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怪谈驿站 » 第一章 古巷

第一章 古巷

    “滴答——滴答——”,小雨淅淅沥沥地飘落,打在砖瓦墙头发出清脆的声响。雨滴不大,路上的行人们虽然在往家里赶,但仍然有不少人在室外干着手里没干完的活儿,小孩子们并不惧怕这小雨的造访,依旧追逐打闹,嬉戏玩耍。

    这,是一条古巷,据老人们所说,它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城市的变迁并没有影响到它的古朴气息,它依旧存在,就如同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虽然它身处城郊,但给人一种与世隔绝般的感觉。青砖绿瓦、苔藓藤蔓、坑洼小路、独立院落……一切的一切都散发着那浓厚的古韵,深深地吸上一口这儿的空气,那种气息贯穿全身,整个儿身心随即得到了最大的放松,舒适宜人。

    时间不长,坑洼的路面便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积水塘,嬉闹的孩子们围着这些水塘,相互看了看,心领神会,于是乎,原本不太平静的水塘变得欢快起来了。孩子们用力踏着水,溅起无数的水花,先前半湿的衣服此时此刻更加潮湿了,然而他们并不在乎,玩得不亦乐乎,甚至,有的小孩儿还往积水塘里尿尿……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这条狭长的古巷里。

    这小雨并没有停,还渐渐地转向成了中雨,小雨滴变成了大雨滴,稀疏的雨帘也变得密集了,在房屋外做工的大人们皆已收拾入屋,嬉闹的孩子们终于承受不了了这中雨的洗礼,纷纷东奔西跑,各回各家。“哎哟,疼!等等我……”慌乱中,一名奔跑着的小男孩儿脚下打滑,重重地摔倒在了地上,他大声呼救着,而他的小伙伴们早已跑远了。很快,整条古巷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小男孩儿在地上挣扎着,左腿的膝盖处已经受伤,伤口渗出的鲜血顺着雨水流淌着,不一会儿,小小的积水塘就变成了鲜红色,小男孩努力着站了起来,一瘸一拐的向离自己最近的一处屋檐下走去。

    雨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小男孩儿就这样蹒跚着,来到屋檐下后便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这是一处废弃的屋子,屋檐已然破损,雨水顺着屋檐的缝隙滴落着,雨水的冲洗、弱小的身体、伤损的膝盖、鲜血的流淌……这一切都令小男孩儿浑身颤抖、脸色发白、唏嘘不已。雨依旧没有停止,小男孩已经昏昏沉沉的了。“啪——啪——”渐进渐远的脚步声惊醒了昏睡的小男孩儿,他睁开了沉重的双眼,向四周环视着,很快,一个撑伞人的背影便映入了他的眼帘,小男孩似乎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拼命呼喊着,那名撑伞的人似乎听到了他的呼喊声,转过身来看向小男孩。这是一名成年男子,他带着墨镜、戴着口罩、戴着大檐帽、穿着棕灰色大衣、双手戴着黑色的手套,一双黑色皮靴反射着锃亮的光泽。

    撑伞男子一步一步向小男孩走去,来到小男孩面前,他蹲下身来,看了看小男孩的伤口,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块手帕擦拭着小男孩头部的雨水,顺便也擦拭了小男孩受伤的膝盖。“下这么大的雨,你怎么一个人在外面?”“我和我的朋友们走散了,我受了伤,回不去了。”“我送你回家吧。”“……”“怎么了?怎么不说话了?”“我……”小男孩欲言又止,撑伞男子向四周看了看,说:“不想回家?”小男孩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不回家怎么能行呢?家里人会着急的呀。”小男孩还是使劲儿地摇了摇头。“这样吧,我先带你去医院治疗一下,然后再送你回来,我小时候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对这一带还是熟悉一些的,好吗?”小男孩想了想,微微点了点头。撑伞男子随即抱起了小男孩再次走入雨中,小男孩双眼看着撑伞男子身后的废弃的砖瓦木屋出神儿,撑伞男子走得并不快,眉头微皱,似乎在想些什么。渐渐地,撑伞男子和小男孩便消失在了这狭长幽深的古巷里。

    不知过了多久,这雨终于转小了,不一会就彻底停止了,雨过天晴,太阳拨开了云雾,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四起的雾气也渐渐消散了,残留的雨水顺着屋檐滴落而下。在阳光的照射下,一道彩虹渐渐浮现,被雨水灌溉过的花草树木在阳光的沐浴下生长着,它们生机盎然,显得格外的精神,路面上的苔藓也焕发活力,花草树木的芳香再次释放。雨后的古巷,充斥着浓郁的生命气息,微风拂过,清新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可以想象,久居于此的人们必然是健康的、长寿的、和平的、快乐的。

    雨过天晴,时值午后,古巷的居民们走出了自家的砖瓦屋子,摆摊儿的摆摊儿、看报的看报、下棋的下棋、喝茶的喝茶、乘凉的乘凉、玩耍的玩耍……大家各行其是,规律而又热闹的生活恢复了,雨后的清新使得大家充满了活力,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清朗的笑声回荡在这古巷里,久久未曾散去。蝴蝶等昆虫翩翩飞舞着,做游戏的小朋友们被这些美丽的舞者所吸引,闹腾着向它们扑追而去,几乎每一条小巷道里都有奔跑着、欢笑着、大叫着的小孩子,他们玩儿得不亦乐乎,大人们笑呵呵地看着他们,时而提醒他们慢着点,时而上前扶起摔倒的小孩儿。时间流逝着,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晚霞的余辉洒落在古巷的每一个角落,古巷仿佛镀了一层金边,这画面,怎一个美字了得啊!

    入夜了,家家户户都早已入眠,雨后的舒适感使得每一个人都面带着笑容进入了梦乡,古巷已经是静悄悄的了,静谧的环境,鲜闻鸡鸣犬吠。是夜,两名行色诡异的人出现在了古巷里,他们偷偷摸摸的窜来窜去,其中一个人来到一扇门前,打算倚在门上稍作休息,但是这扇门并没有锁,他一个不留神儿便“破门而入”了,并在地上滚了几圈,另一个人发现了情况,赶紧跑了进去。两人会合后慢慢地、谨慎地观察并移动着,不一会儿,两人便走进了客厅,一阵儿翻箱倒柜后,收获并不多的两个人继续搜索着,无意间,两人走入了卧室,床上躺着四个人,应该是一家四口,其中两个小孩儿里有一个是小婴儿,另一个看上去十岁左右,他们都熟睡了。两个人蹑手蹑脚地行动着,生怕惊动了他们。

    两人的动作明显慢了许多,手电筒的光圈也调到了最小,一阵摸索后,两人依旧收获鲜然。“唉,倒霉……”其中一人发了句牢骚,声音很小,但是他还带上了肢体动作,不小心弄翻了一个木架,木架倒地,发出了很大的声响,男主人被惊醒了,慌忙喊道:“谁?什么人?”他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了吊灯。在灯光的照射下,两人的相貌尽显无遗,这下,他俩慌了,离得较近的那个人顺手拿起一样东西砸去,“啪!”男主人应声倒床,原来被扔出去的是一把锤子,这把锤子是男主人平日里做工用的工具。这时,女主人和俩小孩儿也醒了,见到眼前一幕,她吓呆了,叫不出声儿,只是跳起来用枕头扑打那两个人,另一个人慌忙上前捂住女主人的嘴,然而,他因为紧张过度,而捂死了女主人。他们本想偷点儿东西,结果,突如其来的变故将两人吓得半死,他们不敢久留,赶忙往外冲,很快,慌乱的两个人消失在了这夜幕里,一切又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

    次日早晨,天刚蒙蒙亮,家家户户洗漱完毕,吃完香喷喷的早餐后照旧出来工作,然而工匠却没有出现,天更亮了,工匠还是没有出来,他家里也没有任何动静,邻居们纷纷前来探询,却发现工匠家的门没关,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巷道主任带头走了进去,并喊着工匠的名字,然而,工匠家里没有任何回应,很快,随行的人发现了工匠及其妻子的遗体,在工匠妻子的遗体下面,人们发现了工匠的小儿子,但是这个婴儿一动不动,谁也不知道他是否还活着。面对这个场景,大家惊恐万分,议论纷纷,巷道主任如同石化了一般,僵硬的站在原地。不知站了多久,主任动了,他招呼着大家将工匠及其妻子安葬了,并将小婴儿安排给了一名老中医症治。“工匠的大儿子呢?”“诶,对呀,工匠的大儿子哪儿去了?”“……”

    工匠的大儿子不见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令大家很是困惑,巷道主任安排大家每一条巷道每一条巷道的找寻,然而众人皆两手空空,毫无收获,巷道主任没有放弃,一直安排人手寻找。工匠一家的离奇死亡,工匠大儿子的离奇失踪,令大家着实担惊受怕了一段时间。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工匠一家的离奇遭遇一直是古巷的一大怪事,各种版本的解释层出不穷。

    十年后。

    “滴答——滴答——”,小雨淅淅沥沥地飘落,打在砖瓦墙头发出清脆的声响。雨滴不大,小孩子们并不惧怕这小雨的造访,依旧追逐打闹,嬉戏玩耍。时间不长,坑洼的路面便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小小的积水塘,嬉闹的孩子们围着这些水塘,相互看了看,心领神会,于是乎,原本不太平静的水塘变得欢快起来了。

    这小雨并没有停,还渐渐地转向成了中雨,嬉闹的孩子们终于承受不了了这中雨的洗礼,纷纷东奔西跑,各回各家。“哎哟,疼!等等我……”慌乱中,一名奔跑着的小男孩儿脚下打滑,重重地摔倒在了地上,他大声呼救着,而他的小伙伴们早已跑远了。很快,整条古巷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了,小男孩儿在地上挣扎着,左腿的膝盖处已经受伤,伤口渗出的鲜血顺着雨水流淌着,不一会儿,小小的积水塘就变成了鲜红色,小男孩努力着站了起来,一瘸一拐的向离自己最近的一处屋檐下走去。

    “啪——啪——”渐进渐远的脚步声惊醒了昏睡的小男孩儿,他睁开了沉重的双眼,向四周环视着,很快,一个撑伞人的背影便映入了他的眼帘,小男孩似乎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般,拼命呼喊着,那名撑伞的人似乎听到了他的呼喊声,转过身来看向小男孩。

    撑伞男子一步一步向小男孩走去,来到小男孩面前,他蹲下身来,

    “下这么大的雨,你怎么一个人在外面?”“我和我的朋友们走散了,我受了伤,回不去了。”“我送你回家吧。”“……”“怎么了?怎么不说话了?”“我……”“不想回家?”小男孩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不回家怎么能行呢?家里人会着急的呀。”小男孩还是使劲儿地摇了摇头。“这样吧,我先带你去医院治疗一下,然后再送你回来,我小时候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对这一带还是熟悉一些的,好吗?”小男孩想了想,微微点了点头。撑伞男子随即抱起了小男孩再次走入雨中,小男孩双眼看着撑伞男子身后的废弃的砖瓦木屋出神儿,撑伞男子走得并不快,眉头微皱,似乎在想些什么。渐渐地,撑伞男子和小男孩便消失在了这狭长幽深的古巷里。

    古巷恢复了雨中的平静,就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撑伞男子与小男孩儿的出现与消失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就如同他们并不存在于这个时空一般,他们是谁?他们还会回来吗?

    雨过天晴,太阳拨开了云雾,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四起的雾气也渐渐消散了,雨后的古巷,充斥着浓郁的生命气息,微风拂过,清新的空气令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可以想象,久居于这条古巷的人们必然是健康的、长寿的、和平的、快乐的……

    (本篇故事的环境灵感来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墨语老家的老城区的一条老巷道,而整体的故事情节的构思是墨语的一大新的尝试。《怪谈》这部小说是墨语为自己的长篇小说的第二大系列推理悬疑小说系列所做的一个铺垫,第一系列还在创作中,然而第二系列的灵感来了,不写点东西,心里不舒服,所以墨语在第一系列创作过程中,先做此部《怪谈》,既是换换脑,也是整理思路,做好第二系列的准备。虽然第一系列有点坎坷,但是墨语不会停止。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