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贞观新丰尉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御前官司

第三百一十一章 御前官司

    十月初一,朔朝。

    微凉的晨风中,兵部郎中柯斜打了头炮。

    “臣柯斜有奏,绛邑折冲府别将纥干承基、郊城折冲府别将张师政,任用未经兵部司认可,此二人黄卷已从甲库抽出,奉还诸公。”

    太子的身躯哆嗦,两个拳头捏得指节都苍白了。

    他怎么敢?

    孤亲手所书的太子令啊!

    他怎么就敢不遵!

    兵部侍郎韩瑗出班:“臣韩瑗有奏,以上二人任用,是崔侍郎出使、柯郎中护送河源郡王的时候,本官受太子令承办,任用隶属东宫卫率的折冲府别将,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

    “唯一的疏忽,是臣未及时告知兵部司,当事甲库令史也未曾禀告,造成兵部司误解。”

    “即便如此,臣觉得也不至于到否决的地步。”

    柯斜笑了一声:“兵部员外郎掌选材七试,请问这二人是过了射长垛(注)、骑射、马枪、步射、相貌、言语、举重哪一关?”

    专业的技能,草莽出身的纥干承基与张师政就不用问了。

    言语要求有神采,也就是能打鸡血,张嘴就能煽动一群人,他们做不到。

    相貌,其实主要是身高,要求六尺,也就是一米八,他俩得踮着脚尖才够。

    在兵部司看来,这二人一无是处。

    倒也不是吹毛求疵,纥干承基他们二人号称刺客,刀上却从未染血。

    不是他们慈悲为怀,主要是手艺太不过关,运气还格外不好,动不动就挨不良人收拾。

    但他二人最大的能耐是能吹,能把死的吹活了,能把没本事翻墙吹成不忍心下手。

    偏偏单纯的太子就喜欢听他们吹牛皮,好像这就能感受到江湖了。

    柯斜继续开口:“如果兵部愿意将甲库从兵部司剥离,那再好不过了。”

    崔敦礼一声苦笑,出班断事:“臣崔敦礼以为,兵部司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武官的考校必须兵部司经手,甲库必须由兵部司掌控。”

    太子的脸色再阴沉,兵部也不用买他的账。

    少年,醒醒,你家阿耶还精壮着呢,你现在想夺权也不合适。

    贞观天子哼哼:“准!任何人不得越过兵部司任命武官。”

    韩瑗张嘴,想弹劾柯斜打死甲库令史,却被天子一记凶恶的眼神瞪了回去。

    这事,本来他就做得不合适。

    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越过兵部司职权行事,是兵部官员不应该领太子令!

    兵权,是天子最大的逆鳞,他可以给太子,但太子不能擅取!

    要不是长孙皇后死死护着太子,贞观天子并不介意换一换太子,反正自己有十来个儿子呢,了不起一个个的换!

    至于李承乾的龙阳之好,倒上不得台面,在这年头也不是啥了不得的大事。

    讨伐高昌的军队命名为交河军,行军总管选了郭孝恪,监军王伏波,领左屯卫大将军薛万均、左屯卫将军姜行本、右监门中郎将衡智锡等,仆从军挑了契苾部、突厥兵一万、诸世家联军一万。

    最后一个决定,即便早就经过政事堂认可,依旧在朝堂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给事中许敬宗难得地出班咆哮:“臣许敬宗,坚决反对让世家拥有兵权!江都之祸未远,臣不忍天下再遭此灾祸!”

    啧啧,老女干佞难得有真性情的时候,看来江都之变在他心里是一辈子的阴影啊!

    许敬宗坚决认为,当年之乱,是因为处处有兵马。

    他却忘了,前朝律法都不许民间有铁叉、搭钩、柔刃的,还不照样遍地烽烟?

    只要朝廷让百姓活不下去,管制得再严也会反。

    民部侍郎卢承庆出班:“不是臣为背后的家族说话,世家拥有一定武力是公开的秘密,即便《贞观律》中不许民间拥有枪、甲、弩,依旧令不入世家。”

    道理现实得很,熬过乱世的世家,哪个没有点自保之力?

    听你朝廷的,把所有家伙都上交了,再逢乱世怎么办?

    坐以待毙么?

    不拿出来乱用,就算世家遵纪守法了,总不能派府兵强行搜出世家的家伙吧?

    崔敦礼附和:“所以,让世家的力量光明正大地出现,为大唐开疆拓土出力,并非什么不能接受的事。”

    柯斜表态:“大唐吃肉,世家啃骨头,百姓喝汤,雨露均沾,这不挺好的吗?”

    如许敬宗之类臣子的激烈反对,倒也在天子与宰辅的预料之中,看着殿中泾渭分明的两个群体,天子都在笑。

    果真如柯斜所料,这事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政事堂里都还有魏征在坚决反对呢。

    不过啊,这世间最无力的,就是反对、抗议、谴责,毛都不会掉一根,有啥用?

    魏征治理内政,还是有一套的,对外的理念嘛,啧啧,天子都懒得评价,迂腐得要死,还要对番邦王道。

    有那王道,用在大唐黎庶身上不好么?

    咋,图番邦给你跳一个胡旋舞?

    大唐的子民就不配王道么?

    张阿难扬声:“肃静!”

    天子看了眼鸦雀无声的朝堂,满意地开口:“大唐,是朝廷的大唐,也是世家与黎庶的大唐。”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才是我大唐应有的风采。”

    真正让皇帝与政事堂同意这项创举的原因,是世家近来对朝廷态度的巨大改变。

    不管世家的势力是不是在增长,至少朝廷的官吏基本能补足,很多举措也能正常运转了。

    河曲都督府的试行策略,让双方意识到,合则两利。

    对抗是没有出路的。

    对天子而言,把世家的力量撒到外面,让他们祸害番邦,不是一件好事么?

    世家从来不是什么好人。

    不,包括权贵在内,也没几个好人,越是洗得像白莲花的越坏。

    让这些坏人有地方发泄过剩的精力,挺好的。

    比如李愔、李元景之流的,也可以改封葡萄王、寒瓜王嘛。

    那位辣眼睛的永嘉长公主,可以实封一个骆驼公主嘛。

    眼不见,心不烦。

    把祸害们扔得远远的,剩下的就是好人了嘛。

    抽调兵马也得吵大半天,右骁卫、左屯卫除了府兵,翊卫也想捞一捞战功。

    苦点、热点算个啥,那么多兵马打高昌,那是手拿把攥的。

    只有侯君集脸色不太好看。

    -----------------

    注:射长垛,应是远射,单考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