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段历史有点乱 » 第三章、沙场秋点兵

第三章、沙场秋点兵

    三天之后,朝堂之上。

    “众爱卿,倭奴国占我东北三城已三年有余,此乃我大魏之奇耻大辱。今我大魏境内风调雨顺,处处丰产,粮草充足,我意让曹司马领兵收回东北三城,以扬我大魏之国威。众卿意下如何啊?”

    刘勇端坐于龙椅之上,向文武百官问道。

    “陛下圣明。曹司马神勇,定能为陛下收回东北三城。”

    百官山呼。

    “曹宝听命。朕命你领兵十五万,择日出发,收复东北三城。”

    “臣,遵旨。”

    “余金、徐楚,你二人接替夏侯忠、夏侯义二位将军,镇守清远三城。”

    “臣等遵旨。”

    余金、徐楚自从回京后就随曹腾镇守永安城。刚才听说刘永说要王文带兵收复东北三城,以为可以随王文一同出征。结果刘永却要他们接替夏侯兄弟,不用想,能随王文出征的自然就是夏侯兄弟了。

    “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曹腾越众而出,说道:“此次远征事关重大,我儿年纪尚幼,临敌经验尚浅,请让老臣随行,也好协助一二。”

    “哎,曹老将军多虑了。曹司马用兵如神,又有夏侯兄弟随行,倭奴国那样的蛮荒小国,是伤不到曹司马的。再说了,永安城还需要曹老将军这样的老将镇守,朕才安心啊。好了,就这样吧,退朝。”

    曹腾本想再说些什么,但刘勇不给他机会,直接宣布退朝。

    又三天后,钦天监推算出的黄道吉日。

    王文身披黑铁虎头甲,手握方天画戟,骑着汗血宝马,率先从皇城中走出。身后是参与此次出征的其他将领。除了夏侯忠、夏侯义两兄弟和曾经参与收复清远三城的李勤、孔力外,还有几个王文看着眼熟却叫不出名字的人。后经夏侯义提醒,王文才想起来那几人是神山关十三将里面的几人。

    因王文要领兵出征的告示早已贴满永安城,所以永安城的百姓早早的就守在了皇城之外,只为能第一时间看到永安城的第一流量。

    当皇城大门打开,王文走出,人群中就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王文挥手致意,又是一阵欢呼。

    “快看,方天画戟,曹元帅的武器果然是方天画戟!说书的果然没骗我们。”

    说起这方天画戟,其实还又一个小故事。当时刘永赠给王文黑铁虎头甲时因为要走流程就没让王文直接带走,而是另外安排人送到了将军府,同时送到的还有一杆方天画戟。当时王文就奇怪,刘永是知道他的武艺稀松的,送这杆戟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一问才知道,刘永也是听说城里的说书人都很默契的说王文所用的武器是方天画戟,就用造甲的边角料打了这么一杆。看起来是挺唬人,其实戟身是中空的,没有多少重量。让王文没想到的是,这杆装饰用的戟会让围观群众有这么大的反应。

    “我骗你们作甚?我还知道这曹元帅曾在仙人门下修行,所以才这般厉害。另外,你们知道曹元帅才回京两个月就出兵讨伐倭奴国吗?”

    人群中一人说道。此人就是永安城现在最火热的说书人。

    “你又知道?那你倒是给我们说说。”

    那说书人故作高深的一笑,说道:“既然你们想知道,我就随便说说,但你们要想听详细的,还请到我说书的茶楼。我想你们也注意到了,曹元帅比回京之时瘦了许多。那是因为曹元帅回京之后一直在修炼一门功法,这门功法练成之后可以将身上的肥肉转化为力量储存在丹田之中,对敌的时候再从丹田里调出来,威力极大。特别是将力量注入到他所用的方天画戟之后,戟身将有雷电缠绕,开山劈石不在话下。现在曹元帅功力大成,就想着找倭奴国的人练练手。”

    说书人说得玄乎,但听的人却没有半分怀疑,毕竟王文的体型确实比回京时瘦了不止一星半点。忙不迭的问道:“曹元帅到底修的什么功法,竟如此厉害?”

    说书人摇着扇子说道:“此前说了,要听具体的请到茶楼。”

    开玩笑?我能从曹元帅的身形变化现编出他是因为修炼了某种功法,不代表我连功法的名字都想好了,当然要回去慢慢想个一听就觉得很厉害的名字啊。说书人心里想着。

    出了城,王文便看见城外那一眼看不到头的营帐,身后众将策马入营,指挥各自的士兵收拾营帐,等待出发。

    士兵门啃着干粮,嘴里用各自的方言唱着军歌。手上在收拾营帐,做最后的出发准备。

    “八千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看着眼前的景象,王文不自觉的念出了辛弃疾的名句。

    “好句!曹司马果然文武双全啊!”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说道。

    王文回头一看,果然是多日不曾露面的齐王刘齐。跟往常一样,此时的齐王也是一身便装,脸上带着玩世不恭的笑。

    “见过齐王。”

    王文躬身行礼道。

    刘齐摆摆手示意王文不必多礼。伸手向揽王文的肩膀,却发现本就比他高半个头的王文穿上铠甲以后肩膀又高了许多,根本就揽不着,只好顺势拍了一下王文的铠甲,说道:“铠甲不错!听闻你要征讨倭奴国,特意给你做个了小东西,希望你会喜欢。”

    刘齐说完往右前方一指,王文顺着刘齐的手看过去,只见一队人马正在有条不紊的拆解弩车。说是弩车,但又跟寻常的弩车有些不不同,具体哪里不同,作为历史盲的王文却说不上来。反正王文知道,如果是寻常的弩车,刘齐也不必这么神秘。

    “我发现从不同角度发射的箭矢,射程会不一样,所以我把以前的弩车的大臂改良成可以调节角度的。另外,以前的弩车要十来个人才能操作,经我改良之后只要两人即可,一人装填,一人发射。还有,经过我改良后的弩车不止可以发射弩矢,加上一个装置之后还可以投射石块,简直是攻城拔寨的利器。具体的等上了战场你就知道了。”

    王文不懂没关系,刘齐对他的作品非常有信心,自然忍不住讲解一番。

    王文听了讲解,恨不得上去亲自试试这弩车的威力,但远处传来的一声“皇上驾到”打消了他的念头。

    随着话音,身披金色龙甲的刘永从车中走出,径直走到点将台上,看着台下盔甲鲜明的将士,拔出佩剑,以剑指天,朗声说道:“东有蛮夷,名唤倭奴,虽着人皮,实为兽禽,占我城池,屠我军民,今日讨之,顺天应民,剑锋所指,势若雷霆,倭奴不灭,誓不回兵!”

    “倭奴不灭,誓不回兵,杀!杀!杀!”

    短短几十个字,刘永说的慷慨激昂,全军士气因为这几句话直接拉满。一旁的王文感觉自己听懂了,因为他听出大概意思是不把倭奴国灭了就不回家。但又好像没听懂,因为如果让他用白话翻译出来他肯定做不到。

    “吉时已到,出发!”

    见自己的演讲以达到预期效果,刘永直接大手一挥,命令全军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