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北京地铁四号线 » 第九十六章 祝福

第九十六章 祝福

    这辈子,她从不敢奢望会有家人祝福自己,如今,她突然一下释怀了,从前所有的苦痛顷刻间烟消云散,她望着面前的婆婆,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李霜云眼中浑浊,她用布满老茧的手摸了摸苏念柔嫩的脸蛋,欣慰道:

    “你还肯叫我婆婆,那100万啊我就是吓吓他,并不是真的要,你能遇到好人,婆婆高兴,这钱你一定要收着。”

    说着又把那铁盒往苏念怀里推了推。

    “婆婆。”苏念百感交集,伸出双臂紧紧抱住了李霜云。

    李霜云被她这一抱,泪水在两眼中打转,她不轻不重地拍了两下苏念的后背,低声呜咽:

    “你这姑娘伢,婆婆老了,就算结婚了,也记得要常来看看婆婆。”

    苏念抽泣着:“婆婆,是我错了,不该这么久都不来看您,婆婆。”

    “婆婆也不对,不该那么在意别人的话天天打你,是婆婆不好,婆婆没受过什么教育你别和婆婆一般见识。”

    李霜云松开苏念,抽噎着拿了张帕子抹去自己脸上的泪水,这二十多年,总是亏欠姑娘多些。

    苏念连连摇头,“没有没有,婆婆,你能祝福我,我真的好开心,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幸福了。”

    李霜云擦干泪水,摸了下苏念柔滑的长发,宽心道:“好,好,好,伢幸福就好,走咱去看看你家......他叫什么来着?”

    苏念看了眼窗外,笑眼弯弯:“林远,双木林,远方的远。”

    “好,林远。”李霜云跟着默默念叨了两声,和苏念迈出了屋子。

    刚一出来,就听到自家老头子叽叽喳喳的声音:

    “不服周,不服周,再来!”

    一局罢了,苏玉叶被将军,眼看落败,心中满是不甘。

    李霜云过去就是一脚,踢在苏玉叶坐着的石凳上:“来什么来,赶紧买吃的去,眼看就中午了。”

    苏玉叶不耐烦地挥了下手:“你烦人,好不容易棋逢对手,你......”可下一秒,他抬头的瞬间便哽住了。

    “念念?!念念是你吗?是念念吧,念念回来啦?”

    苏玉叶不敢置信的起身绕着苏念转了两圈,苏念笑着抱住他,大声说着:“是我,爹爹,我回来了。”

    苏玉叶拍了两下苏念后又连忙松开,一个劲儿地瞧着她道:“真好,长成个大姑娘了,和你老俩一样一样的,也像你老特,灵醒滴很!”

    苏念对父母没有任何印象,也从没有见过他俩的照片,原本一片空白的空间里突然有了些影子,自己和妈妈很像,也和爸爸很像。

    苏念笑着走到林远身边介绍着:“爹爹,这是我男朋友林远,林远,这是我爷爷。”

    “噢噢噢噢,这小子蛮贼蛮扎实,灵醒滴很!”

    苏玉叶一顿夸,他打心眼里觉得只要象棋能赢过他的,就是聪明。

    林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乖乖地叫了一声“爷爷”。

    晚上,苏念又请了几天假,她和林远准备在武汉过完元宵节再回BJ。

    每次吃饭,爷爷奶奶都使劲儿往两人碗里塞吃的,还说他俩看着都太瘦,得好好补补。

    苏玉叶还跑去街上买了好几袋京果回来,让他俩没事儿吃着玩,他记得这是苏念小时候过年最爱吃的小零嘴。

    才到初七,苏念和林远就被喂得胖了好几斤。

    情人节那天,苏念一早带着林远去逛大街,他看到晨练的街坊四邻都在互相问:“过早冇?”

    “就是吃早饭没有。”苏念解释着,拉着林远去了一家糊汤粉店。

    两个人边逛着边吃着,一上午把油饼包烧麦、糯米包油条、蛋酒、糊汤粉、三鲜豆皮和热干面都尝了个遍。

    “这家热干面蛮地道,咱们走之前再来吃一次吧。”苏念吃完最后一根面,意犹未尽。

    林远笑着点了点头,“好。”

    半下午两人又去逛了东湖和旁边的武汉大学,逛到傍晚,在附近的餐厅打包了粉蒸鱼和粉蒸肉,拎着回家的路上,苏念又在小摊买了几个苕面窝,炸得香香的,还没到家苕面窝就被两人吃了多半。

    两人走回临江的那套住宅小区,这是他们在武汉的第一个家,去年中秋的惊喜,在开门进屋的那一刻重被唤起,前有江景后有湖景,往南还能依稀看见黄鹤楼亮起的点点灯光。

    “真美。”苏念进屋就走到落地窗前欣赏江景,在阳台转了一圈,一切和从前一样,心情却是前所未有的放松。

    林远站在苏念身侧望着她的侧颜,此刻的她既有刻进眼里的坚强,又有如清风拂面般的温柔,眼眸闭合睁开的动作里,每一下都眨进他心底。

    林远喉结滚动,走到身后揽住她,埋在她耳边吻了下她光滑细腻的脖颈,眸光幽深低低地道:“真美。”

    夜色暗涌,月光浮动,游云徜徉,彼此陪伴便是情人节最好的礼物。

    元宵节很快到来,老宅院门前,苏玉叶提着嗓子朝着两人走远的背影又交代了一遍:“记得是五芳斋的啊,手工叠式的,中山大道那儿!”

    “记得啦!”苏念摆了摆手,和林远继续往前走。

    “咱们是坐地铁还是公交还是打车?”林远牵住苏念的手,微低下头问着,爷爷专门交代他俩要去五芳斋买汤圆,还交代了好几次。

    “不坐公交,我小时候坐公交车有阴影了,咱们坐地铁吧,地铁快些。”

    苏念连连摇着头,她记得小时候的公交车又快又冲,司机好像都不带踩刹车似的,要么就突然来个急刹,加速再来个漂移,什么平地过山车甚至暴雨冲浪都不在话下,那一下下的刺激的她到现在都不太敢再在武汉坐公交车了。

    “好,那你给我讲讲怎么有阴影的。”

    “那可多了,我给你说啊......”

    两人牵着手,一会儿笑弯了腰,一会儿身临其境似的惊魂未定。

    下了地铁,趁着排队买汤圆的时间,两人都没停下,一个讲的有趣,一个听的认真。

    拎着汤圆回家的路上,他们从公交讲到小学,从小学聊到高中,从豆汁儿说到热干面,天南海北里皆是倾听与诉说的魅力。

    元宵夜,赏月吃汤圆,苏玉叶还给两个孩子扎了两个纸灯笼,放入蜡烛,一闪一闪满是童趣。

    李霜云坐在廊下的摇椅里,看着院里提着灯笼追逐嬉戏的两人,眼中满是慈爱:“前面大街上有耍龙灯的,你俩可以去瞧瞧,我俩得去睡觉去了。”

    林远兴致冲冲地拉着苏念出了院子,两个人提着纸灯笼走在巷子里,小巷中充斥着孩童的欢声笑语。

    孩子们还围过来看他俩的纸灯笼,有个孩子还要拿手上的电子灯笼和苏念的纸灯笼换,话还没说利索就一把被家长揪着耳朵提溜走了,苏念和林远相视一笑,继续往前走,前方熙熙攘攘,龙灯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