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轻描淡写的暗恋 » 成长的难题

成长的难题

    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艺术节,从初中部到高中部的所有学生在这个时间段里都格外兴奋。初三和高三的学生不允许参加节目选拔,所以出节目的重任就落到了剩下的四个年级身上。

    这四个年级的学生但凡有点儿才艺的都忙得不亦乐乎,不管能不能被选上,这都是不可多得的到处撒欢儿的机会。

    酆皛也被章梓萱拉着天天想节目。一开始章紫萱想让酆皛和她合奏,她吹笛子,酆皛弹琴,于是找了一首古典的曲子让酆皛练。

    酆皛觉得她们的节目过选的希望不大,但凡有乐器演奏的节目,考虑到现场演奏的效果,学校都卡得比较严。

    但是酆皛他们准备节目的积极性丝毫没有被浇灭,因为准备节目就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真正跑去琴房练琴,也可以在上音乐课的时候跑出去排练,不用听那位连基本乐理都不清楚,弹琴时实力不够动作来凑的音乐老师装腔作势;还可以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借排练之名逃避跑圈和蛙跳的命运。

    酆皛已经很久没能每天按时去琴房练琴了,现在借着排练的名义,每天练习完要表演的节目还能有二十分钟的时间练习考级曲目。

    在这所寄宿学校,按照学校规定,学生们每天下午有一个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用来自由活动或者进行自己的特长训练。从来到这所学校开始,酆皛就每天在这个时间去琴房练琴。能保证每天最少练习四十分钟也是妈妈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

    刚开始,酆皛的练琴之路还比较顺利,章梓萱也会每天跟着一起去琴房练习吹笛子。但是没过多久,这所学校“唯分数论”的本质就暴露了。

    不知道是学校规定还是初中部自作主张,老肖突然要求以后的课外活动时间所有学生都不允许自由活动,必须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上自习。

    因为酆皛的妈妈之前跟老肖说过马上要考级了,得保证每天的练习时间,所以在这条“命令”刚发布的那段时间里,酆皛还能完成每天的练习任务。

    不过,老肖对于酆皛每天去练琴这件事越来越不满了。

    终于,一次月考让老肖抓住了机会。酆皛在那次月考中没进入年级前十,排名十二。老肖就顺水推舟把责任都推到了酆皛每天练琴耽误时间上,并借此向酆皛的妈妈表达了不满。

    当时酆皛并不知道老肖私下里向妈妈埋怨自己练琴的事情,只知道有一天下午自己再要去练琴的时候被老肖拦在了班里,不管酆皛怎么和讲道理,老肖就是不放自己出去。

    生了一肚子气的酆皛在晚上回到宿舍之后给妈妈打电话,想让妈妈跟班主任谈谈。

    本以为妈妈会站在自己这边,结果妈妈却让自己就听班主任的话,不要再去琴房了。

    酆皛一听就急了,练琴是个要长时间、不间断进行的事情,这样一周七天,五天都不练,就算回家的那一天半的时间里不间断地练习,效果跟每天固定时间的练习也根本没法比,妈妈对于这个事情也再清楚不过了,怎么会同意老肖这样的独断专行呢?

    这样一年下来,自己弹琴的水平会退步成什么样啊,别说考级了,现有水平都达不到,自己这九年的坚持就要因为老肖的武断功亏一篑吗?一想到这儿,酆皛没忍住哭了,更委屈的是妈妈对于这件事的态度。

    然而听到酆皛哭,妈妈竟然说“这有什么好哭的,不让练琴有什么好哭的。不让练就不练,周末回家再练。”语气里还带着对酆皛的不耐烦。

    酆皛2345的舍友们本来也“正义凛然”地陪在酆皛旁边,准备一起帮酆皛跟妈妈诉说老肖今天有多不讲理。但是听到阿姨的回答也懵了,只能转头安抚酆皛的情绪。

    酆皛听着电话里妈妈的声音,突然觉得电话那头的人很陌生。这时的酆皛还不明白妈妈会是这种态度的原因。

    在她还没意识到的时候,她已经开始面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与曾经完全信服的妈妈在三观方面渐渐显露出差异这个成长中难解又痛苦的课题。

    关于妈妈为什么会是这个态度的原因,酆皛是在后来一次和妈妈产生摩擦的时候知道的。

    酆皛对于成绩这件事一直很佛系,对于排名更不在意,是年级前十还是前二十对她来说完全无所谓,关于考试暴露出来的问题好好总结下次避免就好了。

    然而名次对于这所私立学校里靠学生拿奖金的班主任来说就不这么回事了。酆皛本来就是被“暗箱操作”才掉到9班的,每次考试也都会超班里的第二名几十分,也是老肖奖金和面子的主要来源。

    为了保住这一切,老肖会想方设法地把一切他主观意识里认为会影响学习的因素都扔出学生的生活,而酆皛自然成了重点干预对象。

    于是,在酆皛两次月考都是年级十几名,没有达到他心里的前十名之后,他对酆皛妈妈的态度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还说了不是很好听的话。

    具体说了什么,酆皛并不清楚。但是那次和妈妈发生小摩擦的时候,妈妈情绪一不好就说了个大概。

    因为一件很小的事,酆皛和妈妈产生了分歧,妈妈骂着骂着话题就转移到了学习上。

    “看看你现在的成绩,不知道你一天天脑子里在想什么!”

    “就是因为你的成绩,你的班主任不满意……从他对我的态度就能看出来……跟我说不要让你再去练琴了……”

    “你好好反思一下这段时间你的问题,写一份检讨书!不写完不许出来!”说完就把酆皛房间的门从外面锁上了。

    被锁在房间里的酆皛坐在书桌前看着面前的信纸一时间有些愣神。从小到大,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这是第一次被要求写检讨。

    而且她想了又想,也没觉得自己这段时间有什么问题。

    学习态度没有问题,名次不过是正常的波动。回到家练琴的态度也没有问题,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但是效果确实没那么好,没办法,练习时间太短。

    如果说是和长辈发生了争执,那不过是因为自己和长辈对于同一件问题的看法不同,自己不过是礼貌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没有不尊重长辈。

    半小时之后,酆皛面前的那张信纸上依旧只有“检讨书”三个字。酆皛不会为了哄长辈开心就去承认自己没有做过的错事。没错就是没错!

    妈妈打开了房门,依旧怒气冲冲,走向书桌看酆皛写了些什么。

    “半个小时你就什么也没写?我看你根本就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边骂边走出了酆皛的房间,不过这次没有锁门。

    酆皛透过房门的缝隙,隐约听见姥姥在客厅里好声好气地劝妈妈:

    “你好好跟她说……”

    “好好说她得听!你说一句她有十句等着你,越长大越不懂事,还学会顶嘴了!”

    “我哪儿顶嘴了。我明明态度很好。大人有错,还不允许小孩儿指出来了?”酆皛在心里嘀咕。

    “你别骂她,你越骂她越紧张,还反省啥呀?”

    “我看她就是不知道自己错哪儿了!完全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我确实不知道自己错哪儿了。因为我本来就没错啊。没错非让我认什么错,难道为了认错撒谎吗?”酆皛心里继续不服气。

    最后酆皛也没有写检讨书。但她第一次对妈妈开始有了不同的认知。

    酆皛在刚听到妈妈告诉她老肖因为自己没考进年级前十而对妈妈的态度发生了大转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不解,然后就是难以遏制的反感。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成绩带来的三观的震惊。

    扪心自问,酆皛不觉得年级前十几名的成绩有什么差的,而且在自己的认知里,这就是成绩正常范围内的浮动。

    而到了老肖眼里,就成了自己学习不用功和因为练琴导致的学习成绩下降,连带着对自己的妈妈都不是很尊重了。

    为人师表,怎么能如此看成绩下菜呢?完全依照成绩来决定对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态度。

    其实老肖这种为了成绩毫不讲理的行为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早在开学没多久的时候酆皛就因为在课外时间看课外书被老肖敲头警告并没收了所看书籍。

    酆皛当时正看的认真,被老肖敲头的时候一脸懵,完全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

    直到手里的书被老肖抽走,才反应过来应该是因为自己在看课外书。

    但酆皛依旧不理解。因为自己没有看漫画之类的大人眼里所谓“没有营养”的书籍,而是从小学开始就被老师认同的一些书刊杂志或者名著。

    从小就很喜欢看书的酆皛在此之前遇到的也都是鼓励课外阅读的老师,一直在有浓厚阅读氛围的班级里学习让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成了酆皛的好习惯。

    酆皛以为是老肖误会自己在看没有价值的杂志,于是第二天带到班级里的是初中语文课本上推荐阅读的名著。

    就在酆皛课间安安心心看书的时候,头又被敲了,书又被抽走了。

    酆皛解释,但老肖根本不听,拿着书就走了。

    不停的有同学的书被没收,老肖又在班里三令五申不许看课外书,酆皛和同学们这才明白了,老肖不是误会他们看不好的书,而是除了课本就什么都不让看,因为在他眼里这些都会影响学习。

    这种古板又不科学的管理方式逐渐显露出了弊端——升到初二的时候,九班整体在写作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这一问题是语文刘老师提出来的。初二的一次月考之后,刘老师在给九班讲解试卷问题时说

    “咱们九班的同学写作方面是一个短板。主要问题就是同学们阅读量不够。我看咱们班同学都没有阅读的习惯,课间完全没有人主动阅读课外书籍。”

    “不是我们不读,是肖老师不让”

    “对啊,刘老师,是肖老师不让,我们读一本他没收一本”

    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地诉苦,一时间教室里充满了九班学生的抗议声,大有苦老肖“暴政”久已的架势。

    “那肯定是你们看不利于学习的书,肖老师才不让的。你们看正经书怎么会不让?”

    “我们看的就是正经书”

    “我们看的就是语文课本推荐的,肖老师就是不让”

    “刘老师,您跟肖老师说说呗,我们看正经书的时候别没收”

    ……

    同学们再次你一言我一语地恳求起来。

    然而刘老师却开始打马虎,很快转移了话题。

    旁边的同学拍拍酆皛:“老大,你去跟刘老师说说呗,让她劝劝老肖,你是语文课代表,学习又好,刘老师肯定相信你的话。”

    酆皛本来就想借这个机会让刘老师帮帮忙,解除九班同学的阅读禁令,于是一下课就急忙追上刘老师反应情况。

    然而刘老师的反应却让酆皛再一次受到了打击。即便酆皛已经把事情的原委讲得很清楚了,刘老师依旧是在课堂上敷衍同学的那几句话。

    酆皛瞬间就明白了,刘老师不是不相信她的话,也不是不知道实情,而是根本就不想管,怕得罪老肖。毕竟老肖在学校的老师里也颇有威严。

    比起老肖的看分数下菜和语文老师的敷衍逃避,最让酆皛不能接受的是妈妈因为老肖的话而改变了对自己的态度。

    在此之前,妈妈在酆皛的心里一直都是刚正不阿、坚强善良、坚持原则的人,有自己独

    特的教育理念,和其他家长不一样。

    从小到大,妈妈很尊重酆皛的每一位老师,但绝对不会为了为自己的孩子谋求一些“特殊待遇”溜须拍马,送礼这种违背道德底线和社会规则的事情更不可能去做。

    所以酆皛小学时期的第一位班主任对酆皛的态度并不友好,甚至有时都不太公平。

    直到五年级换了位公正廉洁班主任,鼓励并给予每位学生表现的机会,原本内秀的酆皛才在学校越来越多地展现出自己的优秀来,也慢慢建立起了自信,这也算给酆皛适应新阶段打下了很好的心态基础。

    妈妈从来不强迫酆皛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强迫酆皛上补习班,一切都尊重酆皛的意愿,但一旦开始学习,并不允许半途而废。酆皛一直觉得这样的妈妈很酷。

    妈妈也从不隐瞒酆皛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用妈妈的话来说就是:“该让小孩儿知道的就得让她知道。”这也让酆皛从小就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能理智地面对父母离异的情况。

    妈妈还说过,当年自己和酆皛父亲的离婚官司经过法院的判决要出结果的时候,还是有点儿担心酆皛的情绪,就想着提前给酆皛打个预防针。

    那天妈妈接酆皛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

    “法院的判决要出来了,我和他要正式离婚了。”

    “太好了!”八岁的酆皛觉得松了一口气,发自内心的开心,总算可以和那个人彻底划清界限了。

    妈妈虽然知道酆皛对于他们离婚的事情很支持,但是看到酆皛因为离婚的事情终于落实而这么开心还是有些意外。

    后来为了庆祝这件事,妈妈和酆皛一起去吃了冰激凌。那天她们都很开心,或许她俩都有种开始新生活的充满希望的快乐。

    然而这次,妈妈却因为老肖对于成绩的苛求而对她态度不好就责怪酆皛,这是让酆皛怎么都想不到的。

    也是从这次开始,在后来又慢慢经历了许多事情,酆皛逐渐意识到妈妈没有自已以为的那么酷,也不是永远都可以理解自己的想法。

    比如,妈妈其实很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次的事情就是因为老肖的言语让妈妈失去了对于这件事情的是非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