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终我一生倾城予你 » 第二十一章 家书难托相思

第二十一章 家书难托相思

    人到中年,分钗断带,容芷惶惶不可终日。

    日常睹物思人,唯念夫君与儿子平安顺遂。

    家书难托相思。

    清瑶日夜制作父亲和兄长的棉服鞋垫,腌制腊肉以及任何能储存的肉制品,并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南方战场上。

    偶尔

    她也会想起,顾信怎么样了?他在哪里?

    三月的春风吹来,晴翠金柳、萋萋青草都满含离别之情、相思之意。她曾经还畅想春日游湖、玉溪垂纶,他们定然可以满载而归,夜间就可以品尝母亲新做的鱼脍。泉水依然叮咚悦耳,清瑶却再无寻花绕山之意。

    那西院的梨树就开了花。

    母亲最爱梨花的洁白以及秋梨的甘洌清甜,但母亲说,家里是不适合栽种梨树的,梨树意味着分离。父亲说,没有任何人任何事能将他们分开,梨花只管美丽,梨子只管清甜可口,哪管人间聚合离散。父亲便执意种下了满院的梨树,供母亲春日赏花,秋日品梨。

    母亲说,这棵梨树,是不该种下的。

    清瑶道,母亲,父亲会平安归来。

    母亲眼神悠远而绵长,她想起很多事。

    那些,她从不与她的子女说过,珍藏在记忆的最深处的往事。

    而现在,她日夜思念远在南疆的夫君,将很多事慢慢地对清瑶道来。

    父亲在三周岁时,便随着祖父裴建宁镇守北疆了。

    祖父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但却是一个耿直敢言的臣工,更是一个宠爱儿子的父亲。

    祖父在北疆战功赫赫,先皇为了拉拢他,将自己的女儿赐婚给了父亲,但军中长大的父亲却爱上了北疆小镇中普通农家女的母亲。

    祖父为了父亲,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拒绝了皇帝的赐婚。

    先皇心里自然是不爽,但有碍于祖父的战功以及北疆的安稳,便没有多说什么。

    而后祖父在一场与北疆的战功中不幸战死,父亲子承父业,蛰伏三年后,一举歼灭北疆小国,使得北疆至今二十五年平静无波。

    当今的皇上对这件事知之甚少,但也略有耳闻,皇家被拒婚是一件莫大的丑事,也构成了他的心结。

    皇上一直致力于收回兵权和打压父亲,且北方多年无战事,富贵安稳多年的皇帝便觉得父亲再无作用,就一路将父亲从掌管北疆十万兵马大元帅一举贬到无实权的兵书尚书。

    父亲从满腔热血变得沉默寡言,母亲的陪伴让父亲重拾生活的热爱。

    他们相伴走过了三十多年幸福的时光。

    母亲以为,这辈子便就这样安稳度日,岁月静好。

    怎知,父亲不惑之年,竟然又再次披甲上阵。

    母亲说,保卫国家是他的少年时光,是他的热血,是裴家祖祖辈辈的责任,她怎能不让他去?

    “父亲会平安归来,父亲这辈子,从未失信于我们,母亲放心。”

    “不管如何,我和你的父亲,生死都不会分开!”

    王家夫人多次前来探望容芷和清瑶。

    王家夫人对清瑶甚是满意,清瑶知书达理,聪明豁达,是她眼中的好儿媳。

    王家有意交换儿子王季台和清瑶的庚帖。

    裴康出征之前也对容芷交代,领军打仗,归期未定。如果王家有意,清瑶的婚事便就此定下,一切事宜由容芷定夺,万不可蹉跎了女儿的婚事。

    容芷询问了清瑶,清瑶心中还在等待顾信的答案,她便婉言拒绝了。

    容芷知道自己女儿的执拗,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王家无奈,但也尊重清瑶的想法。

    月余后。

    虞军从节节败退中崛起,大败楚军,一鼓作气收复了丢失的大半城池,整个东都,一夜沸腾,胜利击败了连日来的阴霾,东都的人民奔走相报,欢欣雀跃。

    清瑶读着父亲的家书,“母亲,一切平安,父亲和兄长也平安,母亲,这下我们可安心了!想必不久,父亲就可班师回朝,我们一家就可以团聚了。”

    这几个月,容芷日夜悬心,明显苍老了不少,鬓间的白发也多了起来,但平安的消息,让母亲一扫往日的抑郁,母女相拥而泣。

    皇帝得知大捷之后,便甚是高兴,早听说楚国那帮南蛮子不堪一击。他将战争的胜利归结于天命,归结于皇天对他的眷顾。

    但皇帝为表皇家恩典,还是封了裴康为威胜大将军,容芷为一品诰命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