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亮剑后勤员 » 第15章 “薅羊毛计划”(1)

第15章 “薅羊毛计划”(1)

    李云龙收到了总部营以上干部通令嘉奖的命令。

    赵刚在跟总部来员交接教材类书籍的时候,特意把李云龙要来的编织类书籍归为单独的一类,向总部来员仔细说明了情况,并强调这套书籍在根据地应该马上就有大用,建议总部专项处理这件事。

    总部拿到这套编织类书籍之后,安排负责经济工作的部门做了一个快速的专项编织产业摸底,结果发现手工编织在山西这块地界传承悠久,且大有可为。整个山西编织产业涵盖了绝对高端奢侈品到大众普通用品的整个产业范畴,产业形态相当好。

    首先是丝绸。

    据传说,中国丝绸业最早就是从山西发展起来的。黄帝的正妃娘娘嫘祖最早开始在山西运城一带养蚕制衣,然后开拓出了这个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历史的产业。嫘祖娘娘因此有了蚕娘娘的名称,受养蚕业供奉。而山西上党地区出道的“潞绸”,曾与杭缎、蜀锦并称中国三大名绸,从唐朝时,就成为皇家贡品。近代虽然衰落,但奢侈品的名头放在这里,完全可以借来用。

    然后就是毛织品,这山西根据地种棉花跟人抢口粮地,但这满山满沟跑的羊可是不跟人抢口粮地!这个羊毛产业如果能发展起来,那等于山西广大的农村地区就有了成型的副业。而且羊毛产业线丰富,从绒到毛的加工体系,从羊绒大衣到地毯壁毯再到普通的毛衣毛毯,本身就涵盖从高端奢侈品到大众日用品整個产品区间。

    接下来这草、竹、藤、柳、棕、纸等编织虽然主要产品是大众用品的箩筐类,但以林先生提供的范例编织花色和产品样式,里面有很多的工艺制品。这工艺品可不能当普通产品看待,在上海香港这种地方,草编一个巴黎老娘娘庙挂画,那是可以直接高价卖给外国人的。这一条尤其适合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发动广大群众搞农耕之余的副业产业。

    总部主管经济部门的人,立刻制定了全产业拉动的计划,并上报了总部。

    计划上来就提出,需要调动整个华北的养蚕制丝有名的人,甚至通过新四军从江南苏杭地区找来几个身怀家仇国恨的老织工,成立了一个“潞绸”作坊,按林先生提供的编织书籍,开始高档丝绸的手工制造。这东西总部管经济部门的人跟老总讲得很清楚,这就完全是赔本买卖,不要指望它赚钱。现在世界大战,这奢侈品市场已经接近崩溃了,怎么可能靠它养活根据地的人民?

    做这个,纯粹是赚吆喝,给山西根据地张名声的。

    这个作坊初步估计也就十来个人,蚕丝未必要山西产,全国各地买来就行。作坊放在隐秘性比较高的山村之中就可以。一年能产个几十丈的丝绸产品,做成成衣也就几十件,这就足够了。反正最终营造的,是整个中国总是会在这儿那儿看到“潞绸”这个产品,但想要在市场上买到,那就呵呵了。

    以后这个产品最大的适用场合,是八路军新四军在各种经济灰白色地带行走时,用来做高端局的伴手礼。

    然后重点来了。

    经济部门负责人说,有前面这伴手礼开路,后面再去拖动一大堆由根据地广大家庭作坊生产的毛、棉等编织品,那就容易多了。特别是羊绒大衣这种扎扎实实可以进入市场的奢侈品,紧跟在“潞绸”这种名片产品后面拿出来,那就根本用不着八路辛辛苦苦打通敌人的封锁线,敌占区的商人就会循着这条“杀头的生意”财富线,直接冲破故人设定的封锁,然后连带着把敌占区物资带进根据地,并且为了分摊运输成本,再把草、竹、藤、柳、棕、纸这类工艺品产品带出封锁线。

    这样下来,所有这些根据地产品,才能走出根据地,创造财富。毕竟中国传统大规模经济发达区域,现在基本都被鬼子占了,不这样操作,根据地这个欠发达地区,想做起来大中型产业来,根本不可能。

    嘿嘿!八路军搞经济的人说到这儿,反倒脸怀向往,得意地笑了起来,说如果我们真做成了,那可就不得了了。我们还有从美苏两国还有从林先生那里搞来的其他产业,到时候这产品种类就多了。什么巧克力、包装糖、石油制品、钢铁原材及制品、化肥、水泥、服装、小型机械等等一堆下来,到时候说不定敌人自己都会跑过来买我们的产品。那个时候,就不是敌人封锁我们,是我们要封锁敌人了!

    总部首长听了经济部门的意见,召开了总部会议,最终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

    根据地现在这个条件,有得做那就坚定地先做起来,总比傻等着强!毕竟根据地现在自己就有需求。至于买遍山东山西大江南北这种远期目标,那是道阻且长,现在想也没用。控制规模,试点先推起来,逐步发展就是了。产业真起来了,成规模了,再愁那还影子都还没有的“谷贱伤农”的事。

    最终总部决议,每个县先选择合适自己的基础产品,先搞起来,解决自身需要,比如这普通的羊毛加工后编织制衣,根据地现在就有很强的需要。至于向外走的产品,每个县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产品,先找个堡垒村小范围做个试点,尽快拿出样品来。然后八路军经济部门则拿着这些样品,先到各处市场关节跑一跑。如果拿到了订单,那再进一步扩大规模。

    总部最后决议,嘉奖有眼光有头脑,来自农民想着农民的五好青年李云龙。

    李云龙收到嘉奖,首先感叹咱这大好河山真是处处都是宝贝,山西这土塬塬上,居然还是“丝绸”这种奢侈品的发源地。其次就是对赵刚的态度好了不少。

    他有点小恐慌,因为赵刚这样的书呆子,一样可以凭借书籍这种东西,轻松进入并彻底颠覆他李云龙用了十多年时间才掌握的技能领域。

    他也有点小开心,他就觉得,赵刚这个书只子有点不同,是个能成事的。现在世道这么艰难,打鬼子要死很多人,很需要做事能成事儿的人。这种人当面,他李云龙就愿意帮个场子,哪怕过程中受点委屈,那也不算什么。

    ------

    八路军总部很快收到了与美苏两国大使人员交涉相关技术兑换的消息。

    两国人员不约而同地问了一个问题:

    “产品成熟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