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段历史有点乱 » 第十八章、官拜大司马

第十八章、官拜大司马

    “之前的前线急报中粗略提到你放弃驻守穆勒城,还让胡人降卒参与耕种,说的不尽不详的。现在你与我详细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在刘永的车上,二人先是聊了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题,然后刘永将话锋一转,问道。

    王文猜到会有此一问,不慌不忙的说道:“放弃驻守穆勒城,原因有两点:不安全、不划算。先说不安全,穆勒城破以后,城中军民被胡人屠戮殆尽,城中尸积如山,蚊蝇滋生,军队进驻,恐有疫病。”

    “又说不划算,穆勒城,我朝关外西北重镇,是我朝及西域客商往来必经之地。出了穆勒,便是茫茫大漠,往来客商都会在城中休憩补给。但近年战事频繁,城内贸易早已断绝,穆勒城已不再是关外经济重镇。相反的,穆勒城地理位置特殊,四通八达,易攻难受,防守压力过大,而我朝兵力短期,派兵进驻只会浪费有限的兵力。不如先对外宣传穆勒城是我朝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朝拥有穆勒城的所有权利,等有能力的时候再派兵进驻不迟。在此期间,别的国家想占就让他占去,就当是来了个免费管家,我们需要的时候再叫他还回来,如果不还那就抢回来。”

    “那胡人降卒呢?”

    “因战火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土地荒置,这些都是胡人南侵所致。而胡人降卒,正好可以填补我朝劳动力的空缺。以后开荒、采矿、修缮城池等需要大量动用民力的地方都可以让胡人降卒去做,让百姓可以安心生产。这么廉价的劳动力,杀了,确实可惜。”

    听王文说完,刘永想了一会,说:“放弃驻守穆勒城,你做得很对。这些年我朝境内人口流失严重,兵源更是紧张,确实分不出兵去驻守一个没有价值的孤城。你也知道,我朝还有三成的疆土被胡人所占,你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收回的希望。但是,收回之后呢?我们有没有足够的兵力驻守?显然是没有的。你放弃驻守穆勒城给了我一个启示,那三成疆土暂不收回,休养一段时日,等流失的人口回迁,兵源充足了,你再帮我抢回来。至于你对胡人降卒的处置是不是养虎为患有待观察,但如果他们有什么异动,你得负责。”

    说实话,王文还真不知道魏国还有三成疆土被胡人所占,因为就没人给他说过。至于胡人降卒的处置,刘永也说得在理。既然给了活命的机会还不老实,那就只有把这个机会剥夺了。

    回京的队伍这时也到了永安城外,刘永叫停马车,对王文说道:“你以少胜多勇夺四城的事迹已经传开了,你是整个大魏国的英雄,现在整个永安城的百姓都等着你,去接受他们的欢迎吧。”

    “遵旨。”

    王文简单回了一句便走下马车。此时,也有人牵来了王文的坐骑,王文翻身上马,跟随马车进城。

    过了城门洞,便看见街道上已经站满了人。当见到圣上的车队进城时,人群中就爆发出一阵欢呼,高喊:“欢迎英雄回京。吾皇圣明,得此良将,大魏永昌。”

    王文骑在马上,目不斜视,听着人群中的欢呼,心里乐开了花,想着这就是英雄该有的待遇啊!

    “我跟你讲啊,你别看这个少将军年纪轻轻的,还有点胖,但厉害着呢,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有如探囊取物。”

    “那他用的什么武器?”

    “少将军这么英勇,自然用的是可刺可劈的方天画戟了。听说少将军第一战,带着2万人,面对敌人的30完大军,浑然不惧,当先冲入敌阵,手中方天画戟一扫,数十人便身首异处,然后……”

    后面的隔得太远,王文听不到了,但只听了这几句,王文就觉得……太离谱了。

    “你的故事现在是城内说书人的保留节目,各种版本都有,反正都厉害得有如天人。”

    王文身后突然有人说道。王文忍不住回身一看,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正笑着看向自己。少年一身便装,与周围身着铠甲的众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见王文看向自己,少年笑着打招呼道:“你好,我叫刘齐。”

    刘齐?齐王!

    齐王是魏国唯一没有封地的王。只因为出生晚了点,该封的地都已经封完了,所以一直住在宫里。

    王文赶紧道:“见过齐王。现在不便下马行礼,请齐王见谅。”

    刘齐无所谓的摆摆手,说道:“无妨。今日你是主角,不必理会我。”

    王文见刘齐如此随和,抱拳躬身算是行礼,然后便又回身坐正。

    一路无话,转眼到了宫中。

    刘永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文武百官说道:“三月前,胡人80万大军来犯,我朝军民上下一心,英勇无畏,经过三个月的血战,杀敌10万有余,俘获胡人近20万,缴获战马物资无数,打得胡人远遁,前线将士个个功不可没。”

    “传朕旨意:燕王抗敌有功,免供三年。曹腾领兵有方,赏万金。余金、徐楚二位杀敌有功,现封余金为平虏将军,赏千金;封徐楚为平寇将军,赏千金。”

    “另外,胡人大举南侵,此为外患;蔡靖父子勾结胡人,通敌叛国,意图颠覆我大魏江山,此为内忧。在此内忧外患之际,有一人,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计诛蔡德恒,出奇兵解皇城之围,又一路奔袭收复穆勒城。此人为我大魏立下不世之功,依众卿之见,我该如何封赏?”

    刘永虽然心里早有计较,但还是把这个问题抛给了下面的文武百官。

    “陛下,曹宝将军年少有为,治军有方,可封为大将军。”

    “不可,曹腾将军老当益壮,若将曹宝将军封为大将军,那曹腾将军该如何安置?”

    “陛下,我儿领兵之能在我之上,我愿将大将军之职让于我儿。”

    “陛下,现今蔡靖父子已伏法,大司马及大元帅之职空缺,少将军受仙人点拨,才能出众,不如……”

    “陛下不可,我儿年纪尚幼,大司马一职恐难胜任。”

    期间有人提议让曹宝出任大司马,但话还没说完就曹腾就出声阻止。

    刘永就等着有人提议让王文出任大司马,听见曹腾反对,说道:“曹老将军言重了,我20不到就是一国之君,年纪和能力不能一概而论。那就这样吧,封曹宝为大司马兼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国兵马。众卿可有异议?”

    “吾皇圣明,大魏永昌。”

    百官山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