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虎啸龙吟武三郎 » 第十四章:护卫货船

第十四章:护卫货船

    “爹、娘,那时候,我们都开始长大,男女有别。我只是把三郎当家里的亲戚,其实从未将他当成哥哥。我本想嫁给周林海,可是事与愿违。这次要不是三郎救我,我已经死了。如今要是能嫁给他,我也乐意,就是不知道三郎愿不愿意娶我?”

    “那你心里到底喜不喜欢三郎?”

    “我不知道,三郎和周林海还有郑世魁一样,都是我倾慕,选择的对象,仅仅针对的是武功和外表,至于在感情上,谈不上喜欢不喜欢,爱不爱,那要相处后才知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给你问问,要是三郎不同意,你也不要生他气。”

    艳梅点了点头,回到了房间内,躺在床上,想着三郎救她的样子,很快又想到了他换内衣,身上结实的肌肉,想到这么多年,两人睡在一起,艳梅脸色通红。

    艳兰送完三郎哥哥,在铁婆婆家又玩了一会,三人吃了一点糕点,起身回去。

    三郎又给她抓了一些吃的,放在小布包里。

    “哥,太多了,我吃不完,你还当我是小时后贪吃啊。”说完是咯咯直笑。

    三郎也笑了起来,将艳兰送出了一段距离后,返回家。

    第二天,他去大铁场干活,正在煅烧铁块的时候,场长来找他,让他放下手里的活,回家取些换洗衣服,跟船去敦煌郡。

    三郎不知道什么意思?

    场长告诉他,屯长让他和其他人一样跟船护卫,这样见见世面,增长见识,不要总窝在铁家屯。

    三郎明白后,回去取些衣服,然后上了一条小货船。

    他知道每条货船上都有一些铁家屯的护卫,护送兵器到各地,交给买家,护卫的多少是根据货量、路途、风险这些因素决定的。

    这趟路线走的是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买主是这些郡的富贵人家,买的都是普通兵器,用来看家护院。

    走水路快,往返就几天时间,走陆路太慢了,住宿、吃饭成本高,而且山匪、强盗还多。

    货船每到一个码头,就会有买家的人来接应,车夫就赶着骡车下来,将兵器送到买主家,三郎就跟着沿途护送。

    就这样,他有机会看到郡县、县城的情况,返程的时候,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短时间溜达一下。

    他跟着骡车走,四处瞧看,不太听得懂别人讲话,也不会去搭讪别人。

    骡车到了买家后,他发现人家的宅子真的好大,好气派。

    很快出来了很多的护院,大家将箱子陆续搬进了院内。

    出来了几个身穿绸缎衣的中年男人,打开箱子看了看兵器,看了看清单,让人试了试刀锋,韧度,比划了几下,试试手感,最后满意的笑笑,将剩余的钱票给了铁家屯的人。

    负责的人清点数额,核对票号和名称,没有问题后,众人寒暄告别。

    三郎此时才知道,铁家屯的人都是各有分工的:有谈合作的人,有管账的人,有应酬的人,有押运护卫的人,有交易收钱的人,还有他们打铁的人,质检的人,运料的人。

    张掖郡买主给的是周家钱庄的钱票,需要回到武威郡或者陇西郡到钱庄提取铜钱。

    酒泉郡、敦煌郡的买主给的是铜钱,大家清点好钱财后,装进带来的空箱子或者布袋内。

    九州大多数县城都是用现钱交易,几乎没有什么钱庄。

    钱庄和质典铺一样,都是很有钱的富贵人家自己开的。

    质典铺,顾客可以典当自己的物品,领取估价出来的钱财,用于临时周转或使用,最后连本带利给质典铺,赎回自己的物品。

    顾客也可以将钱存进去,获得一些微薄的利息,质典铺用这些钱放贷或者投资做生意。

    钱庄和质典铺不同的就是,不接受物品典当,不接受对方钱财,不支付利息。

    它是主家做生意使用,为了方便双方交易,规避运输钱财时出现风险,给对方出具的自家纸质钱票。

    每一张钱票都有编号和暗记,持有者身份、印章等信息,在钱庄都有拓印。

    只要对方一切信息都符合,随时可以来钱庄取现钱。

    张掖郡的买主和周家钱庄有生意往来,他给铁家屯钱票,也是为了减轻铁家屯的押运风险。

    铁家屯的管账们,只要拿着双方合作约定或者买卖凭证,买方签字、盖私人印章的授权或证明,带着钱票去周家钱庄,信息核对无误后,即可提取。

    周家钱庄核对无误后,会将约定或者凭证等材料,还有取钱人的名籍等相关材料和手续,拓印一份保留下来,收回自家钱票,最后给钱。

    中间任何一个环节不符合,周家钱庄都不会给钱,这也是防止钱票被抢、被盗,维护持有人的利益。

    所以钱票比铜钱更方便、更安全,只有数额大的时候才会用,钱少基本都是现钱。

    在敦煌郡返程的时候,三郎在县城店铺买了两条编织有西域图案的汗巾,两条丝帛头巾,还有两对耳环,还带了一些西域吃的果品和馕,一下子身上六百文钱就全部用光了。

    一路上,他没有舍得吃一个,只有在店铺购买时尝了一下,味道有甜有酸有咸,很好吃。

    数日后,回到家,他将东西给了艳梅和艳兰,两人看到后,可高兴了。

    艳兰立刻将汗巾挂在肩膀上,将头巾戴在头上,耳环也挂在了耳朵上,拿了一个干果放在了嘴里,连说好吃,问三郎干果叫什么名字?

    他摇摇头,表示不知道,人家说的话,他听不懂,只知道好吃。

    艳兰问他是怎么给钱的?

    三郎笑了起来,人家说话他听不懂,他说话人家听不懂,后来人家竖起八根手指头,他以为要八文钱,人家连连摇头,嘴里嘟囔着,后来才明白是八十文钱。

    艳兰和艳梅听完是呵呵直笑。

    艳兰问,要是一百文钱,那怎么办?

    三郎摇摇头,告诉她不知道,估计人家可能不停的晃动手指头,要么找会说汉话的人,反正不会脱去鞋子和袜子,漏出脚趾头数的。

    艳兰听完是哈哈大笑,艳梅也笑呛了,直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