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啊,天命在我? » 第二十四章 聚校场镇兵闹饷

第二十四章 聚校场镇兵闹饷

    住在一个帐篷里的人最近这几天发现杨旻有点不同。

    他每天除了雷打不动的去练习马术之外,其他时间都躺在床上睡觉。

    别人喊他也只装作听不见,丝毫不理会。

    就连每天吃饭都拖拖拉拉的,同村的几人见状更是担心这杨旻是否是得了什么怪病。

    这人吃饭都不积极,脑子不是有问题才怪。

    杨旻好不容易解释说是自己练马太累了,想要好好休息一下。

    见几人半信半疑,还说要向上官报告。

    杨旻只好匆匆结束了自己对扩大宝库面积的研究。

    其实,他还是找出了一些规律的。

    比如,如果当天有生物进入的话,宝库就会在当天的子时扩大范围。

    其次,进入其中生物的体型越大,增加的范围也会越大。但是只有每种生物的第一个有这个待遇,之后的就会成为一个定值,每种生物都是一样的,不存在差别。

    别问杨旻怎么知道的,他不会承认他偷了军营里的两只驴子和两只羊。

    最后在其中出生的生物也只会增加约等于无的宝库面积,数量越多,增加的也就越可观。

    所以,让宝库内的生物顺其自然的繁衍倒也是一个办法,就是慢了点。

    还有就是植物也会增加宝库的面积,只是没有动物那么多。

    暂时他也就研究了这么多,可也足够了。

    以后他会逐渐增加宝库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将宝库的面积慢慢扩大。

    不过那都是将来的事了。

    现在杨旻还被困在这个军营里呢。什长告诉大家,邓把总通知了,其他地方调来的军兵和民夫都到了,明天大同镇马总兵就会在校场上检阅军队,顺便发放饷银和战后的抚恤赏赐,到时还会有钦差宣读圣旨。

    杨旻一听,“我们也去吗?会给我们发饷银吗?”

    “把总让我们都要去。至于饷银肯定是没有我们的,你就不要想了。”什长毫不客气的说。

    杨旻一撇嘴,暗骂了一句。

    “好了,记住明天辰时在校场集合。到时会有把总的亲兵来指挥我们排队列。”

    “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众人有气无力的回应。

    什长一看,这积极性不够啊。

    他又说道:“把总说了,明天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去了。要是配合得好,他还能向上官请示派一队官兵护送我们回去。”

    “你们可都不要出什么差错!”

    众人一听,精神一震,“真的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顿时就拍着胸脯保证配合。

    杨旻也很兴奋,终于能回去了。还能有一队官兵护送,虽说不多,可也比没有要强。

    他期待起回去之后,自己慢慢把宝库扩大,靠着它自家变成远近闻名的殷实人家。

    杨护和裴姑儿无病无灾,自己和杨昌娶了媳妇,小蝶也嫁人了,都生了一双儿女,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和乐幸福。哎呀,想起来就美滋滋的。

    杨旻想着差点乐出了声,旁边的人也都为将要回家而喜笑颜开。

    第二天就在众人的期待之中如约而至了。

    卯时,什长就把大家都赶起来了,催促大家穿好衣物,先和其他人会和,然后五百人一起赶紧去校场集合。

    结果到了那儿,把总和他的的亲兵们根本就没到。

    杨旻他们在一边等了半个多时辰,邓把总才带着队伍过来了。

    来了也不多说,他安排亲兵找了个校场的边角处,把几个身强力壮的民夫往排头一拎,后面的一概不管。他自去整治自己的兵卒去了。

    杨旻因为长得也比较壮实,被亲兵安排在了第二排,可以看见校场前面的石台上早已搭好了一个棚子,里面放了些桌椅,想是总兵、钦差和参将们待的地方。

    五百人乱哄哄的列了半个时辰的队,才总算是像个样子。

    杨旻站好之后就没动过,他在观察校场上的其他兵卒。

    有的把总带着自己的手下很快就列好了队伍,能看的出来平时一定没少训练。而有的把总还在和手下说笑,根本没把心思放在队列上。

    台上已经来了几位将官,正聚在一起对着台下指指点点。

    忽然一阵整齐响亮的跑步声传来,原来是大同镇的镇兵到了。

    他们一来就很快排好了队列,然后就站在队列里一动不动,更没有一点声响,看得其他地方的官兵瞠目结舌。

    安静好像会传染一样,校场上随着大同镇兵的到来逐渐安静下来。

    辰时一到,就听见几声号角,接着台上好像忽然就坐满了人。

    台上居中坐着的乃是大同镇总兵官马威,他大约五十来岁,面色黢黑,穿着一身山文甲,正和旁边的一位文官说些什么。其他几人都在听着他们交谈。

    台下的杨旻自是不关心他们在说什么,他的注意力现在都在大同镇的镇兵们身上。

    他们一来,杨旻就察觉到他们与邓把总手下的不同。

    一眼看去,那种尸山血海里闯出来的凶戾之气是怎么也掩盖不了的。他们看着你就好像随时要拔刀子砍你。

    邓把总的手下不说也罢,和他们一比,就是一群酒囊饭袋。

    杨旻心想:要是有一队这样的官兵护送他们,该有多好。

    杨旻注意到前面的队列中突然起了一阵骚动,前面的人快速往后传达着什么消息。

    一会儿,传到杨旻这附近,他侧耳一听,好像是什么“当月粮饷只发一半,之前的欠饷不发,战功赏赐也只有常例的三一,抚恤照旧。”

    杨旻听在耳里没什么,可那些镇兵中却一片哗然。

    杨旻哪里知道,大同镇兵属于募兵。他们的粮饷大体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月饷,即按月发放的常规粮饷;其次是行饷,即出征时的临时补助;最后是功赏,包括经济上的赏赐与世袭职衔的升授。

    对于底层的士卒来说,粮饷是他们的生活主要来源。

    本来以为这次打退了草原人,朝廷会把欠饷补上,还能论功行赏,发点赏赐。

    谁知道竟然只发当月半饷。这下子,立即就有几个低级将官带着人闹了起来。

    台上的总兵一看,挂不住脸了,“好啊,敢在钦差面前给我难堪,落我的面子。”

    当下就叫人把那几个领头的绑了,就在众人的面前砍了头。

    剩下的一看,见了血,也不敢再闹腾了,都安静下来。

    可是,就连杨旻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要是欠饷不发,这迟早还会再闹腾起来的。

    果然,第二天就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