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侠:只有我能沟通器灵 » 第十章 文脉觉醒

第十章 文脉觉醒

    在场的众人纷纷看向崔掩。

    “文脉觉醒,儒道入品!!”司马柳香眼睛圆睁。

    通常儒道入品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象,比如一夜长高,皮肤变白,甚至还有一夜白头的,但是头顶形成文字的还是头一次听说。

    “入品了?”韦爵爷见到这一幕一脸惊讶,“这难道就是师傅让我们找的的文曲星转世?”韦爵爷看了看身旁的司马柳香,同样在她的眼中看出了震惊。

    只凭一首诗就能觉醒文脉,这绝对是奇才。

    二人默契地互相点了点头,韦爵爷跨步上前,道:“这位兄台高姓大名,在何处高就。”

    崔掩也是纳闷,只是白嫖了杜甫的一首诗而已,竟然会产生这么大动静。

    他缓过神来,对着韦爵爷微微一笑,“在下,崔掩。”

    “原来是崔兄,见你一诗入品,觉得十分好奇,可否拜读一下大作。”韦爵爷说的很客气,但言语之间还是带着一丝质疑。

    “入品?何为入品?”崔掩没听懂。

    见崔掩一脸疑惑,韦爵爷哈哈一笑:“兄台看来并非儒家弟子吧。所谓入品是指踏入儒道门槛第九品,明窍境。可开窍明悟,记忆增强,更有甚者从此过目不忘,一目十行。”

    崔掩皱了皱眉,回忆起刚刚身体的反应,似乎还真是这样。现在可以轻松回应起曾经读过的古诗词和大量的电影片段等等。

    韦爵爷嘴角噙着笑意,继续道:“儒道共分九品,一品一重天。看似只是最简单的明窍境,也极难跨越。穷极一生而未踏入九品者如过江之卿。就比如,这次诗会集结了青州的各路青年才俊,但是入品者也不过数十人而已。”韦爵爷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众人。

    崔掩点了点头,心中嘀咕:“看来这入品还真没想象中的简单。”

    韦爵爷笑道:“能只凭一首诗就能文脉觉醒踏入儒道九品的,古往今来,你还是第一人,即使儒圣当年也不过如此。”

    “爵爷说笑了,在下一寒门怎能和儒圣相提并论,莫要说笑。”崔掩急忙谦虚道。

    “可否让本爵爷拜读一下大作。”

    “不敢,不敢,这是在下拙作,献丑了。”崔掩将写好的诗句递了过去。

    由于崔掩一诗入品,引起了众人的诧异,这时已经好多人围了过来看热闹。

    他们好奇地盯着韦爵爷手中的诗作。

    “上面都写了啥,有人能看到吗?”后面的人嚷嚷道。

    “行了,别挤我,我也看不清,看这字迹龙分凤舞的定然不是凡品。”

    韦爵爷翻开宣纸,第一瞬间就被震撼住了。

    “这...这字太TM的丑了吧。”韦爵爷略显尴尬地瞥了一眼崔掩,他觉得自己太过唐突了,很显然,就冲这样的字迹,别说文曲星转世了,我看是地煞星投胎还差不多,跟蚯蚓一样,鬼画符。

    韦爵爷收起心中的失望,平复了心情,看向这首诗作: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脑袋里嗡的一声,呆愣在原地。

    只觉得头皮发麻,嘴唇也跟着颤抖起来。

    他喉结滚动,润了润燥热的嗓子,嘴唇动了动,“好,好,好!”

    连说三个好字。

    在场的众人一个个好奇地死死盯着爵爷手中的宣纸,恨不得将眼珠子扣下来,扔过去看个究竟。

    “好诗,好诗啊。”韦爵爷满脸潮红,脖子的青筋高高凸起,他环视四周,表情激动,恨不得马上和大家分享这份佳作,毫不犹豫地在在众人面前朗读了这首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寂静,一片寂静。”在场的每个人听完后都呆愣住了。

    接着雷鸣般的喝彩声在崔掩的耳边炸响。

    但面对对众人的喝彩,崔掩则显得一脸淡定,心中波澜不惊,毕竟又不是自己原创的。

    一炷香后,诗会比赛结束,虽然崔掩写出了佳作,但是作为诗会的主持人司马柳香依旧认真仔细地对待交上来的作品。

    经过层层筛选,已经从京城带来的几名高品儒生的投票后,最终,崔掩顺利成为本届诗会的冠军。

    司马柳香盯着眼前这位俊美的少年心中顿生嫉妒。

    不知怎么地,她就是看不惯他那副从容不迫的样子。

    似乎这首诗是随手而作,完全不像是写出极品绝句的样子。

    “就算这个叫做崔掩的少年写出了足以夺冠的诗文也不代表他能驱使修身竹笔。”司马柳香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这次师兄拿出这支笔的本意是吸引更多江南才子来接受诗文挑战,按照父亲的说法,只有得到天地认可的儒生才能驱使修身竹笔。

    所谓得到天地认可,本质上是文脉异常之人。

    这种人有更好的悟性。

    也是司马又苦苦寻找的新炉鼎。

    “我倒是希望这个小子能驱使竹笔了。”司马柳香挑了挑眉,眼中闪出一抹异彩。

    只要能找到炉鼎,并将其带回京城供父亲夺舍,她就完成了任务。

    这半年来的舟车劳顿,她可是受够了。

    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可能。

    修身竹笔,是儒家中的一件特别的宝器,它能“下笔成令”而且几乎没什么反噬,比“言出法随”要高一品阶,但只有两种人能驱使这支笔。

    一种是达到儒家三品的大儒,一种是得到天地认可的儒生。

    竹笔还有个特别的作用,遴选人才。

    往往能得到竹笔认可的都是得到天地认可的儒生,文脉异常的天赋之人,也就是司马又说的文曲星转世。

    司马柳香虽已踏入六品,也仅仅只能拿起修身竹笔维持十息而已,还不能完整写出一个字。

    他们二人从京城一路向南,以文会友,期间也发现一些天纵奇才,但无一例外,都无法驱使修身竹笔。

    往往是刚刚一握笔,便浑身大汗淋漓,之后犹如见鬼一般仓皇逃离,别说要这笔了,连看都不敢看。

    这是因为修身竹笔包含着儒圣的些许意志,非天地认可的儒生不能压制这股力量。

    “恭喜崔兄!”

    “恭喜,恭喜!”

    “一诗入品,前途无量啊。”

    众人纷纷道喜,和崔掩攀谈,希望能结交崔掩。

    “不知崔公子可否赏脸赠送墨宝一份,供小可瞻仰。”有人说道。

    此话一出,顿时提醒了众人,纷纷向崔掩讨要墨宝。

    但崔掩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就他那丑字,恐怕会让人笑掉大牙,干脆索性不理会,而是转移话题。

    “我们去看看那支竹笔如何。”崔掩朗声说道。

    “对啊,对啊,我差点忘记了还有这么一回事,听说那支竹笔可以下笔成令,好想看看。”

    这时韦爵爷捧出那枚泛着青光的修身竹笔,朗声说道:“请诗会魁首,崔掩上来接宝。”

    司马柳香嘴角露出一抹蕴含深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