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上高原 » 52,亚丁大转山第三天之波用措~嘎洛牛场~贡嘎扎则

52,亚丁大转山第三天之波用措~嘎洛牛场~贡嘎扎则

    亚丁大转山第三天之波用措~嘎洛牛场~贡嘎扎则

    昨天晚上出现过短暂的晴天,月光明亮,星光灿烂。以为今早上会是一个好天气呢,结果拉开帐篷一看,就央迈勇那一块云层非常厚,然后风也很大,所以日照金山连同倒影都泡汤了。

    老金看着这个天气非常沮丧。

    今天的路线是波用措-措该达-娘措-嘎洛牛场-贡嘎扎则,是大转山徒步最辛苦的一天,—是路远,二翻越措该达垭口5036米。

    从海拔4100米的贡嘎扎则草场营地开拔,全程约十多公里,途中要翻越海拔5036米的措该达垭口,同海拔4900米的且萨嘎丁垭口。我一听途中要翻越海拔5036米的措该达垭口,就皱起了眉头,心理上的高原反应就出现了。我为难的说:这个高度,我怕是过不去了。

    还没来的及出发,昨天经历的雨夹雪又来了。

    巴桑说这样的天气不能走,等一等。帐篷己收了,我依偎在马旁避风,老金在湖边四处溜达,又照相了,他总是永远在照相,没完没了的照相。老范喜欢喝咖啡,端着杯子慢慢的品着,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切。

    等了不到一个小时,雪就停了,天还阴着,我们从营地出发。

    巴桑说约徒步2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措该达垭口,我望着那高高的山顶,心里发怵,腿上打颤。

    巴桑说:这是比较成熟的徒步路线,路径比较清晰,从海拔4700的波拥措出发爬升高度不算大,有上坡,但是更多的是下坡,缓坡上,长坡下走起来还算轻松。

    我心里面打小九九,发怵,担心他是在安慰我。可能实际路况很难很难的。

    出发就是拔高,山路蜿蜒,连着好几个坡,无数弯道时而在碎石路上跳跃,时而平展在草地上,时而掠过悬崖窄路。随着海拔的升高,感觉这条艰险的道路似乎是通往美好的蓝天。

    在这里,如孙猴子进了如来手掌,你有一种走不出山的感觉,两山之间的距离是多么的遥远寂寞,望远处的高山,积雪未化,四周壮美的雪山迎面扑来,视觉冲击让人有前进的动力。每次信心满满地翻过一道坡,一路下坡的时候,等你上去以后,你就会发现上面有无数个小坡等着你。

    山垂直分异很大,山底是森林,然后往上是针叶林,再往上就能看见冰川,看见雪山。高处不胜寒,有冷风在脚下游走,虽然很疲劳,一路上的风光是非常美的,一路且行且观景,虽慢但前进着。

    此时的我已经很累,我的肩部和颈椎出现了很严重的酸疼,又开始高反了,导致我整个头部都感觉是缺氧失重的感觉。

    我的保温瓶里灌满了酥油茶,热热的,一小口一小口保持喝,顺便也吃了一颗布洛芬缓解疼痛。

    仁央过来关切地说:叔,休息好起身,也要控制住,慢慢来,走路千万别着急,步履一步一步配合,呼吸匀速稳稳地走。

    我说我的高反严重,走的太慢,给咱们的团队拉后腿了。

    仁央摆着手劝我:每天的行程都规划好的,路线都是同样的,走快走慢当天都能到。不用同别的队伍的人比速度,走得快无非先到营地,还不是一样坐在那里傻傻等。

    我听了心里稍许有些安慰。

    巴桑又给我马牵绳,没办法,我又抓起了马拉的牵绳,被拉着走。

    接近且萨嘎丁垭口,巨大的黑色山体环抱中是几乎寸草不生的荒野,山雾袅绕,似乎把白雾当作巨大的哈达敬献给来拜访他的客人,尤其是为不畏高山跋山涉水而来的勇敢的人。

    翻过高高的乱石岗,北坡风吼雪舞,漫天皆白,远离红尘的世界寂静得瘆人!

    终于到了5036米的措该达垭口,刃脊在这里中断了,形成了一个城墙似的豁口。俯视群山,巍峨耸立的褐色山峰之上是白皑皑的积雪,在阴沉的天空下气势厚重。山隘垭口,呼呼的大风刮着,垭口有尼玛堆和经幡,风很大,脸都吹歪了去,拍的照片也是呲牙咧嘴的。

    隔了一道薄薄的山脊,气温却有了零上零下之分。

    后面一个牦牛队在这里赶上了我们,牦牛在高原上比马走的慢,但是比马有耐力。赶牛的藏族小伙与巴桑很熟悉,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还聊了几句。

    翻过垭口之后一路下坡5公里左右即可抵达嘎洛牛场。

    继续向前便又是沿山谷地段的下坡道路,稍微轻松了点,能喘口气,有精力拍了几张照片。

    慢慢的一路下山,绕过一个个浑圆的山丘,斜切着等高线下行,山路光溜溜的像抹了油,马不停地打滑,马发出悲凄的嘶鸣声。这样的路面徒步装备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防水防滑的专业登山鞋,走起来安全稳健。

    到了海拔4300米左右的时候,呼吸稍微顺畅了些,休息吃中午路餐

    然后继续走,云也跟着我们在挪动。仁央指着山腰说:雨下到那边了,这种雨会跑,一会就追到这里来了。

    我顺着她的手势方向看,云把一片山遮得完全看不见。

    过了一支烟的功夫,雨过来了,为了防止马惊打滑,巴桑和仁央一人一匹牵着往下溜

    这雨来的好快?我说着在湿淋淋的脸上抹一把,正准备拿出雨衣披上,这雨就过去了。

    也有下得长的雨,不过今天算好,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仁央双手合什,说是菩萨保佑。

    刹那间雨住风息,耳中空洞,刚才的风雨声被山谷吸尽,好像世上本来就没有声音。

    雨停了,巴桑伸出手在空中试雨滴。

    原本以为海拔到了4100米的坡下,离营地就应该不远了。

    巴桑却说:还有2.5公里。

    我一听这话就泄了气。

    在这个地方我一路老是泄气。我心里还真有点不服气,我是一个常年坚持运动的人,登山,游泳,徒步,各种活动都一直在坚持。登山往返16公里的路,我一天能够走完,在游泳池我能连续不断的游一个小时,在中卫的黄河段游泳,我能横渡黄河。

    可是在这高海拔地区,因为高反,我英雄气短,桌子底下使斧头_有劲用不上,武大郎捉奸_有气无力。

    有好几处的侧切小路,我膝关节疼痛,使我的高反雪上加霜。已经接近崩溃。

    垭口一路缓下坡到嘎洛牛场,一路上我还在想,在这鸟都飞不过去的高原地区,一定是人迹罕见的,没想到嘎洛牛场规模还不小,还有石头房子。

    秋初,山上的秋色己浓,高原人迹罕至,处于原始状态,对于摄影发烧友和背包一族来说,这是一条很具吸引力的线路,路上看到的几乎都是挎着相机照相的发烧友。

    嘎洛牛场是一个嘎洛村民用石头自行搭建的牛棚聚集区,有二三十座石屋,每年四月到六月之间的虫草季节,牛场会成为数十名藏民的临时栖身之所。

    我们在这里休息一会儿。我是真的累了,找了一块合适的地方就躺了下去。老金活泛的去照相,看来有兴趣和爱好对人的影响很大,他和我走同样的路,吃同样的饭,耗费同样的体力,但是每到一个地方,精神状态都比我好,摄影拍摄的照片比我多的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他的高原反应比我轻微的多,二是他的兴趣爱好支撑着他有目标有动力有兴致。

    巴桑和仁央捡了几块牛粪,点火烧点然水喝。火着起来了,火塘上架着一个铁三角,铁三角上挂了一只糊满烟垢的茶壶。

    我外衣湿了,头发也湿了,脚下的登山鞋糊满泥水,这是下雨淋湿的。更不舒服的是我身上出了点汗,内衣也是湿的。看到火,我感觉到的不是温暖,是彻骨的寒冷,仁央看到我瑟瑟发抖的样子,说你冷成这个样,会生病的,快过来烤火。仁央的关照,使我心里感到了温暖,我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抱紧发颤的身子,围在火架旁,火苗扑通扑通的,我瞬间感到了温暖。

    我烤火时观察四周,拿手机也拍几张照片,为我的游记积累素材。镜头里山坡是金黄色的草甸,长着黄色的,紫色的,粉红色的无名小花点缀其间,黄色小花最多,成片成片的,在微风中左右摇摆,围墙上了几朵黄色的小花。

    有一阵风吹过来,我说: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喝了杯热茶,身上就有了能量,我们又出发了。

    过了嘎洛牛场就开始陡下坡到木桥处,然后就开始一直平缓的在原始森林里行走到营地,离贡嘎扎则营地还有两公里的草地,

    今天坡势相对平缓,后面几天越往后山体变得陡峭,道路更加艰险,我们经海拔4860米娘措,海拔4420米嘎洛牛场,来到海拔4100米的贡嘎扎则草场扎营,这是全程最低点,可以好好睡一觉迎接接下来的考验。

    这一天走了十多公里路程,耗时十个多小时,又累又困又乏。

    这一路,上坡的路大多是拉着马牵绳被拽上来的。我在想,如果没有这个团队,没有雇马,我是很难完成这个徒步的。

    沿河谷一路向下,再穿越原始森林,沿白水河逆流而若天气不佳则从波用措横切翻越且萨嘎丁垭口到达嘎洛牛场上行,最终到达贡嘎扎则营地,措该达湖群、娘措、夏诺多吉东坡;最主要的拍摄点是贡嘎扎则,这是全程海拔最低的营地,也是最接近夏诺多吉的地方,当年洛克扎营之地,在这里观看夏诺多吉夜空、日照金山,再合适不过,只有转山路上才会经过于此,极少有数驴友达到这里。

    贡嘎扎则营地说是五星营地不为过,低一点的是五彩的灌木丛,再往上就是金黄的落叶杉,最上面是雪山还有蓝天白云。走过碎石坡,边上就有一条小溪流。

    晚上头疼,硬着头皮吃了饭,高反迷糊,吃什么东西都忘记了。

    此后,进入了难以入睡的煎熬时刻。到了晚上就特别头疼,非常难以入睡,连续两天都是如此,非常的煎熬。

    后来我把帐篷帘子打开,让冷风吹进来,头疼好像缓减一点。总结出原因了,大概是因为高原气压低,冷风让上血管收缩,血压也开始降低,身体对氧的需求量减少,高原反应稍微缓解,晚上折腾了好久,不知道几点钟终于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