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对清北名校没有兴趣 » 第六十四章 哪里有奇观?

第六十四章 哪里有奇观?

    呃,生日?

    对哦,今天好像是阮志宁二十岁的生日!

    每天忙来忙去,竟然连自己都忘记了自己的生日。

    这忘得实在是不应该,因为阮志宁和陈青青生日就差了两天——前天阮志宁还在给陈青青过生日呢,转头今天居然把自己的生日给忘了!

    “巫学姐,你这也太客气了。”阮志宁简直受宠若惊,把礼物小心翼翼的收起来,“我连自己都记不得自己的生日,你居然能记得。”

    阮志宁没有责怪其他小组成员的意思——不记得生日不代表不重视这个人,因为这种东西确实十分容易忘记。

    不是忘记日期,而是对这种事情毫无意识。

    要直接问他们阮志宁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他们可以很快答上来,但真到了那一天,可能就因为各种忙碌的事情忘记了。

    “没什么客气的,上个生日错过了,这个生日再错过就不礼貌了。”巫梦婕挥挥手,留下一个漂亮的背影,“快回家吧,肯定有人给你准备了惊喜。”

    阮志宁这才猛然惊醒,掏出手机,果不其然,屏幕已经被各种祝福填满了。

    其中包含了周思远的、鄢卿虹的、巫文朝的、李清芳的……等等等等熟人,甚至就刚走不久的实验小组成员,此刻也已经有人反应过来,连忙补发了祝福和歉意。

    阮志宁恍然拉开车门上车,副驾驶那边的裴晓萱终于忍不住开口:“阮大教授,20岁生日快乐!谢谢你对我们安保公司这些日子来的照顾!”

    虽说阮志宁不是雇主,只是保护对象,但这并不妨碍他是客户的事实。

    保护阮志宁这个任务虽然艰巨,整日加班加点,中途还遇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危险,但酬金和奖金是真的多啊。

    “谢谢二位,真是有心了。”阮志宁由衷感谢道。

    甚至还有丝丝愧疚——因为阮志宁自己并不记得两位保镖的生日。

    ……

    回家的路上,阮志宁对各个祝福一一表示了感谢——其中特别感谢了巫梦婕。

    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家门口。

    此时他要是还不知道今早小风说的“惊喜”是什么,那就太迟钝了些。

    果然,刚一推门,小风就扑了出来,嘴里大喊着:“爹,生日快乐!今天是你出生的第二十个年头啦!”

    “小风,哎,你这孩子……”阮志宁虽说平日里经常被小风气的头疼,但一到关键时候,女儿果然是贴心的小棉袄,“有心了有心了。”

    小风扑到阮志宁身上时,忽然用极低极低的声音问了一句:“爹,你刚刚在门口站了好久,是在和哪个漂亮小姐姐聊天啊?”

    说着,还戳了戳装了巫梦婕礼物的那个口袋。

    阮志宁一把推开小风——他收回刚才的话,这个逆子还是和以前一模一样!

    没了小风碍眼,阮志宁一下就看到了客厅里闪烁的灯光和天花板上挂着气球彩带。

    父母也坐在桌子上,备好了满满一大桌好菜……

    精心打扮过的陈青青从厨房走出,手上捧着一个巨大的蛋糕,朝阮志宁慢慢走来,直到两人的距离不过半步之遥,她才柔声说出了自己的祝福:“阮志宁,生日快乐。”

    看着这一副场景,阮志宁的心绪忽然就平静了下来。

    阮志宁接过陈青青手上的蛋糕,目光注视着陈青青那双似乎映照着星光的眸子。

    “谢谢啊。”

    ……

    日子一如既往,紧张又平淡,期间阮志宁还帮小风办了个一岁的生日派对——相比起和父母过生日,孩子当然更希望和“同辈人”过生日。

    在小区中俨然已经成为孩子王的小风则更是如此。

    但阮志宁现在管不了这个孩子,在零点能反应堆的所有难题都被解决,只剩下最后的优化步骤后,他将所有后续事情都交给了实验小组,自己则开始进行着为期一周的简单训练。

    太空飞行的简单训练。

    生日那天,阮志宁不但收到了家人们朋友们的礼物,还同时收到了航天局的一份“大礼”!

    他们邀请阮志宁前往月球短暂参观一个神秘的“奇观”。

    这座“奇观”被建设在月背,所以天文望远镜是看不到的。

    目前,祖国已有三条二代航天飞机正在服役。

    除了第一条航天飞机被命名为“长空号”外,第二条、第三条和第四条航天飞机被分别为“志宁号”、“软风号”和“文朝号”。

    之所以第二架航天飞机叫“软风号”而不是“阮风号”,是因为航天器本身本质上也是智能人……

    如果都叫阮风那就完全重名了。

    三天之后,阮志宁就要搭乘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航天飞机“志宁号”,前往月球一旅。

    因为训练时间实在太短,所以他没有获得离开机舱的许可,全程都只能穿着厚实的宇航服,隔着厚厚的窗户观察月球的地貌。

    阮志宁这次乘坐的航天飞带着一批工业设备,但这些工业设备的目的地是火星,而非月球。

    把阮志宁带上月球三小时后,航天飞机会带他返航,然后再带着这批工业设备前往火星,见证第一座外星工厂的动土。

    核聚变反应堆、温室和水培设备早已经被搬运到了火星上,由工作机器人留下进行铺设和组装。

    祖国的科学家们也非常有创意,因为他们筹备的第一座工厂不生产别的,只生产一种最重要,在地球上完全不缺,但是火星上却少得可怜的物资。

    氧气。

    它的原理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将二氧化碳分解为氧离子和一氧化碳,然后将氧离子重组为氧气分子。

    农作物的生长,则恰好需要氧气。

    当然,这些后续的事情阮志宁只能通过屏幕看到了……

    ……

    二代航天飞机机场。

    三天时间眨眼过去,阮志宁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套上了厚厚的宇航服,脚步迟缓的走进航天飞机机舱,坐到了属于他的“乘客”位置上。

    虽说整架航天飞机都可以视作一个人工智能,可以自主完成飞行任务。但毕竟要考虑到紧急情况的可能,所以还是给舱内宇航员留下了一套备用操作面板。

    这套操作面板可不是傻瓜式的,非专业驾驶员绝对连碰都不能碰一下。

    如今航天飞机的起飞流程与之前运载火箭相比简化了太多,已经与民航客机相差无几,仅仅十几分钟后,系上五点式安全带的阮志宁就被通知飞机即将起飞。

    “阮教授,准备好了吗?”志宁号指挥长转过头,笑了一声,“登个月要飞五天五夜,这是十分照顾你的速度啊!”

    如果都是机器人,这趟旅程则不会超过十分钟。

    但毕竟阮志宁是“乘客”,而且是绝不容有失的“国宝”,所以宇航员们收到的命令十分死——必须把速度放慢,飞行时间决不允许低于120小时,一旦阮志宁出现什么异常反应,应立刻降低加速度,直至这种反应消失。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这次的航天队伍中还搭载了两名医疗机器人,配备了完整的一套医疗设备和各种药物。

    甚至在本就宝贵的机舱空间中,还特别弄了一个无尘无菌手术室,方便随时进行外科手术。

    就差把阮志宁当成一个一碰就碎的瓷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