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流放前,贵妃她搬空了皇宫 » 第二百五十七章 投奔梁景曜

第二百五十七章 投奔梁景曜

    下朝后,赵太师急匆匆地赶回了太师府。

    一进府门口,赵太师就吩咐手下去找儿子赵书译回来,自己则先去了书房。

    赵书译进书房的时候,看到赵太师已经端坐在案桌边,眼神中满是压抑的愤怒和不甘!

    “父亲,你这是怎么了?皇上在朝上又为难你了吗?”赵书译担心地问道。

    赵太师一巴掌拍在桌上,愤怒地说道:“鱼目国大军入侵,东丹已沦陷,梁帝命我前去对抗鱼目国大军,如果十日之内不能将他们赶出东绥国,那么我们赵家将被灭九族!”

    赵书译不敢置信,十天那么短的时间,别说是父亲只是个文官,就算拉个武官来也不敢做这样的保证,梁帝明摆着是要父亲和整个赵家去死啊!

    “父亲,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要不我们去投靠梁景曜吧,他正是需要支持的时候,我们这个时候去还来得及,要是等将来梁景曜攻入京城,那我们就被动了!”赵书译焦急地说道。

    赵太师点头说道:“我想的和你一样,但是赵家人太多了,如果只是一两个逃出京城还有机会,所有人离开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想你带着永昌连夜逃离京城,城门那儿我会让人打点好。”

    赵书译听到只能走两个人,直接傻眼了,自己原以为至少太师府的家眷是能躲过的,没想到父亲竟然只同意两个人走,还是自己和自己刚会走路的儿子赵永昌。

    “父亲,那其他人呢?真的没办法了吗?我的婉瑜呢?她可是我的妻子,我不能就这样抛下她!还有我唯一的女儿珍珍,父亲,我真的做不到啊!”赵书译说着说着就哭成了泪人,心里满是对梁帝的怨愤。

    赵太师摇摇头,无可奈何地说道:“人多的话就太明显了。书译,你要是怕连累婉瑜的话,就提前跟她合离吧。让婉瑜带着珍珍回娘家,婉瑜是东方家的女儿,东方家是世家大族,几百年都不闻朝堂之事,梁帝不会为了两个女人得罪东方家。”

    赵书译踉跄着退后几步,自成婚以来,自己和婉瑜一直都很恩爱,合离这样狠心的话,自己怎么说得出口?

    “父亲,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求求你,帮帮儿子吧!”赵书译想到妻离子散的画面,“扑通”一声直接跪在了地上。

    赵太师的脸色很难看,自己纵横官场多年,全都是为了赵家子子孙孙的前程锦绣,竟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沦落到保全不了整个赵家的地步!

    “书译,你就知足吧!你弟弟书瑾还要留在这里,他一家都没的选择!”赵太师叹了口气,一只手捂住了自己的脸。

    赵书译知道留在这里继续求父亲也无济于事,剩下的时间不多了,自己还是赶紧回去再多陪妻儿说说话吧。

    “父亲,书译知错了,书译这就告退。”

    赵太师抬头,叫住赵书译,说道:“等一下,书译。这是我写的信,里面有我的信物,你见到梁景曜,一定要将这些东西交给他。以后好好跟着梁景曜,赵家的将来靠你了!”

    赵书译双手接过厚厚的信封,点头应声道:“是,儿子告退。”

    等赵书译离开没多久,赵书瑾就走了进来。

    赵太师看了小儿子一眼,苍老的脸上满是愧疚,“书瑾,你得到消息了?”

    赵书瑾点点头,说道:“是的。父亲,你真的要去打仗吗?”

    赵太师肯定地说道:“书瑾果然是我最聪明的儿子。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父亲对不住你们,如果我十天赶不走鱼目国的大军,那你们都会被梁帝杀了。”

    赵书瑾想了想说道:“父亲,我们不会怪你的,但儿子有个请求,还望父亲答应。”

    赵太师以为赵书瑾想说救他和他妻儿这样的话,赵太师直接拒绝道:“书瑾,父亲如今黔驴技穷,真的没有办法了。”

    赵书瑾知道父亲是误会自己的意思了,现在这种情况,放在任何一个家族都会去驹保帅,自己不是嫡长子,指望家族救自己是完全不可能的,唯一的希望就是自救!

    “父亲,留在京中也是煎熬,儿子想陪父亲上阵杀敌,胜败与否,儿子只当是一场豪赌了!”赵书瑾期待地看向赵太师。

    事到如今,赵太师也只能博那渺茫的一线生机了。

    “好,你跟我一起进宫面圣吧,如果皇上同意,我就带上你。”赵太师站起身说道。

    赵书瑾点头,应道:“谢父亲成全!”

    第二天,天蒙蒙亮时,赵书译和儿子赵永昌在赵太师的安排下,悄悄地离开了京城。

    等到天光大亮,赵太师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城。

    城楼上,梁帝看着大军离开,他的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这大概是最近最让他高兴的事情了!

    因为,只要赵太师死了,京城就再也没有碍眼的人了!

    此时的阳明镇,梁景曜陪林晓月吃过早饭,然后才让人将赵书译和赵永昌叫了进来。

    “书译,别来无恙!你不会是来帮梁帝当说客的吧?”梁景曜坐在桌边,看到赵书译时,眼里毫无惊讶的表情。

    赵书译身为赵太师的嫡长子,在京城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所以梁景曜是认识赵书译的,大家还是青少轻狂之时,彼此还有过交集。

    梁景曜知道赵书译这个时候来找自己,八成梁帝派赵太师去对付鱼目国大军了,所以赵太师起了倒戈的心理,估计是想让自己收留赵书译,为他赵家留点血脉,但自己为什么要帮他们呢?他们当年可是梁帝那一派的,自己一家人流放北境,赵太师在其中没少落井下石。

    赵书译拉着儿子跪在地上,拿出赵太师的信件说道:“景曜,当年之事,我们赵家多有得罪,我给你磕头道歉!但这封我父亲亲笔信还往你能看一眼!”

    梁景曜冷冷地看着赵书译在地上磕得“咚咚”直响,完全没有想接信的意思。

    “书译,我今天见你就是给了你们太师府面子,但你父亲的信,我为什么要看?难道你父亲忘了,我父王还在北境受苦吗?你们赵家今天的下场,全是当年种的因果,我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