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段历史有点乱 » 第二十章、烙锅

第二十章、烙锅

    “陛下,奇变偶不变?”

    御书房内,刘永给王文详细的讲了自己亲政之后的一揽子计划。王文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但也不敢去多想,毕竟历史上相似东西太多了,自己又是个不折不扣的学渣。直到刘永说要把魏国的官方语言命名为普通话,王文才试探性的问出上面的话。

    “什么鸡便狗粪的?你先听我说完,然后再帮我分析分析可行性有多少。”

    从刘永的反应来看,他并不是穿越者,不然不会连穿越者之间的接头暗号都不知道。

    “好吧,你继续。”

    王文做了个继续的手势,示意刘永继续说,但心里还是怀疑刘永是穿越者,他要找刘永话里的漏洞。

    “前面的计划是刺激流失人口回迁。但在回迁之前,我朝境内仍有大量荒置的土地。一部分可以向你说的那样让胡人降卒耕种。剩余的部分就交由各地驻守官兵耕种,收获的作物全部上缴国库,由国库分配。”

    “如果境内的荒置土地都能利用起来,接下来就是运输问题。我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各州府郡县之间都修建驰道。一来,可以加强各地之间的交流,特别的是商业交流;二来,战时可以提高行军速度,降低行军时间。”

    刘永说道这里,王文举手,说:“打个岔,如果路修多了,那一些交通要道,比如说十字路口就容易出现管理混乱的情况。我觉得可以在这些地方设置醒目的标志来提示什么时候该停,什么时候该走。陛下您觉得应该用什么颜色合适?”

    王文继续试探。

    刘永偏着头想了想,说:“没必要非要用颜色代表。我们可以用马的图像来代表走,马的身上画个叉代表停。”

    “有道理,您继续。”

    王文有点失望。

    “当然,我朝地域广阔,各地情况不一,这些计划执行起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也都不一样。所以我决定以村为单位,每村选出一到两个德高望重的人搜集民意,整理问题。然后每年将这些问题汇集起来,根据情况调整。地方性问题由地方解决,全国性的问题由中书省解决。”

    王文:“……”

    王文还是觉得很熟悉。

    刘永可能有些渴了,喝了一口粥又接着说:“另外,为了防止地方官吏不作为,我还打算成立一个组织,专门负责监督地方官吏。我准备叫这个组织为律检司。你曾跟仙人学艺,眼界高于常人,你帮我分析一下这些计划的可行性。”

    神特么律检司。但学渣王文没听出来这个名字就是他生活的时代的某组织的古文版。

    王文认真想了一下,说道:“可行性很高。特别的兴办义学可以广开民智,为我朝提供很多有用的人才。但是我觉得时间短了点,可以延伸到十六岁,当然这个要国库允许。另外就是修驰道,这个是很消耗财力人力的,搞不好就成了不体恤民情,滥用民力。更何况我朝人口南迁太多,境内人力资源匮乏。要不这样,我带兵去给你抓些降卒来?对了,我朝曾经流行过一首歌,我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开始是……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后面是什么来着?”

    王文还在继续试探。

    刘永一脸懵逼的看着王文,说道:“我从未听过这歌。把义学的免费时间延长我也想过,但要建立在国库允许的情况下。另外修驰道的事可以考虑先让各地驻守官兵去修,毕竟我们现在还不宜与胡人开战。”

    王文点点头,然后又说道:“可能是我梦中学艺的时候听的吧,记岔了……陛下,冒昧的问一句,您是怎么想到这么多东西的?”

    一直没说话的刘齐接过话道:“皇兄自14岁登基以来,一直在想自己亲政后该怎样让百姓过得更好……曹司马,你吃饱了吗,我看你也没吃多少东西啊。”

    王文也就吃了一个玉米,两个土豆和一点玉米粥,肯定还没吃饱。王文只是在吃土豆的时候想起李峰带他去吃的烙锅了。

    “我只是突然想起土豆还又更美味的吃法。”

    “哦,什么吃法?”

    刘永和刘齐都来了兴趣。

    “烙锅。”

    “烙锅?不知这烙锅怎么个吃法。”

    “嗯……就是把土豆切小块在烙锅里烙呗。”

    刘齐听了,吐槽道:“那不就是跟炸土豆一样吗?”

    王文摇摇头,说:“非也,非也。以前的烙锅确实只烙土豆,但后来进化到无所不烙。”

    刘齐又好奇的问:“那你具体说说都可以烙什么啊。你会不会,整点来尝尝?”

    王文点头,说:“很简单,只要有锅有油就可以。”

    刘齐翻了个白眼,吐槽道:“这不废话嘛。这么大的皇宫会没油没锅?你倒是说说还有什么食材?”

    王文有点为难,说道:“具体有什么食材,也说不出来,但只要看见食材我就知道能不能烙,烙锅的精髓也就在这里了。”

    刘齐一拍大腿,说:“那还不简单,我带你去一趟御膳房,你看见什么食材就拿什么。”

    说罢不由分说的拉起王文,给刘永打了个招呼转身就走,只剩刘永拿着个红薯呆坐当场。

    二人来带御膳房,也不搭理跪了一地的御厨。王文随便指了一人,又指着挂着的牛肉说道:“2斤牛肉切片。”

    又指着辣椒对另一人说:“把辣椒研磨成粉,然后剥两头蒜进去一起研磨。”

    “那鱼有刺没?没有就拿两条切片。”

    “把那几只鸡的皮起下来,切块。”

    “……”

    一切安排妥当,王文守在那个磨辣椒粉的御厨旁边,一样一样的放着调味料,口中解释道:“辣椒面才是烙锅的灵魂,好不好吃就看辣椒面弄得好不好。”

    一切准备就绪,二人带着一众御厨拿着食材又回到了御书房。

    一进门,刘齐就把跟来的御厨打发走,然后问王文:“材料都准备好了,怎么弄?”

    王文把锅放在炭火上,倒上油,放入切好的土豆,边放边说:“烙锅要用生油才好吃。”

    等油温差不多了,王文又放入鸡皮、牛肉,等牛肉七成熟的时候,夹起一块,沾上辣椒面,递给刘永,说道:“陛下,您先尝尝。”

    说完王文就后悔了,以前看电视的时候都是有太监试菜之后,皇上才吃,而且用的不是同一双筷子。但现在王文不仅没先吃,还直接把筷子上的肉放到了刘永的碗里。王文悲哀的觉得自己这个大司马可能才当一天不到就被开了,而且可能命都不一定能保住。

    但刘永接下来的举动让王文彻底放心了。

    只见刘永夹起牛肉慢慢放入口中,然后露出满意的微笑,赞到:“好,不错。”

    刘齐一听,赶紧把锅里的牛肉夹进碗里,吃了一块便感叹道:“太好吃了,你是怎么知道还有这种吃法的?”

    “哦,跟我师父学艺时,我师兄李峰教的。”

    王文说完,突然很想李峰,也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