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孙策实在让人压力山大 » 第十五章 动若雷霆(二)(新书求收藏)

第十五章 动若雷霆(二)(新书求收藏)

    随着营中火起,城北大营宛如黑夜中的一颗星星一般,显得明亮非常。

    而此时糜氏的队伍正在城外几里处扎营。虽然下邳城遥遥可见,但孙策也没法催着糜竺连夜进军。

    一来糜竺带着这只队伍赶路速度算是正常,并无任何拖延,孙策也挑不出来毛病。二来趁夜赶到,人困马乏,也容易被人攻击。

    糜竺此番带了两千人出来,虽然不算少,但是也不算多。虽然孙坚一直强调着“大事可成”,但是大家心里都没什么底。就是城内守军加上援军数量也没有敌人多。

    此时通常的做法便是据险下寨,多布旗帜,与城中相呼应。给到敌人足够的压力,迫使敌人加快撤军罢了。

    此时孙策倒是在营中睡得很香甜。在孙策心目中,孙坚真正的杀劫还在黄祖的伏击圈里,这之前肯定是不会有事儿的,所以丝毫不担心,完全没意识到此时历史已经有所不同了。

    “公子,醒一醒,醒一醒!”

    孙策朦胧中睁开睡眼,眼前乃是糜竺身边的一名亲卫。

    “发生何事了?”孙策保持着上个世界起床气的优良传统。

    亲卫回道:“公子,敌军大营处火光冲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家主请您到大营一叙。”

    孙策一个骨碌翻起来,赶忙往营中走去。不一阵儿,孙策到了大营,营中糜竺糜芳两兄弟正在商议着。

    孙策礼了一礼:“糜家主,可是敌军出了什么变故?”

    糜竺请孙策坐下,说道:“公子莫急,此事说来蹊跷。我派出人马四下查探,回报敌人似乎发现了我们行踪,派了一只队伍前来打探。只是刚回报不久,敌军大营突然起火。我们正在商议是何原因。”

    孙策回道:“定是我父亲知晓我们来了,领兵从城内杀出了!”

    “哈哈哈怎么可能?”糜芳大笑道,“就算你爹把城内所有的男子都派去守城了,可是能外出野战的人也不过一千,他凭什么出来啊?”

    孙策心里有些不爽,但也只能忍住:“敌人四面围城,一面兵力并不多。若是集中城内兵力,一击之下未必不能得手。或许是父亲知晓我们到了,想要冲开个口子与我们会和?”

    糜芳摆摆手:“不可能不可能,我们既没约定期限又没约定暗号。我们今日刚到此处,便是千里眼也不可能从城中发现我们。便是敌人不也是刚派了队伍来打探么?”

    孙策纳闷道:“可若不是如此,此事该如何解释?总不能是敌人自己玩吧,或者是埋伏...”

    “埋伏”二字刚出口,三人脑中俱有一道闪电闪过。

    孙策急道:“糜家主,定是敌人多日攻城无果,假做慌乱,埋下伏军,引我爹出城!还请糜家主速速拨兵相助!”

    糜芳止道:“兄长不可啊!来时我们便说明了,在城外以作呼应。何必明知是险地却还要去呢?孙坚若是被激得出城,是他自己不小心,如何怨得我们?”

    说到这儿,孙策不由得更焦急了。孙坚若不是冲动莽撞的性子,又怎么会中了黄祖的计策被埋伏而死呢?

    虽然孙策觉得孙坚不会命丧于此,但是这事儿毕竟不是能打包票的。万一历史莫名其妙改变了呢?

    糜竺沉思一番,缓缓道:“我与孙公子引骑兵去查探,子方你仔细守住大营。”

    糜芳急道:“兄长,这不划算啊!”

    “我意已决!”糜竺坚定道,“骑兵来去如风,便是真有埋伏想来也能安然回来。”

    糜芳只得无奈道:“是...”

    不知道为什么,糜竺隐隐觉得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探马之前抓了个黄巾贼人,言说攻城不利,准备撤军了。

    为何前几日不用计,今日却要用计呢?打得太憋屈准备阴一手?或者说俘虏说的是假消息?也不对啊,敌人应该不知道自己这队人的行踪,怎么会提前准备假消息?

    至于孙坚发现了援军,率军出城作战?对不起,这不在正常人的思考范围里。

    营中计较已定,糜竺和孙策带着营中大部分的骑兵出营查探。由于怀疑对方有埋伏,所以广布探马四下查探,速度行进得并不快。

    一路快行到了敌军大营,探马四下都没有发现异常。反倒是出来探查情况的队伍四散奔逃,不知道去到何地了,糜竺心里愈加惊疑不定。

    这时,一名探马回报:“启禀家主,有一名自称孙贲的人要求面见家主。”

    孙策惊喜道:“是我表哥!”

    糜竺也道:“速速有请!”

    探马赶回传信。不一会,探马便引着一骑赶到,来人正是孙坚留下接应的孙贲。

    孙贲见过一礼,言语中不无埋怨:“多谢糜家主率兵来援,可惜来得迟了些。”

    若是糜芳在此少不得要吵起来,好歹糜竺气量大一些。

    糜竺回道:“来往路远,有些耽搁了,不知道前方战事如何?”

    糜竺打量着孙贲,浑身烟尘血色,却并无着急的意思,心中更加惊疑不定。

    孙贲道:“城东的黄巾军杀的杀,降的降,剩下些漏网之鱼不知道往何处去了。叔父带兵先往城东去了,让我在此接应糜家主。糜家主现在随我赶去城东吧。”

    糜竺惊讶地合不拢嘴:“竟...竟然如此?孙县丞如何知道我等到了,又是如何做下了这等大事!”

    城内之兵勉强足够守城,如何能一战尽灭一营之人?而且灭掉一营,非止不歇息,反而转战城东了?这是什么神仙武将?

    不只是糜竺,就连孙策也仿佛在听书一般,不敢相信。

    孙贲担忧前方功劳,便道:“此事说来话长,我们且先过去,路上我再解释吧。”

    糜竺点点头,寻了个人去传令给糜芳,让其拔营来此。孙贲引着糜竺、孙策跟一队骑兵,经过城北大营往城东去。

    孙贲跟糜竺、孙策说起这几日的围城之战以及今日的破营之战,直把糜竺听得心惊胆战。原本糜竺以为是孙坚尽起城中兵马,哪里想得到只是三百骑兵的先头部队便能打掉敌军一个大营呢?

    可是现状如此,糜竺又不得不信。

    营外一队人马压着投降的俘虏往城中走去,正是孙贲传信城中留守的兵士出来接应。营中尸首遍地,个个被割了左耳,面目狰狞。

    古代行军打仗以首级记功,但是不可能打着仗让人拎着脑袋到处跑。于是以首级记功,变成了以耳朵及鼻子记功。

    孙策哪里见过这种场景,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胃中不断翻腾,强忍着自己没有吐出来。孙贲瞧着孙策的“窘”样,嘴角不由得扬起一阵嘲笑。

    不多时,几人行到了城东大营。这时城东大营的战斗也已经结束,一队士兵驱赶着投降俘虏聚到一起,十几个闲散士兵四处寻摸着漏网的“战利品”,时刻准备着把耳朵割下来。

    这时,一将骑马赶到:“见过伯阳大人。”

    “这是下邳城东守将。”孙贲简单介绍了一下,“孙县丞现在何处?”

    城东守将回道:“回大人,末将收了孙县丞的军令来此押送俘虏,未曾见过孙将军。据前面的军士说,孙县丞已经带兵赶往城南大营了。”

    孙贲叹了口气,可惜自己没赶上功劳。糜竺则是震惊非常,从看见城东火起到出兵支援,再到赶到城东大营,也没过太长时间,这就又把一个大营拿下了?

    而孙策这时已经下了马,蹲在地上开始不住地呕吐了起来。

    起初看到那些断肢残缺的尸首孙策尚能忍受,可刚才他瞧着一名下邳军士找到了一名“漏网之鱼”,用刀生生将左耳割了下来,兴高采烈地揣到了怀里,就再也忍不住了。

    我到底穿越到了一个什么世界...这就是真实的战场么...

    孙贲颇觉得有些麻烦道:“阿策,你行不行?不然我找人送你回城好了。”

    孙策吐得太厉害,只觉得身体有些发软:“没,没事,我能坚持。”

    糜竺则在一旁开导道:“公子小小年纪,能如此表现已经难得。便是我见了,也觉得心惊。公子少不得要继承父亲衣钵,经过这一次就好了。”

    孙贲闻言面色闪过一丝不悦:“好了,我们快快向前赶去吧。”

    孙贲一行人又向前赶路,临近城南大营便听到厮杀声。孙贲大喜,发一声喊便率先拍马杀入营中。糜竺略一思索,也招呼着众人前去助战。此时黄巾军本就摇摇欲坠,难以维持了,此时见新有骑兵杀到,个个丧胆,俱都缴械投降了。

    又一将赶来,行礼道:“见过伯阳大人。”

    孙贲问道:“可曾见过我叔父?”

    来人回道:“回大人,孙县丞带兵追着几个敌首,往城西大营去了。”

    “又没赶上!”孙贲不觉很是懊恼,眼神不善地瞟了糜竺几眼。

    孙贲正欲去追赶,来人赶忙道:“大人,县丞有令,让您处理好这里的善后事务再去跟他汇合。”

    孙贲着急后面的功劳,便道:“你去找人传令给城南守将,让他带人出来接应。”

    来人回道:“回大人,县丞破了城东大营后,城南城东俱都骚动。县丞早已传令四门守将四面出击了。刚才守将大人杀贼时受了伤,被带到城中休息了。”

    “唉!”孙贲长叹一声,此地如今没个主事的,自己看来是非留下不可了。虽然孙贲眼馋前面的功劳,但是孙坚他可不敢不从。

    糜竺道:“就请伯阳在此稍作整顿吧,我带人先行去支援孙县丞。”

    “如此,便麻烦糜家主了。”孙贲略一拱手,脸上一丝兴致都无。

    糜竺也不计较这些,辞别了孙贲,一行人往城西大营赶去。行至半路,闻得一阵马蹄声响,众人忙凝神戒备。待行得近了,仔细一瞧,来人正是孙坚一行。

    此时已是清晨,天色透亮发白了。孙坚骑马与祖茂有说有笑行来,马身还挂着一颗人头。

    眼见糜竺一行过来,孙坚拍马向前,笑道:“子仲兄果然言而有信。”

    糜竺不可置信地问道:“文,文台兄这是把城西大营也灭了?”

    孙坚颇为可惜道:“未曾,路上耽搁了些时间,城西贼人得到了消息,已经跑了。我等赶到城西大营时,已经半个人都无了。”

    耽...耽搁时间?

    糜竺不由得咽了口唾沫,拱手道:“将军真乃天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