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只要黛玉 » 第五章 黛玉进王府

第五章 黛玉进王府

    关于自家这些个要紧的亲戚,林黛玉还是曾经听母亲专门说起过的。

    这王家与贾家一同发迹于太爷一代,只不过贾家初代宁荣二公是开国武勋。

    是尸山血海里摔打出来的,有定鼎江山的不世丰功,始一发迹便爵至国公。

    而王家虽也是武勋出身,但只是后来提拔上去的,而且还是仰仗贾家的势力,最高也不过伯爵而已,与贾家不可同日而语。

    但王家历代子弟大都十分上进,这点却是贾家比不得的。

    初代王公爵封县伯,官至都太尉统制。若搁当今现世自然是了不得的武官,但放在国朝初立猛将如云的时代,当年的初代四王八公任意一个都能稳稳压制,更别说还有一杆子侯爵论功还排在前面。

    而且都太尉统制这个官职还不是常设武官官职,而是在战时才会启用,系临时派遣,罢兵即省。

    是以当年国朝定鼎之后,初代王公便已经没有了兵权。

    不过,当年先皇念他忠勇体国有功,终王公后半生一直挂着这个名头罢了。后世之人谈论王家,也俱言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

    因而到了王家第二代,也就是如今姨父王子腾的父辈一代,王家家主便只袭了个子爵,都太尉统制一职则被核销。

    但皇帝另派了件差事给王家,挂了礼部的肥缺,专司接待外国朝贡诸事。

    彼时国朝初立不久,四海升平,河清海晏,万国来朝,气象非凡。

    凡有外国朝贡商贸往来,涉及外事的贡贸之物和公使商旅皆是王家替朝廷迎来送往。

    虽说大多只是过手的钱财,但是架不住王家二代人物几十年把持此职位,一旦活络起来,期间暗中留下的东西也是个了不得的数字。

    因而自王家第二代起,借着这个礼部的肥缺,王家财力雄壮已极,且还接过皇驾,不可谓不隆盛。

    于是王家二代不仅没有显出逐代递减下世的光景,反倒愈发鼎盛起来。

    到了王家第三代,更是了不得。

    王家三代长房嫡长子王子服虽然亡故的早,但次子王子腾却走了祖辈武人的路子,在军中摸爬滚打了好些年。

    于十八年前接过贾家二代宁国公贾代化把持了几十年的京营节度使一职,可谓重拾了祖辈荣光。

    这还不算,王子腾自己以及几个胞弟胞妹更是分别和几个勋贵世家联姻。

    比如王子腾自己娶了贾家荣国府当家人贾政的妹妹贾致,贾政也娶了王子腾的妹妹王夫人。

    两个家族当家人是个换亲联姻的关系。

    王子腾的另一个妹妹薛姨妈嫁给了紫薇舍人薛公之后,那薛家初为天子近臣,后为皇商,也是一等一的世家门阀。

    王子腾的弟弟王子胜,更是娶了贾家宁国府长房长子贾敬的妹妹,也就是二代宁国公贾代化的小女儿。

    如今的王家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要官有官,可谓是飞腾之势不颓。

    反观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家,靠着祖辈余荫,一代不似一代。

    如今三四五代竟全被王子腾一人压下,是以王家隐隐有取贾家而代之的势头。

    ※※※

    林黛玉曾听母亲和父亲零零碎碎的说起过这些事,是以心中对王家也有大致的认知。

    如今这三姨妈贾致和自己母亲贾敏一母同胞俱是荣国府的嫡女,林黛玉心中多少生出亲近之感。

    任凭被三姨妈亲切的拉着手牵进了府院之中。

    只见入门便是一个天井,四下皆是屋舍,看起来都是门房和下人宿值之所。

    天井前竖着一面硕大的石屏风,上书一个大大的“王”字。

    林黛玉随着三姨妈绕过石屏风,前庭中间便放着一个半人高的雕花大石缸,石缸中满满一缸的清水睡莲,并有数条花鲤游弋。

    穿过前庭便又是一道门楼,显然是二进的院子。

    门楼前侍立着两个形容俏丽的丫鬟,见着贾致齐齐行礼。

    贾致拉着林黛玉站定,笑道:“今儿个府中来了贵客,我要大摆筵席,为我亲外甥女儿接风洗尘。秀琴去明月轩把那儿的掌勺周师傅给我请到府里来,银钱不是问题,他要多少给多少。掌柜的若是不允,就说我说的,今儿个不给我这个面子,明儿就让伦儿带人去砸了他的铺子。对了,顺带带两个小厮一道去,问明了掌勺师傅需要的材料,一并给我买了回来。”

    那叫秀琴的丫鬟闻言笑着的应了一声。

    林黛玉听到姨妈如此吩咐,不由得心中泛起一股好笑,嘴角忍不住勾起了一丝弧度,转瞬便溢满了面颊,露出两个极好看的梨涡,她美眸流转斜了一眼旁边抱着妹妹的王伦。

    王伦也听得哑然失笑,道:“天底下哪有当娘的这么坑亲儿子的,好端端的砸了人家铺子,回头我爹知道了,又是把我一顿好打。”

    贾致笑道:“只许你这东西见天的闯祸坑你老子娘,就不许为娘的坑坑你?再说了,明月轩你又不是没有砸过,不抬出你王家二少闯祸王的名头,凭我一个妇道人家如何能挟制住京都第一酒楼的掌柜?”

    王伦笑着将妹妹王熙鸾放下,道:“林妹妹你听听,你这姨妈平日里便是这么教导我的,以后你要听着别人说我的不是,这大半的责任都在你这亲姨妈身上。”

    林黛玉还是第一次见母子之间能这般轻松打趣的,又听他娘母说得有趣,忍不住莞尔一笑,道:“姨妈自是不会错的,要有人说你的不是,那也是你做得不对,跟姨妈可没有关系。”

    她声音娇娇糯糯,极是动听,说的话又是妙趣横生,只把贾致笑的花枝乱颤,连连拍手:“你们听听,你们听听,这丫头倒不像是外甥女儿,活生生是我的嫡亲的女儿一样,合着鸾儿这丫头一天天被伦儿都收买了,兄妹俩一天竟气我,还不如我甥女儿体贴。”

    王伦笑看着林黛玉,佯装吃味儿道:“那是,林妹妹一来,你们甥姨是连着骨血的亲人,我和鸾儿就是路边捡来的外人。得,我这个外人就先走了,你们慢慢聊吧。”

    “唔,只有哥你是捡来的,我才不是呢。我和林姐姐是亲人。”

    小熙鸾推开王伦,一头扎进了母亲的怀里,林黛玉却是轻轻抽离了贾致的手心,笑嘻嘻的蹲下身子,伸出手道:“来,让林姐姐抱抱。”

    小熙鸾抬头看了一眼母亲贾致,贾致鼓励的摸了摸她的头,道:“去你林姐姐抱。”

    小熙鸾这才笑着张开手脆生生的道:“林姐姐抱。”

    林黛玉暗暗鼓了劲,一把将八九岁的小熙鸾被抱了起来。

    贾致却是问王伦道:“你林妹妹是你接来的,这人还没进门,你倒先走了?”

    王伦笑道:“我今儿个欠了东城守将郑通的人情,又让休沐的陈校尉带人给我抬了轿子,这会儿老陈还在外面,我得赏些银钱再请他们喝一顿去,顺带去找郑通坐坐。”

    贾致眉头皱了起来道:“改明儿再去不行吗?非得是今日?估摸着一会儿你老子也回来了,为着你晌午那桩子吓死人的混账事儿来的,要是见不着你,定然饶不过你,仔细又是一顿鞭子。”

    王伦笑道:“我不耽搁,去去就来,左右先去明月轩给老陈他们定两桌子酒席,顺带先替你威胁威胁那掌柜的,待会儿秀琴去只请现成人就行。”

    说着话,他看了一眼林黛玉,便转身走开了。

    “早去早回,家里等你开饭呢,别在外面灌了再回来。”

    “哎,知道了、”

    贾致和林黛玉目送王伦离去,贾致摇头叹道:“向来就是个犟驴子,凭谁劝都没用,只按自己想的去做。你今儿来,原该就是他这当表兄的陪客的,这当又颠颠的跑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林黛玉道:“姨妈说哪里话,表兄看起来是个注重承诺心眼儿实诚的人,依着他的身份,只说面子上的过场,一分钱不带花的,那些人也要巴结他的,可他能践行自己所喏,和士卒打成一片,足见他的可贵之处。”

    贾致诧异的望着林黛玉,道:“我的儿,这话你只能和我说,让他听了去,指不定尾巴翘上天了呢。”

    林黛玉莞尔一笑,不觉手臂发酸,笑道:“林姐姐抱不动你了呢,咱们下来走好不好?”

    王熙鸾乖巧的点头,这当林黛玉放下王熙鸾,转而牵过王熙鸾的小手。

    贾致忽的想起什么,旋即转头吩咐边上的另一个丫鬟道。

    “清棋,你去账房先支领二百两银票,不,五百两,一并带了去,顺带给我置办一套全新的被褥,床单,枕衿,帷幔,还有妆奁镜袱。如今临近寒露,夜里湿冷。被褥都要大朵鹅绒填塞的,枕头也是,最起码褥子不得薄于一寸,铺盖不得少于三斤。尺寸就照我房里的来。还有床单,枕衿要带绒子的。另外帷幔配套的支杆和钩链都要给我挑通直好看的,至于妆奁镜袱也都挑最好的。上面说的这些我最迟天黑未正时刻就要,让他们务必给我赶出来。”

    那个叫清棋的丫鬟应了一声,当下和先前的秀琴一道离去了。

    “姨妈如此太过破费了,让甥女情何以堪?”

    林黛玉听着姨妈一次性按三五百两银子的花销使用,不觉又惊又震。

    这一两银子足够一个四口之家一两月的花销,五百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

    纵然是自家从不缺少银子使,也算殷富之家。可接待自己一下就要花掉一个普通家庭几十年的开销,想想也觉得震惊。

    贾致却是摇头道:“我的儿,这点钱算什么,姨妈只恨你娘嫁到了南方,隔着千里万里。想来我们女儿家都是迫不得已的艰难,出了嫁近些还好,一旦远了,真的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纵是富贵之家,也逃脱不了。想当年我和你娘指甲缝一样的相好,各自甫一出嫁,嫡亲的姐妹竟是十几年不曾来往走动,如今天人永隔,我这心里针扎刀绞一样啊”

    贾致说得凄哀,顿时惹得林黛玉也是鼻子一酸,大滴的泪珠儿就掉了下来。

    贾致也是频频拭泪。

    “娘,林姐姐,你们怎么哭了?”

    小熙鸾怯怯的说道。

    贾致忙擦了泪珠儿,挤出笑容道:“罢了,还说这些做什么?快快随我进去吧。”

    当下用帕子揩了黛玉眼底的泪珠儿,再度拉起了林黛玉往门楼进去。

    穿过门楼便又是一间大些的庭院,比之前面的前庭足足大了两三倍不止,也是三面环廊,左右厢房。

    正面便是大堂,上书“余庆堂”三字。

    左右各有一副对联,左书:积善之家。右书:存良阖室。

    贾致自引了黛玉进入余庆堂中,分宾主落座。

    自有另外一个丫鬟奉了香茗,另一个丫鬟拿来软垫。

    黛玉便起身正式跪拜贾致,只刚磕了一个头,便被贾致扶了起来。

    贾致又让熙鸾给黛玉作了一揖,黛玉也一并扶着抱起小熙鸾坐在了椅子上。

    二人这才聊了起来,主要是贾致当姨母的再问,无非是她父亲的身体,她母亲的病症,吃药,等等一应事宜。

    黛玉俱都一一回了。

    不知不觉便过去了一个时辰,王伦适时带着秀琴清棋并着两个小厮和几个师傅一道回来了。

    “可算是回来了,再不回来我都要打发人去催了。”

    贾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