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紫禁城十五阿哥 » No.6 和珅落魄

No.6 和珅落魄

    下午一名宫女端来一盆水,给皇后洗漱,刚一走进门,就看到皇后斜躺在椅子上,宫女被吓得一声尖叫,洗水盆也掉在地上,水洒了一地,溅得到处都是水,慌张的马上跑出去禀报给管事的人。

    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孝仪纯皇后薨,年仅49岁。

    很快皇后离世的消息传遍整个皇宫,李玉得知消息后,也是在第一时间,匆匆忙忙跑进养心殿告诉乾隆,说皇后薨了。

    乾隆听到这个消息,感到特别的伤心,手都在颤抖,吩咐李玉让内务府好好办理丧事,并替朕传圣旨立皇后为孝仪纯皇后。

    陈婉红贵妃贴身宫女阿凤进来告诉陈贵妃说皇后薨世了,陈婉红听到这个消息,虽然有一些意外,皇后的死在自己意料之中,只不过她会那么快就走。

    皇后去世当天,请来法师以及和尚,替皇后念经超度,宫里的人个个都要换上白衣服,戴上白帽,洒白纸钱,烧旧衣物等。

    皇后死后,皇后宫里所以宫女佣人都要哭丧,谁不哭丧,就拉出去抽鞭子,主事太监在储秀宫巡逻,以便保护皇后棺椁。

    和尚法师在皇后棺椁边念经,旁边点上蜡烛,台上摆着水果和一些贡品,皇后的贴身宫女守在棺椁一边哭丧。

    后宫接到皇后薨世的消息后,贵妃,妃,宾妃,贵人等,以及皇后生前要好的人亲属都一一来到储秀宫吊唁,鞠躬,烧纸钱,行完礼仪后就可以离开。

    皇后出殡那一天,皇帝也要来到皇后棺椁前面吊唁,哭丧,行礼,送别皇后最后一程,贵为皇帝他也跪在皇后棺椁前哭丧,陪皇后说最后心里话。

    李玉则在旁边照顾皇上,一边安抚皇上,看皇上慢慢哭成一个泪人,心理虽然很酸,但不管遇到任何事,都要坚强,才能去照顾好皇上。

    经过几天后事准备,皇后被送出紫禁城去安顿,皇后离开后,皇宫里变得很凄凉,离开这七天之内人们脸上是看不到一丝笑容。

    皇后离开的第八天,乾隆在后宫下一道圣旨,让李玉去传圣旨,圣旨为孝仪纯皇后颁发一些荣誉,还有皇上一些哀思之词,最后至于后宫之事,暂时交由愉妃支持大局。

    李玉念完圣旨后,让各宫妃子们,平时就各家管各家事,在一些会议礼仪上的事宜就权权由愉妃主持。

    各宫贵妃,宾妃,贵人,常在听完李玉说完这话,个个感到不能理解,议论纷纷,你一句我一句说皇上这样做决定也太草率了。

    另一边永璘和喜睿在赶路去往福州,走到半路突然间起风了,天上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起大雨,看天色不对,永璘让小琉璃一起去找一个地方先避一避雨。

    喜睿在马车里,从窗口看外面天色,说天快要下雨了,小琉璃说是呀,我们去找一个地方避一避雨再走。

    很快天色渐渐变暗了下来,雷雨交加,磅礴大雨说下就下,一阵一阵的雨下,雷阵雨很大一颗的下,打在地上,淋在石壁上,那声音清脆可见。

    在此时外面虽然下着磅礴大雨,可有一家人却过得并不好,在泥浆砖的破旧屋里,点着微微煤油灯,进来了一对不是很友好的夫妇,对着一个年轻人大骂,甚至用拳脚踢打,追赶让他离开这间屋子。

    这个二十来岁年轻人他叫和珅。和珅为自己辨别说这是他的家,是他爹娘留给他的,让那对夫妇不能这样抢夺。

    这个夫妇继续凶神恶煞对和珅拳加脚踢撵和珅走,不走就拿起棍子来打,和珅一个人单薄干不过这对恶人,就这样被赶到外面大雨中,和珅哭着鼻子,想进屋又进不了,哭着说要他的书请把他的书还给他。

    那个恶妇就去桌上拿起桌上那些书,并一扔全给和珅丢到外面去,并说拿着你的破书,赶紧给我滚。

    和珅知道自己穷,唯有好好读书,自己才能有出路,爬去捡起地上被雨淋湿的书,用手擦了擦书上的淤泥,抱着自己的书籍,然后一步步失落的离开。

    第二天天色放晴,雨也停了,永璘和喜睿他们从一个山洞里出来,然后继续骑马上路去福州找永琰。

    天色逐渐晴朗起来,阳光也出来,和珅灰头土脸把自己的书放在一处空地上晾晒,把书晒干整理好,再脱掉身上一件外衣,用衣服把书包起来,带着自己的书就这样灰头土脸衣冠不整流浪到街上去。

    和珅一个上午都没有吃东西,肚子也饿着咕咕叫,可身上没有什么钱,没有钱就买不到吃的东西,只能在街上看那么卖食物干流口水。

    和珅走了一圈,实在是忍受不了饿,就去一个包子地摊问师傅给我拿两个馒头。

    摊主以为是顾客就说好耶,摊主拿出一张纸把两个馒头包起来,并说两个馒头,两文钱?

    和珅一看要钱,实在拿不出钱,就低声说能不能先欠着?

    摊主一看和珅没钱,就对他说没钱你还想吃馒头,走走走,那来待那去。

    和珅瞅准摊主手中的馒头,一把抢过来撒腿就跑。

    摊主见自己馒头被人抢走,拿起棍子就追上去,可惜摊主是中年人,追了几步就追不上,毕竟和珅是年轻人,比不上年轻人有体力,几下就跑得人都没影,只能在后面随口骂上几句并说下次让我看见你,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

    和珅一看不见摊主追上来,气喘呼呼,饿得全身没有力气,血糖下降,两眼发晕,赶紧打开纸拿出馒头,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一下子吃得太快,有点被噎着,去一地方,看见水桶,里面有水,赶紧勺水来喝,吃完了馒头,再用水洗了一把脸,瘫坐在一边地上,食物很快就被消耗吸收体力也就跟了上来。

    和珅想这样下去,肯定不是办法,得想办法去弄钱,才能养活自己,于是沿着街走,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进客栈问掌柜,一些客栈掌柜看见和珅脏兮兮,就嫌弃他,不要他干活,就都拒绝了和珅。

    和珅一路被拒绝,但是他不气馁,街上能招人的商铺,都一一进去问,拒绝就换下一家接着去问。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家药材铺,和珅进去问,一位掌柜看和珅长得不错,一表人才年轻又有体力,就跟和珅说,在他这里干活,前两个月是没有工钱发的,只管吃管住,住只能住杂货间。

    和珅一看总算有人收留自己,高兴得不得了,一路跟着掌柜连忙点头说没问题,只要有吃有住就行。

    掌柜继续说而且你要帮我搬药材,煮药材,这药味很难闻,不怕吃苦就行。

    和珅说没有问题,他会把药铺的活都干好。

    掌柜一看有人帮自己干活,还能省两个月工钱,自然是很乐意,就收留和珅住了下来。

    和珅被收留下来后就问掌柜他怎么称呼?

    掌柜说叫我李掌柜就好。

    掌柜带和珅去下人住的杂货间,又领和珅去厨房吃饭,和珅终于吃上有酸菜的馒头饭菜,这一顿饭,他吃得津津有味,别提有多高兴。

    永琰去科举考试现场暗访,看到这里的考场前天被一场狂风大雨吹得考场屋檐上的瓦片七零八散,东一个窟窿,西一个窟窿,门口处挂着提示牌,说考院被大风吹烂,等待工人修复,考试延期进行。

    永琰刚走没一会儿,没过多久时间,和珅背着一袋干药材回家,经过考试现场,和珅也深情看一眼考院,在心理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里考试成功,中举当上大官。

    湖南那一边,永璇一身王爷着装,头戴管帽,腰佩宝刀,骑马带着一群士兵,到徐县令府衙去查询粮食不够用的案件。

    徐县令接待永璇,看到他下马,赶紧点头哈腰上去行礼,挥挥衣袖跪地说奴才徐林给和硕仪亲王请安。

    永璇大步走过来并说请来吧。

    然后永璇带着几个贴身士兵大步往府衙里走,徐县令紧跟在他们后面,随着永璇他们一同走进府里。

    徐林跟在永璇旁边,永璇让徐林把今年粮食账单拿出来查看,说今年账单有误,皇上让他来查办此案。

    进到屋里徐林把永璇带到一边坐下,并吩咐丫鬟去给王爷倒茶,一个丫鬟去拿茶壶过来给永璇倒茶。

    徐林说请王爷稍等片刻,奴才这就去找账单过来给您过目。

    说完徐林就一个人进后屋去找账单。

    徐林进到后屋进到自己房间,去柜子拿出几本书,书本里面记着各地发放粮食,谁领了多少粮食和手印都记录在案。

    徐林拿着十几本账单出来,放在桌子上给永璇过目查看。

    永璇翻阅书本目录,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于是他留了一个心眼,想知道具体细节,得把这些账单拿回家去研究一番才行,于是,永璇找了一个理由把这些账单全给借走。

    永璇对徐林说徐县令,这数目巨大,先借你这些账单拿回去看一下,过两天再给您送过来。

    和硕仪亲王发话,小小的县令也不敢不从,明知道账单里有鬼,还是让永璇给带走,永璇让士兵把这些账单带上,然后一同走出门去。

    徐县令看着永璇带走这些账单,就开始紧张不安,担心书上的伪造露馅,被永璇知道,得提前做好准备逃跑。

    夜晚永璇跟刘墉在一起研究账本,左核对右核对,看了半天出入的数目都对,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问题。

    刘墉进过一番仔细查看账目,终于发现了异常,用毛笔在手印上画一条线,放下笔,拿过来给永璇看,对着灯侧着照,指着书上的手印,说王爷你看,这些画横线和这些画圈的手印,几乎都是一模一样,应该是同一人所为。

    永璇问你是说这些手印和名字都是伪造的,不是村民所写和画押的?

    刘墉说应该是的。

    永璇问这么多账本,徐县令他也伪造不过来。

    刘墉说那应该还有同党,把他抓起来严刑拷问,顺藤摸瓜,就会知道个所以然了。

    徐县令担心事情败露,连夜召集人马,把值钱的东西都装起来,用马车把金银珠宝带走,搬家所有东西,最后吩咐留下的仆人说如果明天永璇带人来,就跟他说自己去外地办事。

    第二天一大早,永璇带着一群士兵浩浩荡荡过来,永璇他们走进徐府查看,所有屋里都查看一遍,发现什么也没有,连家具都搬得一干二净,就剩两个仆人在,把仆人抓过来盘问,才知道徐县令昨晚已搬走。

    永璇走到门口下达命令,说徐县令昨晚才走,应该还走不长远,让士兵兵分两路到路口去寻找徐县令逃走的消息。

    领头士兵带着一队人马兵分两路去寻找,经过半个小时寻找,很快得到可靠消息徐县令从某个路口已经出城,然后永璇骑上马,带着一群骑兵快马加鞭追去。

    徐县令在马车上,一家人慌慌张张赶路,吩咐其他人说快点,快走,快走,几辆马车,带着妻儿和金银珠宝,还有几个管家骑马。

    因为路太颠簸,马车走不快,永璇很快就追了上来,拔出刀把徐县令他们团团围住,责令让下马接受检查。

    徐县令被带回县城,被扣押关进牢房,在刘墉和永璇的追问下,得知他们贪赃枉法,才造成大量村民流浪街头沦为乞丐。

    永璇和刘墉把从贪官搜来的金银珠宝进行购买大量食粮,然后通知街上所有难民和乞丐前来领取大米。

    在开仓放粮那一天,街上排着长长的队伍,每人得一小袋大米,士兵在高台上念领米话说徐林因贪赃枉法,已接受大清法规进行扣押处罚。

    难民得知大贪官被抓了起来,高兴得不得了,纷纷欢呼说皇上英明,皇上万岁,感谢和硕仪亲王的恩赐。

    第二天早上永璇和刘墉开了一个会,自己的事已经办完,下午就要回京,让刘墉把每个村民安顿好,带领难民开荒种地。

    刘墉领命,会按照永璇的话,把每个难民安排好。

    刘墉也因此升官,被认命为湖南巡抚,上任后,为村民修河道,带村民开荒种地,湖南也渐渐变好了起来。

    永璘经过多天快马加鞭赶路和喜睿她们终于赶到了福州,街上面很热闹,人来人往的在街上购物,做买卖呀。

    永璘对小琉璃和喜睿说郡主,我们还是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改变再去找永琰,喜睿她们点头表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