定要塞得满满的,天天为睡觉搬行李,太麻烦了。

    最大的问题是空间太小,人好像被塞在列车卧辅里,太局促狭窄了,不舒服,我们前面评价它的档次是睡地窝子,这都是高抬了的说法。

    车顶帐篷出外旅行,最大的问题是保温和隔音不行,天气炎热它比外面还热,天气寒冷它比外边还冷,出门在外,大多数露营区都在道旁,人的说话声,走动声,车辆的过路声,唱歌的噪音。都会没有阻挡的传进来,吵得人不得安宁。

    最后说到房车,老金的房车大功能多,牛先生的房车小功能也少。

    但是老金却不以自己的房车大功能多而自豪,他说他的车已经在二手车网上挂出去,要卖掉。

    大家都感到诧异为什么?

    老金说的很客观。一是房车旅行,出门在外,主要解决吃住问题,本来车空间很小,有些人妄图在这个小空间里实现多功能,又是卡座区,又是沙发区,又是喝茶区,甚至还要能打麻将有个娱乐区,想法很多,不一而论。结果是每一个活动区都很小,都体现不了那样的功能,时间长了还觉得麻烦啰嗦。更严重的问题是,加装的功能太多,车的自重太大,在上坡和不好的路面状况下动力不足,很难通行且有危险。另外一点就是,大房车床多功能多,适合年轻人玩,年轻人在一起,能玩能跳能唱,倒头就能睡着。像我们这些年龄大的人也不行,车太大了,驾驭起来不顺手,上了年龄睡觉轻,一般都是独居,房车里不要说睡四五个人了,额外多一个人都感觉不自在,不舒服,睡得不踏实。再说了,年龄大的人图清静也怕吵闹。

    老金说完这话,牛先生竖着大拇指说:老哥说的对对的。

    牛先生说他先后买和换过三个房车,第1次和老金一样买了个大房车,玩了不到一年,克服不了老金说的这些问题,亏了15万卖掉。第2次换了个升降顶房车,玩了一年多时间也卖掉了,原因是中午困了想睡觉的时候,要升顶要铺床,折腾10来分钟,睡意就过去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升顶房车的保暖和隔音不太好。现在买的第3台这辆房车,玩了三年多时间了,是他最理想最中意的一辆,一是车不大,2.5的柴油动力,马力强劲,在高速上跑到150公里都稳稳的,不像其它房车跑到80公里以上就飘呼呼的;二是床大,睡觉的空间大,自己一个人睡,或者和老伴两个人住,都感觉舒服和惬意,能休息好;三是国外品牌,保暖和隔音做的比较好,使用起来很放心;四是洗手间大,有在家里浴室洗澡的感觉;五是没有在车里装厨房,说起来是个缺陷,实际上是有好处的,车的空间这么小,在车里面做上几次饭,车里就会有异味,就会有油腻,所以我们装的抽拉式炉子,等于在室外做饭。最后一点也是最主要的,房车出游,最好要有电的保证,除了手机、照相机等需要充电,驻车时灯光照明和车载冰箱也要电,还要烧茶做饭更需要电。

    说到这一点,老金比较关心,问的很仔细,说到每一个细节。我大致听了个大概。

    牛先生说,这个床车自带空调,3千瓦的制冷和2千瓦的制暖,需要外接220伏的电,这个在房车营地能用得着。他对这个车进行了改装,在车的发动机上加装了发电机,给车装锂电池充电,把车里皮带传动的压缩机改成了12伏的电动压缩机制冷。车行驶一个小时或者停车怠速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将电充满,充满一次电可以保证车载冰箱和空调制冷工作30小时左右,基本上可以满足没有电源的情况下驻车制冷的需求。驻车暖风原车是带有柴油烧暖的。

    老金又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单独配个发电机?取代车装发电机呢?

    牛先生呵呵一笑说:你也知道房车的空间有限,多一件东西多一个累赘。更主要的是发电机的噪音太大。

    他们的这些说法和观点给我上了一课。

    夜己深,大家都回去休息。我躺在帐篷里,听着山风草响,还有其它帐里的鼾声,加上轻微的高反,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把大家对房车的认识和观点及经验,又细细的捋了一遍,在这深夜做了一个决定,买个牛先生这样的凯伦宾威B型小房车,并按照他总结的好经验改装。想到这里,才安心的睡下,随着夜深,温度也在降低,裹着羽绒睡袋的身体依然感觉凉飕飕的,也不知是几点困得还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