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对清北名校没有兴趣 » 第四十九章 CRISPR-Cas9

第四十九章 CRISPR-Cas9

    夜里,接着充电线的小风依旧在房间里奋笔疾书。

    阮志宁则依旧在思考着科研的问题。

    光凭一个人的努力,哪怕有系统的辅助,效率也还是太慢。

    困扰人类进步的其中一大难题就是寿命。

    或许很多时候,只要再给某些科学家一二十年,他们就能够生出更加天马行空的创意。

    可寿命毕竟有极限,人毕竟会老去,后来者就算再厉害,能继承前辈的理论,也很难继承他们的思维方式。

    想到这里,阮志宁忍不住拿出手机,点开了阎振云院长的邮箱。

    这位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大人,会不会也有一些类似的想法呢?

    当今最广泛使用的基因编译技术是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Cas9)技术,基于量子通讯阵列强大的“借鉴”能力,祖国应当已经完全掌握。

    当然,这不是说CRISPR-Cas9就一定是最好的基因编译技术。

    从难度上来说,CRISPR-Cas9最简单,编辑效率也最高。但在编辑精度方面,就远不如其他类似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s)这种技术了。

    但无论如何,哪一种基因编译技术都有其自己的缺陷,还很难在人体上投入实用。

    可不加强人类本身,有的技术就算发展出来,也很难发挥作用。

    比如,假设阮志宁可以做出一种推进器,十秒之内就可以让航天器的速度从0加速至90%的光速,但人类的身体能承受住这种加速度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据不少人说,周思远教授的身体每况愈下,不知道还能再支撑几年。

    这位老教授如果逝去,对整个物理界都是一次重大打击。

    想着,阮志宁还是决定发一封邮件给阎振云,问问他祖国在生物方面的研究是否有了新的进展。

    “爹,你还不睡觉吗?”

    “困了?”有个孩子关心自己的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我是机器人,我不会困。”

    阮志宁拿出手机编辑起邮件,嘴里嘟囔:“那你就加油努力,给爹分担压力。”

    “阎振云院长您好,我是阮志宁。想必您已经听说了量子通讯阵列的成功建设,手中也一定拿到了世界最顶尖的基因编译技术。

    您对人类实现全面的基因改造有什么展望吗?”

    简单发了一条消息,阮志宁将手机扔回枕头底下,吩咐道:“小风,关一下灯,我要睡觉了。”

    ……

    很快,两日过去,亚光速推进器的第一次实验日程也到了。

    阎振云院长则是发了很长很长的一条回信。

    大概意思就是说,祖国如今的确已经掌握最先进的基因编译技术,但这些技术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想在人体上大范围实用还是有些不切实际。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想要用CRISPR-Cas9技术提高人类寿命,可以设计sgRNA来识别并切割基因组中的KAT7基因。

    这种基因与细胞衰老有关系。

    切割之后,利用非同源末端连接修复,敲除或突变KAT7基因,降低其参与的组蛋白乙酰化反应,减少细胞衰老的信号,延缓细胞衰老的过程。

    但CRISPR-Cas9技术极容易引起脱靶效应,造成各种负面影响。

    而且敲除掉KAT7基因本身,也可能对身体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

    所以,阎振云的想法是,制造出一种能够影响细胞衰老和再生的人造基因,再利用更先进的基因编译技术将这个基因插入到人体基因组的某个特定位置。

    但此种设想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

    要制造出这种人造基因,首先就要弄清楚怎么样的机制才能有效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

    而且还必须确保这种基因会不会引起免疫反应或癌症等不良症状。

    最后还要确认这种基因的靶向性——如何精确的到达需要延长寿命的细胞和器官,而不影响到其他细胞和器官。

    总之,任重而道远。

    “都遇到了各自领域的难题啊。”阮志宁拉开车门,感慨一声。

    副驾驶上的裴晓萱已经被确认为是个话唠,阮志宁刚上车她就迫不及待的问道:“小风呢?不让你女儿参观一下你的实验室?”

    “我给她安排了作业。”阮志宁嘿嘿一笑。

    司机大叔一脚油门,感慨一声:“我要有这么一个女儿,我肯定不舍得给她布置作业。”

    “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

    来到实验室,其他助手已经全部到齐,等阮志宁一来,易钦文就走上前:“阮教授来了,我们在讨论给新气体命名的事情。”

    阮志宁换上白大褂,随口问道:“不错,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林梓瑶笑着:“它本质上还是氙,所以我们打算在这个基础上命名。”

    另一助手点头:“要不简单明了点,就叫易文钦-氙?”

    “这是大家发现的,还是不要用我的名字了。”易文钦第一个拒绝,“不然肯定得有人背后说我什么科学界的袁世凯……”

    向来少说多做的巫梦婕也难得一次加入讨论:“要说简洁明了,不如叫‘二维氙’?”

    正好和分数金相对应,从名字就道出了本质。

    “这个名字不错……”

    “这个名字好。”

    易文钦也点头同意:“我认为可以,阮教授呢?”

    “那就叫‘二维氙’吧!”阮志宁对这个名字同样满意,于是当即拍板做下决定。

    巫梦婕嘴角浅浅勾起,轻声问道:“那请问,我们的阮教授。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和这个气体有什么关联呢?”

    厉害啊,竟然直接猜到了,不愧是高考状元!

    按理说,实验课题应该早早发下去,给各个助手做准备留下充足的时间。

    但谁让阮志宁本人都匆匆忙忙?

    谁让整个实验室从上到下都是学霸?

    “这次的实验和二维氙有关系?学姐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阮志宁点点头:“没错,这次的实验课题是霍尔效应推进器。二维氙,就是这个推进器的电离推进剂。”

    得到肯定回答之后,众人更是惊叹:“巫梦婕你不会事先从阮教授那里拿到了这次的实现项目吧?”

    巫梦婕脸上极浅的笑容稍稍浓郁了半分:“我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