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侠:只有我能沟通器灵 » 第十四章 这首诗还没取名

第十四章 这首诗还没取名

    正是那位麒麟书院的刘老,刘长卿。

    昨日听说此人已是儒家五品,师者境,常年在大周第一书院,麒麟书院内教书。

    “虽然他是和司马柳香一起来的,但不一定就是坏人,先去见见再说。”

    一夜无话,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二天的中午。

    崔掩一番打听后,找到了刘老落脚的客栈。

    昨日尝试竹笔失败后,刘老便灰溜溜地在临近的秋水街找了间客栈。

    崔掩拐进秋水街。

    秋水街,离热闹繁华,游人如织的长安街只隔着数十米远,但崔掩觉得自己正处在另外一个城市。

    街道空荡荡的,鲜有几个行人,狭窄的街道两旁布满挂着转让的商铺和苦苦支撑的饭馆。

    最终在秋水街的街角找到了那家客栈。

    客栈不大,但装修的还算干净雅致,里面没几个人,正值中午饭点时分却只有寥寥几人用餐,小二单手支着脑袋在柜台上打着盹。

    “小二,小二!”崔掩推醒了睡熟的小二,道:“京城来的大儒刘老住在你这里吧。”

    “大儒,刘老是谁。”睡的迷迷瞪瞪的小二一时没反应过来。

    “京城麒麟书院来的大儒,刘长卿。”崔掩再次强调一遍。

    小二摇摇头。

    正在这时,大堂角落里传来一个浑厚低沉的嗓音:“你在找我吗?”

    崔掩转身望去,一个面如清瘦,头发灰白,身着灰袍的老者正低头饮酒。

    崔掩一眼便认出,此人正是昨日在青云楼的刘老。

    “学生,崔掩,见过刘老。”崔掩躬身作揖。

    “啪嗒。”

    刘老手中的筷子,应声落地。

    他急忙起身,跨步冲出,表情激动:“崔公子!”

    “崔公子找老朽何事,快坐,快坐,小二把店里最好的酒菜速速上来,快。”他冲着小二大吼道。

    “好好好!”小二欢快地跑进后厨。

    “崔公子,找老朽何事。”刘老歪着头,一脸温和地重复着刚刚的话。

    “刘老客气,我想向你打听些事。”崔掩拱手,温言说道。

    “我本是名武者,但昨日觉醒文脉后,对儒家体系颇感兴趣,只是我一粗坯武夫,也没有这方面的渠道,特地上门叨扰,还请刘老解惑。”崔掩这一话说的谦虚,真诚,丝毫没有做作的样子。

    “崔公子,一诗入品,凭借九品之身便可驱使文器,怎么能说是粗坯呢,太过谦虚了。”刘老说道。

    “刘老言重了,言重了。”

    刘老做了个请坐的手势,道“儒家共分九品,明窍,开悟,修身,正心,这是基础,到了五品师者境后,就算是真正的入门了。之后便是贤人、贤者、儒尊、亚圣。如果再加上超凡境的儒圣境的话,一共十个品级。”

    崔掩点点头,好奇问道:“如何将九品晋升到八品。”

    刘老额头的青筋猛地一跳,看向崔掩的眼神有些复杂,心说昨日这位崔公子刚刚入品,今天就想打听晋升八品的方法了?未免有些狂妄,但转念一想,此人凭借九品之身便可驱使文器,便不再多想。

    “儒家以浩然正气为修炼本源,体内的浩然正气达盈满后,通过特殊心法凝练正气,如此反复,当体内正气再次圆满后即可晋升。只是,”刘老的话音突然一顿,他看了看崔掩,眼神中似乎在期待着什么,继续说道“只是儒家规矩颇多,只有拜入儒家,得到老师认可后才能传授凝气心法。”刘老轻轻捋了捋灰白的胡须,笑呵呵道。

    “还得拜师啊,我对这个刘老并不了解,肯定不能贸然拜师,三天的休沐只剩一天了,常平府也不认识什么高品儒生,得尽快想办法搞到儒家的炼气心法,这样才能更快速的成长。”崔掩心中思忖。

    他也不敢贸然拜师,毕竟古代的名声可是极为重要的,万一选了个人品差的人做老师,传出去也不利于后期的发展,毕竟现在目标是要抱紧皇上大腿。再三思忖之后,崔掩想到个方法,他开口道:“我有个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老眼中的晶光更胜,心说,莫非这个大才真要拜我为老师,他笑呵呵地说道:“崔公子客气,请讲。”

    “我昨晚苦思冥想,又做出一首诗,只是还未取名,想请刘老帮帮忙。”崔掩温言说道。

    “看来是我想多了,不过这崔公子的诗才也是一绝,昨日的那首《春日》想必今日已经流传开。”刘老眼中的神采稍稍暗了几分,但转念一想后又有些期待起来,他干笑了一声,然后道:“崔公子客气了,老朽洗耳恭听。”

    此时小二已将酒菜上齐,崔掩举起酒杯,装作古代诗人作诗的样子,摆了个造型。

    朗声说道: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啪嗒。”

    刘老的筷子再次落地,他目光灼灼,眼中似有晶莹闪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他喃喃自语。

    顿时再也无法抑制住激动的热泪。

    回想自己一生,少年丧母,中年丧子,寒窗苦读数十载,如今虽是天下第一书院的五品儒者,但是离四品境依然很远,而昨天的打击让自己意志消沉,一度自我怀疑,崔公子这首诗分明是在勉励自己,虽然人到壮年但不能就此消沉,应该积极乐观,努力奋进才是。

    “好诗,好诗!”刘老一口饮尽杯中浊酒。

    “还请刘老赐名。”崔掩适时说道。

    刘老从激动的状态中缓过来。

    他也不傻,崔公子的目的想用这首诗换儒家的炼气心法。

    其实儒家对炼气心法并没明确的规定,但是这也是内部圈子的信息,外人想要知道也并非易事。

    儒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要青史留名。

    他坚信这首诗词一出,必会流传千年。

    想到这里,刘老的内心一阵悸动。

    他嘴角嗫嚅了下,道:“这首诗,就叫赠刘长卿如何。”

    接着他从怀中掏出一本薄册子,推了过来,“儒家的炼气心法,这是作为朋友的一片心意。”

    “朋友!”崔掩微微一笑,“好名,好名,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