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对清北名校没有兴趣 » 第五十二章 答辩

第五十二章 答辩

    又是平静的一个早上,客厅中小风赤手拿着滚烫的砂锅,给家里每一个成员的碗里添粥。

    “怎么还有心情吃早餐呢?”陈青青皱眉微嗔,“你不会忘了今天是什么日子吧?”

    阮志宁自信满满:“放心,一切尽在掌控。”

    今天就是阮志宁本科毕业时最重要的答辩日。

    小风撑起下巴,甩着她那一双小短腿:“爹昨天晚上做梦都在念叨,怎么可能会忘?”

    “你是不是因为吃不到人类的食物,所以心生怨念,以此来攻击你的创造者,也就是我?”阮志宁对小风拆台的行为很是不满,恼羞成怒的拍了一下桌子。

    仗着有后妈的保护,小风态度极为嚣张:“我有模拟系统,你们人类所有食物的味道我想尝就尝,还不会吃饱!”

    “作业写完没?”阮志宁冷笑一声。

    当初交给小风一个“小型化核聚变反应堆”的任务,但是到现在她都没能拿出一个方案。

    终于是把这熊孩子狠狠打击了一顿。

    “还没有……”小风顿时耷拉下脑袋,“不过马上就好了,你不要太嚣张!”

    陈青青拍一下阮志宁的手:“吃饱了就去学校,不许整天欺负孩子。”

    都是给你们惯的……

    阮志宁嘟囔一句:“那我走了。”

    这几个月来,大事不断,小事不停。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灯塔国的内部危机。

    曾几何时的世界一极,竟然也沦落到和他的老对手完全相同的境地,即将面临分崩离析的危局。

    但毕竟有前车之鉴,底子也算厚实。经历了几个月的动荡和混乱,灯塔竟然勉强稳住了国内形势。

    虽说无数企业、大量银行破产倒闭,GDP腰斩,通货膨胀率一度突破1000%,民众一夜返贫,但终归还是没走上他们老对头的老路。

    至少保住了体制和国家。

    一个二流的国家,也不再需要维持那么多军备。为了填补亏空,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被售往世界各地,输出了不少混乱。

    ……

    阮志宁对自己的学术水平很有信心,如果是普通的毕业答辩,闭着眼睛都能过。

    问题是,针对他阮志宁的评审委员会,会是个什么阵容?针对他阮大教授的问答环节,又会出什么幺蛾子?

    一个高三学生是如何在脱离实验的情况下,发现解决可控核聚变难题的材料?

    还有他的所有发现,似乎都有些“脱离过程”,直接来到答案这个环节。

    可控核聚变材料之后的东西,毕竟都是在实验室里发现的,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唯独可控核聚变本身,阮志宁实在是想不到什么能圆过去的说辞。

    “希望别问我这个问题吧……那是高三的事情,和我的毕业论文可没半点关系。”

    阮志宁的毕业论文,自然就是《“二维氙”在霍尔效应推进器中的性能优化与实际应用》。

    毕业论文已经提交,答辩委员会的成员肯定也都已经过目。

    阮志宁电脑上的资料是一份精心准备的PPT。

    毕竟是人生第一次答辩,阮志宁提前半小时到达了答辩现场,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悄悄地瞥了一眼委员会成员,心里忍不住惊叹这阵容的豪华程度。

    自己的导师周思远自不必说,到场的还有华科大物理系院长袁吉元、材料系教授安学升、工程系院长巫文朝和有过一面之缘的首席科学家李清芳……

    至于其他学生和老师,那基本就是来凑凑热闹的了。

    这些老教授们都算是阮志宁的“老熟人”,但是在如此严肃的场合,谁都没站起来和阮志宁叙旧。

    半小时后,答辩正式开始。阮志宁走上台,沉着的打开自己的PPT,开始向评审委员会阐述自己的研究过程。

    关于这一部分内容,论文已经写的很清楚,阮志宁说的简洁明了,老教授们也没有过多的问题。

    接下来是问答环节。第一个问题来自他的导师周思远,老教授一改往日吊儿郎当的模样,推推眼镜,问道:“阮同学,你在论文中提到了……能否详细解释一下……”

    很标准的问题。

    阮志宁听到问题,心中有些庆幸老教授没出难题,于是从容的开始解释这种新型霍尔效应推进器的原理和规律,以及二维氙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答完之后,周思远满意的点点头,示意自己没有问题了。

    接下来,就是轮到其他委员会成员提问。

    巫文朝教授低着头,在纸上记录着什么:“你在论文中提到的霍尔效应推进器与传统的霍尔效应推进器很不一样,不光是电场和磁场。那么,请问这种方法为什么会比传统的方法更好?你又是通过什么方式确认这种方法与二维氙更加适配的?”

    也是一个很寻常的问题。

    对于学术方面的问题,阮志宁不会有任何压力,他很快就给了巫文朝一个完美的答案。

    问答环节很快来到最后关头。

    最后一个问题,则是由李清芳女士来提出。

    对这个在第一次演讲时给自己出了不少难题的首席科学家,阮志宁印象深刻,此时不免也紧张了半分。

    然而,李清芳女士这次却没有给阮志宁出什么难题。她笑了一声,提出了问答环节的最后一个问题:“谈谈你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事情吧。”

    ……

    “没想到这么顺利。”阮志宁走出学校,长舒一口气,“剩下的就是走个形式,答辩结果肯定不会有问题。”

    终于本科毕业了!

    虽然整个过程只有短短一年,但是真的过得十分充实。

    至于本科毕业的其他要求,对阮志宁这种不走正常流程的学生来说那都不是事。

    阮志宁脑子里回想着整个答辩流程,心中感叹祖国的格局确实大。

    评审委员会的问题都很平常,就像在询问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他们对阮志宁身上的种种异样,只是一笑置之。

    明知道阮志宁的核聚变研发过程经不起推敲,却不追问。明明是那么简单的问题,却让那么多科学界的权威参与……上面的态度便很清楚了。

    放心做科研,哪怕有再多的秘密,祖国也不介意,更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