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段历史有点乱 » 第三十八章、三山聚义(上)

第三十八章、三山聚义(上)

    看着一脸无奈的楚籍,被楚绫紧紧抱着李峰有些不知所措,手也不知道往哪儿放。

    因为被吓得不轻,怀中的楚绫还在微微发抖,李峰纠结了半天,最终还是摸着她的头发安慰道:“乖,不哭了,我们来接你回家了。”

    楚绫止住哭声,抽泣着问道:“陈大娘没事吧,昨天我见有人打了她。”

    李峰替楚绫擦去眼角的泪,说道:“陈大娘没事,只是受了些惊吓,休息一段时间就没事了。”

    这时,一男子从寨门内走出。这男子国字脸,脸上有一块青色的胎记,几乎覆盖了半边脸颊。手里提着一把大刀,刀身上还在滴着血。

    李峰见了该男子,脱口而出一个名字——杨志?

    男子听到有人提起自己的名字,先是一愣,随后问道:“你认得我?”

    话问出口后杨志觉得问得多余,抓捕自己的告示贴得到处都是,眼前之人见过也不奇怪。

    李峰心道:可不是嘛。你脸上的胎记太有辨识度了。水泊梁山第十七位好汉,天暗星青面兽杨志。现在好了,张清、花荣再加上杨志,梁山八骠骑现在集齐三位了。

    对于别人怎么会知道自己的杨志也没多大兴趣,转身向楚籍跪拜道:“楚寨主,座山雕及参与偷袭瓦岗寨的众人已被诛杀,请你信守之前的承诺,饶了威虎山上下。你若是还不解恨,请一并杀了在下。”

    说罢将手中的大刀扔到楚籍脚下。楚籍脚一勾一带,将大刀握在手中,大刀发出一声悲鸣。

    “好刀!”

    铁匠单通赞道。

    楚籍举起大刀正要斩下,李峰赶紧制止道:“大哥,且慢。优待战俘是我军的传统美德,你现在若是杀了他,传出去恐怕有损你的名声。而且,我看这杨志也是重情重义之人,恐怕是有什么苦衷才会跟着座山雕,不妨先听他说说。”

    楚籍听后收起大刀,对杨志问道:“你且说说你因何到此。”

    杨志感激的看了一眼李峰,然后说道:“我本是常州人氏,因胡人犯我汉地,欲投身军中以报国恩。在一次战斗中,我发现军中有人残杀百姓,想用百姓的人头冒领军功。我看不下去,便与他们理论,争执中误杀了人。其同伙便污蔑我勾结外敌,残杀同袍,要对我按军法处置。想我烂命一条死有何惧。但男儿大丈夫理应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这样的死法实在窝囊。于是我便趁看守不备,逃出了军营。谁曾想才逃到这靖州城就被人认出,被官兵追捕之下慌不择路逃到了此山中。那座山雕看我武艺高强,说我若被抓到必然是死路一条,不如与他在此处落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后来进了这威虎山我才知道那座山雕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我本有心就此离开,但天下之大已无我容身之处。只好留在这里看着座山雕,让他少造些杀孽。话已至此,信与不信,在你,要杀要剐我也无话可说。”

    “你就买卖刀?”

    李峰以前看《水浒》的时候觉得杨志挺可怜的:押运花石纲,船翻了;穷得要卖家传宝刀,遇见无赖了;护送生辰纲,被劫了;归顺梁山过了一段安生日子,谁知道征方腊的时候病死了。李峰一直觉得书中描写杨志卖刀那一段极大的表现出来他能屈能伸,不畏强权,敢作敢当的性格。所以会有此一问。

    杨志被问得一愣,觉得李峰有点莫名其妙。但还是回道:“家传宝刀,怎能说卖就卖。你也不必戏耍于我,要杀便杀吧。”

    李峰挠挠头,显得有些尴尬,转向楚籍说:“大哥,照他说来他也是个磊落的汉子。我们之前也说过只针对昨日参与偷袭瓦岗的人,不然就放过他吧。”

    “昨日之事,我确实也有参与。”

    杨志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把李峰给气得,都有心放你了,你还故意往刀口上撞,你就这么急着去死吗?

    “哥哥,昨日之事他确实也有参与,但他一直在阻止座山雕杀人,要是没有他,陈老夫妇只怕已经被杀了。”

    楚绫也劝道。

    楚籍知道楚绫绝不会骗自己,将大刀收起,转向李峰问道:“放了他可以,只是这威虎山上那么些人又该如何安置?”

    楚籍也不想滥杀无辜,但他也担心放了这些人后会把山寨的位置泄露出去。

    李峰自然明白楚籍在担心什么,转身问杨志道:“我且问你,若今日放过你们,你们可还会去打家劫舍?”

    “既已报国无门,只想过些安生日子,打家劫舍非我本愿,断不会再去。”

    “你们在外面是否安插得有眼线?若你有心改过,就得有所表现。”

    张清的意思很明显,若你们还有眼线就说出来好一并除了,也算是纳了投名状。

    也不怪张清会这么问,凡是劫道的强人都会在山寨之外安插眼线。一来可以打探消息;二来在官兵围捕时可以及时通风报信。

    杨志也没有隐瞒的打算,听张清问起,直接答道:“靖州城外十里的酒肆就是他们的眼线。那里面尽是些恶贯满盈之人,你们一并杀了自然最好。”

    张清点点头,唤来王伯当,与他耳语了几句。王伯当听后点头表示知晓,又叫来花荣。二人遁入林中,几个转折便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内。

    见二人远去,张清又唤来楚籍跟李峰,悄声说道:“大哥,三弟,我看这杨志也是个敢作敢当、光明磊落之人。现在座山雕已死,威虎山没有了主事之人,何不将他留下,让他约束众人,免得再生事端。”

    楚籍说:“我没读过书,不懂得如何处理,还是听听三弟的意思。”

    李峰这两日一直在山里来回跑,山里的地形已经了然于胸——如果将瓦岗、梁山、威虎山这三个地方用线连起来,正好是个等腰三角形,三地之间互为呼应。

    虽然吴国局势尚还算稳定,但谁也不敢保证不会有战火重燃的一天。到时候战火不烧到这里自然最好,若真是烧到了这里,三地之间还能相互照应。

    李峰给二人说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又补充道:“自古穷山恶水出恶人。很多人愿意以身犯险,也是因为生活所迫。若人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谁愿意去做那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营生?”

    “我看这山中荒地尚多,与其继续荒置,不如让威虎山的人耕种起来,免得他们一天闲着尽去想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另外,我们造纸要用到的竹子、石灰都需要人去采集。此外,如果我在外面的店顺利开张、新品研制成功以后,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留着他们也能用得上。”

    “行,就照你说的办吧。”

    楚籍同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