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家父永乐大帝 » 065 劝降不成

065 劝降不成

    郭英作为北岸南军的临时统帅,他是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子落下马的。

    虽然郭英子女众多,虽然不知道自己儿子是生是死,可这也还是给了他不小的影响。

    “破敌就在当下!”

    朱高煦携生擒敌将之威,带着血衣卫直奔郭英所在的地方冲了过去。

    “杀!”

    血衣卫见自家郡王如此威猛,也是士气为之一振。

    两军混战,本来处处都是厮杀。

    在朱高煦附近的南军因为眼见自家将军被俘,顿时士气为之一泄。

    不自觉间,南军士兵就乱了军阵。

    两千血衣卫如同下山猛虎,立马就搅得南军不得安宁、天翻地覆。

    哪怕是郭英以老迈之躯压阵,也不过只是徒劳。

    滹沱河北岸,南军士兵纷纷开始溃逃。

    先是一个,接着是两个,然后就是更多。

    “活捉郭英!”

    见到南军溃败已成定局,朱高煦现在把目标放在了武定侯郭英的身上。

    “侯爷,逃吧!”

    郭英的亲兵开始着急了。

    “父亲,咱们撤吧!”

    郭英的第九个儿子,也是旗手卫指挥使的郭钫,立马就要上前扶他的父亲上马。

    “逃?”

    “往哪里逃!”

    郭英仰天长叹一声。

    兵败如山倒,郭英是知道这句话的。

    而且郭英也不是不想逃,只是燕军合围之势已成,郭英早就已经是无路可逃了。

    “武定侯,小王这厢有礼了!”

    一身血污的朱高煦,此刻已经带人团团围住了郭英。

    郭英不能死,这是朱高煦做出的决定。

    郭英从军四五十年,一生南征北战,在明军中很有威信。

    朱高煦要是杀了郭英,只怕郭英的的旧部就会对朱高煦生出仇恨之心。

    要是朱高煦能够劝降郭英,那么就可以瓦解明军战意,就可以在以后的对战建文帝中事半功倍。

    “你想干嘛!”

    郭钫如同一头红了眼的猛兽,他愤愤不平的盯着朱高煦。

    那眼神就好像是只要朱高煦上前一步,郭钫就会让朱高煦身上多出几个血窟窿来。

    “不得无礼!”

    郭英拨开亲兵,走了出来。

    “父亲!”

    郭钫还想辩解。

    “退下!”

    郭英大吼一声。

    然后郭钫就心不甘情不愿的闪到了一边。

    “高阳郡王当真威猛,老夫败的心服口服!”

    都是有头有脸的人,郭英哪怕是被朱高煦击败,他还是保持着自己身为武定侯的威严。

    “小王之胜,非是武定侯之罪,乃是天子无道所致。”

    “古人云,亲贤臣,远小人。”

    “当今天子,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自建文登基后,重用黄子澄、齐泰之流,对宗室诸王大加迫害,如此才搞得天怒人怨。”

    朱高煦这是在想给郭英一个台阶下。

    “武定侯乃是军中勋贵,何不随我等一起奉天靖难,将奸佞之臣驱逐出朝堂之上?”

    “若是武定侯肯弃暗投明,则天下百姓就可以等到拨开乌云见红日!”

    对于自己想要招揽郭英的意图,朱高煦毫不掩饰。

    “高阳郡王,你与老夫都不是凡夫俗子,是非曲直如何,你我各自心知肚明。”

    “老夫蒙太祖不弃,以侯爵加于老夫之身。”

    “莫非你以为,老夫会背太祖恩义?”

    郭英这是在说朱高煦他们是造反,是在表明自己不会投降。

    “武定侯,你我都是军人,当以军人身份为人处世。”

    “黄子澄、齐泰之流,不过一介迂腐文人,他们插手军队,只会使得军中混乱。”

    “两宋重文轻武,使得汉家天下为异族所有,难道武定侯看不见吗?”

    “诸王守边,乃是太祖国策。”

    “当今天子磨刀霍霍向诸王,必然会引得边军战力削弱。”

    “武定侯可不要忘了,塞外蒙古人可是时刻窥视中原,他们还想着恢复祖上荣光!”

    朱高煦改变了策略。

    他是以军人的立场,来劝说郭英。

    文武之争,历朝历代都有。

    朱高煦这是在为军队争取权力。

    而大明立国不到四十年,北部边患也确实还在。

    “郭英不过一介武夫,不敢妄言朝堂之事。”

    “高阳郡王,你无需再言!”

    郭英态度很坚决,他始终不肯背叛朝廷,背叛建文帝。

    “既然如此,小王也不再勉强。”

    “小王十分敬重武定侯为人,也不忍心加害于你。”

    朱高煦叹气摇头。

    朱高煦穿越前见多了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现在郭英不肯背信弃义,让朱高煦不由得大为敬佩。

    在生死面前,朱高煦自认为无法做到郭英这样的洒脱。

    “小王可以送武定侯回去京师,不过有一件事,还请武定侯帮忙。”

    朱高煦双腿一夹马腹,离郭英又近了几步。

    “愿闻其详!”

    郭英本来已经打算以身就义,在听闻可以不用死后,他也是多出几分对于生的向往。

    “如今我军胜利,然而南军也还有不少将士未曾身死。”

    “小王担心溃兵祸乱百姓,也不忍屠戮这些大明将士,所以特请武定侯出面汇集南军将士!”

    朱高煦的条件,就是让郭英收拢南军,然后交由燕军看管。

    为了照顾郭英颜面,朱高煦没有说是让郭英组织南军投降。

    “如此一来,武定侯你不叛朝廷,也不负太祖恩义。”

    “溃兵有小王看着,也不会让百姓遭受兵灾。”

    “事成之后,武定侯也可以南会京师。就算日后沙场再见,小王也是无怨无悔!”

    不得不说,朱高煦的提议让郭英很是心动。

    就算郭英不答应聚集南军溃兵,其实朱高煦也是可以派人收集的,只不过是多耗费一点精力罢了。

    郭英也是经历过元末明初的诸侯混战,他知道一旦士兵失去了将领的约束,失去了道德的捆绑后,会变得多么可怕。

    在古代,军队的军纪主要在于士兵对长官和律令的服从,并不包括对百姓的亲和。

    军队大规模的劫掠,在战乱时候被视为军队正常的福利。

    对待百姓残暴,又能打恶仗的军队,在古代也是屡见不鲜。

    “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

    “自宋元明百年,中原大地百姓已经遭受太多苦痛了,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小王还请武定侯,给中原百姓一条活路!”

    朱高煦表现出十分恳切的态度,他更是向着郭英一拜。

    “罢了!”

    “为了中原百姓,老夫答应了!”

    郭英松口了。

    不得不说,朱高煦这是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

    郭英收拢南军,可以让朱高煦更好的收降溃兵,也可以最大化的让这些溃兵加入到燕军之中。

    郭英收拢南军,可以使得中原百姓免去一场浩劫,也能够让郭英落下一个仁义名声。

    就算回到京师,郭英也是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不怕文臣们弹劾于他,说他私通燕军,说他贪生怕死。

    而且郭英留得性命,还可以改日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