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家父永乐大帝 » 031 剑指居庸关

031 剑指居庸关

    这些年来,耿炳文大多都在长兴镇守地方,北国之地他多年未去了。

    这一去,还能不能再回江南?

    耿炳文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时候的耿炳文,已经六十五岁,耿炳文可不觉得自己是廉颇、黄忠之流的老而弥坚。

    耿炳文还记得,自己上一次跨过大江,还是跟着大将军蓝玉一起北伐蒙古的时候。

    “要是大将军还在,以他的威望和能力,朱棣安敢起兵?”

    就在不知不觉间,耿炳文突然就想起了蓝玉。

    当初蓝玉北伐的时候,耿炳文就在蓝玉手下充当先锋大将。

    捕鱼海一战,耿炳文更是视为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之一。

    而且,耿炳文这些年来一直有一个想法,在脑海里面挥之不去。

    蓝玉死得冤枉,他作为朱元璋一手提拔的,又和前太子朱标结为姻亲,蓝玉怎么可能谋反?

    而且这个念头,不止是耿炳文,就连很多武将都是同样的看法!

    而且要是真的说起来,大将军蓝玉被杀,与当今天子的朱允炆也脱不了干系。

    大将军蓝玉虽然和前太子子朱标是姻亲,但是朱允炆并不是朱标嫡子,自然也就和蓝玉不存在外甥和舅舅的关系。

    朱元璋之所以故意炮制蓝玉谋反大案,前后牵连数万之众,就是担心朱允炆压制不住军中骄兵悍将。

    杀蓝玉,就是为了给朱允炆继位做准备。

    不对!

    这个时候我只能专心于军务,其他的事情,不要想,也不能想!

    被江畔凉风拂面后的耿炳文,突然吓出一身冷汗。

    蓝玉的冤屈不远,耿炳文不希望自己走蓝玉的后路。

    ……

    “今祸迫予躬,实欲求生,不得已也。”

    领兵北伐的朱高煦,这个时候正和丘福闲话。

    说到北平起兵,朱高煦不由得摇了摇头。

    朱棣靖难之役的发生,实在是有诸多不得已之处。

    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本是定国安邦的长久之计,但错就错在逼之甚急、一味求快。

    前有罢黜五王惹人警惕,后又有包围燕王府的剑拔弩张。

    可以说,朱棣的谋反完全是建文帝一手促成的,完全是因为朱允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结果。

    “按照建文帝的部署,北平城内的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都是就近监视燕王殿下的棋子。”

    “他们手里的军队,无非是北平城的卫戍部队。”

    “真正的朝廷主力,是都督宋忠手里的开平野战军。”

    “宋忠手下的将士,大多数屯驻在开平,兵力有上万之多。这其中,仅军马就有八千余。”

    “开平城北依燕山,南临渤海,距北平城不过只有约两三百里。”

    “若是骑兵全力冲刺之下,按急行军一日百里计算,宋忠最快三天就可以从开平赶至北平城下。”

    “如今我军起兵已经两天有余,然而开平方面一直没有动静传来,这个都督宋忠,不过如此!”

    丘福是个勇将不假,可他也不是全然没有脑子。

    作为从军多年的宿将,丘福对于军事还是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其实不然!”

    “你只是算了从开平南下的时间,却是少算了我们起兵的消息传到开平的时间。”

    知道历史上丘福是支持自己当太子,所以朱高煦这次特别让丘福跟着自己一起出兵。

    而且朱高煦还希望和丘福一起成长,免得丘福日后在北伐蒙古中的丧师辱国。

    丘福不能死,至少在夺嫡落幕前不能死,这就是朱高煦打定的主意。

    “前日我们突然起兵,杀了张昺和谢贵一个措手不及,消息从北平传到开平,至少也要两三天。”

    “如此一来,则现在宋忠才知道北平起兵一事。”

    “所以,现在开平没有动作,也就无可厚非。”

    “按照我的估计,这个时候的宋忠恐怕才在开始动员其麾下将士。”

    朱高煦这是把自己能想到的细节,都对着丘福毫无保留的讲了出来。

    ……

    北平城中,朱棣也是日夜不眠。

    因为担心宋忠来袭,朱棣和一众亲信正马不停蹄的忙碌着。

    “宋忠若是全力南下,则留给我军的时间不足十天!”

    朱棣忍不住一声叹息,他知道时间何其宝贵。

    “如果用十天时间征兵对战,我军肯定是必死之局。”

    “一来时间太短,不可能招募到足够的兵丁。”

    “二来新招募的士兵未经训练,不可能与宋忠麾下的野战军对垒。”

    姚广孝对于朱棣的担忧,深有同感。

    “孤以为,眼下的策略是先延揽旧部,然后再从民间征召青壮。”

    然后朱棣就迅速走到书桌之前,写下了好几封书信。

    “张玉,你派人马上拿着孤的亲笔书信,让人送到附近卫所将领手中!”

    朱棣之所以每一等书信都亲自下笔,就是为了体现他的招揽诚意。

    “末将领命!”

    张玉只是一个躬身后就奔了出去,他也知道时不我待。

    ……

    如此过了一日,朱棣这面就收到了回应。

    先是通州卫指挥房胜等,率众以城来归。

    然后是马宣在蓟州打算攻打北平,朱棣又派出大将朱能等率兵征讨,生擒了马宣。

    接着又是遵化卫指挥蒋玉、密云卫指挥郑亨,各自以城归顺朱棣。

    从七月初四到七月初八,短短四天时间,朱棣就从北平一座孤城,迅速扩张至遵化一线。

    而通州、蓟州、遵化的位置,恰好又成了一个三角形,两地距北平的直线距离也是三百里,可以相互驰援。

    更为可喜的是,通州、遵化、密云都是全军来投。

    按照明朝卫所制度,一卫分为五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有兵力一千人,一卫即五千多人。

    光是通州、遵化、密云三卫投奔朱棣的总兵力,就有一万多人。

    再加上蓟州投降的军队,朱棣轻轻松松就又扩军两万。

    就算朱高煦的北伐出现了失误,朱棣也仍然对宋忠有着压倒性的兵力优势。

    ……

    作为朱高煦大军的斥候统领,杨旭一点也不敢怠慢。

    当朱高煦还没有从北平出征的时候,杨旭就已经带着人前往居庸关等地刺探消息。

    当朱高煦带着人马走了快一天后,杨旭也带回了居庸关的最新消息。

    “殿下,末将已经打探清楚了。”

    “我军起兵之后,俞瑱成功控制了居庸关。”

    “居庸关的位置在北平西北两百里,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

    “若是居庸关有百人守之,则万夫不可窥视。”

    杨旭带回来的消息,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在俞瑱占据居庸关后,宋忠就可以和他两面夹击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