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秦隆盛万业 » 第四章 交易,老道初显山水

第四章 交易,老道初显山水

    …徐家小院…

    徐知盘坐在蒲团上,紧闭双目,开始调节呼吸,缓缓将气息沉入四肢百骸,他逐渐沉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此刻徐知才终于感受到修道的奥妙,感受到自然界的元气,仿佛在为他开启一扇通往奇幻世界的门。突然,他的体内有些异动,那是元气的共鸣,似乎在呼唤着他。徐知深吸一口气,用心灵的感应,将天地元力引入体内。开始时只是微弱的涓涓细流,但随着他心意的引导,那股元力愈发汹涌,宛如江河之水汇入汪洋,而就在这时,他体内的元气涌动达到了巅峰,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大感觉从体内迸发出来,徐知压抑着这股元气,在丹田处,缓缓凝聚,不时,徐知已经成功地引天地元力,诞生了元灵意识,踏入开窍境。

    随即他内敛心神,审视着自己的丹田,“这便是开窍境吗,感觉自身筋脉都被打通了一遍,身体杂质都散去了许多。”

    周身运转元力,貌似这除了这些并没有啥暖用,不过丹田的元灵开始吸收天地元力了,看来修身境需要元灵吸收到锤炼出身体来,老道人果然是高人,一股元力就让我感悟如此之多,卧槽,必须抱紧大佬好吧。

    吃过晚饭,徐知,徐纤云,徐乐三人围坐在小院的石凳上,今天小乐缠着他讲故事,徐知想了想,老讲凹凸曼都讲腻了,今天换一个,于是向姐弟二人说道:“今天咱们换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叫《西游记》。”

    徐乐就想听凹凸曼,不过听了一会儿..

    徐知拿着一把破了一个大洞的折扇,装出一副深沉的说书先生模样,缓缓道来:“传说啊,在那花果山上有一方神石,乃是聚天地日月之精华所生...”

    ...

    “见到年长的猴老死,孙悟空便想长生,于是他出海寻找长生之道...”

    徐乐此时来了兴趣,纤云妹妹也听的颇有趣,兴致勃勃的问道:“后来呢,后来呢。”

    见天色不早了,徐知展开折扇,念出了那句经典台词:“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送徐乐回房间休息,徐乐向徐纤云问道:“妹妹离修身境还有多远?”

    “我的元灵修的差不多了,再有三个月左右应该就能到修身境。”

    徐知听后,愤愤道,还真是啥都比不过妹妹,纤云比我小整整三岁多啊,都快修身境了,我才刚刚开窍,为啥我穿越没有系统啊。

    “大哥问这个作甚,难不成大哥开窍了?”徐纤云问道。

    徐知有些不好意思,“嘿嘿,比不过妹妹,大哥今日方才开窍。”

    徐纤云一听,随即开玩笑道:“大哥终于是有开窍的一天啊”

    “你这死丫头,还陶侃你大哥了是吧,看我不收拾你”,虽是口头上说,但徐知怎么可能舍得打妹妹呢,妹妹这么可爱,只会心疼鸽鸽。

    次日清晨,徐知果然还是听到了熟悉的敲门声,“大哥,县衙的人来了,让你出去一趟。”

    徐知心想,终于是来了,能不能暴富就看今日了。

    “来了来了”,徐知简单梳整了一下,随着妹妹来到了客堂。

    一进客堂便听到徐母殷勤的声音:“杨大人,你请喝茶,我这儿子啊不学无术,实在不知道他哪里来的福气遇到高人,虽然家中穷苦,但有幸帮助民众,我那儿子也算做了善事”

    听她这话,杨东训知道她话中在暗示邀功请赏,索性一口应允了她:“若此事证实,免不了奖赏。”

    此时见到徐知和徐纤云进来,徐母连忙向杨主事介绍道:“杨大人,这位就是我那长子,旁边是二女“,随即又向徐知说道:“这位大人是县府的杨主事,还不赶快行礼。”

    二人齐拱手行礼,“见过杨主事。”

    杨东训抬手,淡定的说道:“二位无需多礼”,随即看向徐知,“今早朱卫士已经向我禀报,听说你得高人药方,本官且问你,能根治幽寒症,以及口罩法器,是否属实?”

    徐知很谨慎的问道:“请问主事大人,朱卫士是否已经痊愈?”

    “自然是痊愈,所以才来告知本官”,杨主事回答。

    “那小人可以保证此药方根治幽寒是乃属实,至于口罩法器,也确实高人一并交予在下”

    杨主事拍案,起身对他说道:“好,本官也不废话,你且同我走一趟。”

    ...平阳县县衙...

    刘知县今早听说,县东徐家有位后生得到了隐世高人根治幽寒症的药方以及防止幽寒瘟疫传播的口罩法器,他一早便派杨主事前往调查。这时,感知到杨东训进衙门内,他赶忙急切起身向外走去,如今幽寒四溢可是耽误不起了。

    见杨东训带着一位面容温和的灰布袍少年走了进来,二人一同行礼,“拜见知县大人。”

    刘知县也不在乎这些礼数了,赶忙向徐知问道:“后生,治疗幽寒症的药方和口罩法器是否属实,你可知谎报是大罪,更何况在这种特殊时期。”

    徐知赶忙道:“小子不敢,但知县大人所问确是属实,药方名叫麻黄汤,我带了一方药包,知县大人可自行验证,不过药物完全吸收需等明天才能查效。”

    听他这话,刘知县也顿时有些兴奋,随即说道:“不必那么麻烦,你且把药方呈上。”

    徐知想了想,直接给他药包,以知县大人中品三阶修道者的修为,怕是一眼就能看出配料配方,那这样的话岂不是一分钱都拿不到,不行不行,亏本买卖不得做,于是徐知又开口道:“知县大人且慢,高人给我药方的时候曾嘱咐我,世间万物,因果循环,得到一物便会产生相应的因果,这药方乃高人所著,高人他心系苍生,奈何此物根治幽寒,将会广为流传,高人实力极为强大,不愿百姓承受这个因果。”

    刘知县猜到了他所述之意,不过还是问了问:“后生这是何意?”

    徐知厚着脸皮说道:“知县大人,高人的意思是简单来讲就是要些许代价,药方可以公布给朝廷并且不会有任何因果,高人心念百姓,要解决因果最好的办法就是收取一定费用,但高人念百姓钱财来之不易,所以高人定了个价,他希望朝廷售卖麻黄汤一方药,卖二十文,普通百姓完全可以能够买的上,朝廷可从中获利,但每一方药需要抽取两文钱给高人,这样每一位百姓的因果都能很好的解决。”值得一提的是,大秦和离阳境内货币都一样,兑比率分别是,一千文铜钱兑一两银子,一千两银子兑一两黄金,普通百姓一年有十两银子左右,省吃俭用能勉强过一年。

    刘知县听到这个回答,不禁笑了笑,感叹高人的生意头脑也真的是高啊,随即开口:“本官答应你上报陛下。”

    徐知听到这个回答还是有些担心,现在老道不在,若是他反悔,直接将配方上报给朝廷却不提及我说的话,那我还是一分钱都拿不到,若是他想独吞以目前我的实力也没办法。

    他正担忧着,而后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老夫今日就做个见证。”

    闻声而落,那一席灰白道袍,仙风道骨般的老道人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县衙大堂之中,站在徐知旁边,缓缓道来。

    刘知县看着没有任何征兆,凭空出现的老道人,他诧异,以自己画道入韵境修为竟然看不透眼前这位道人,于是他心生警惕询问道:“前辈是?”

    不等老道开口,徐知便率先解释道:“知县大人,这位便是我口中的高人,麻黄汤和口罩法器就是由高人所铸。”

    老道人并没有说什么,刘知县看着老道,恭敬道:“晚辈刘丹青见过高人。”

    白胡子老道见他行礼,说道:“无需多言,现在先把正事办了吧。”

    “晚辈遵命。”刘知县应答,随即徐知递给刘知县麻黄汤的药包,并告知此药的熬制方法,届时,刘知县让杨东训带了一个得了幽寒症的死囚上来,将一碗药以元力送入死囚口中,随后,只见刘知县拿出一副画,上面画着一个法器,他以元气点燃,不时,手中便出现了一个尖锥似的,半个手掌大小的法器,看上去与针管有些相似。

    这时,老道开口道:“画道入韵境,还是差了些”。

    刘知县听着这位前辈的话,连忙恭维:“晚辈拙技,前辈见笑了。”

    随后他又开口说道:“前辈在此,晚辈就不耽误前辈时间了,元力催药太慢,用仁怀堂的灵吸锥快速不少。”

    徐知看着刘知县这边操作,直呼六六六,看来这画道如此神奇,竟然能将画中之物取出来。

    片刻后,刘知县收起了法器,死囚此时脸上明显气色要好了不少,刘知县此时能明显感觉到幽寒症已经被彻底治愈,不禁大惊失色,“这,这,实乃神技啊”,随即向白胡子老道恭敬的行礼:“前辈实乃高人,晚辈诚恳佩服。”

    老道此时见到幽寒症根除,不禁也笑了笑,随后开口说道:“刘知县,方才小友所说还请希望你即刻起奏京城。”

    刘知县看着老道微笑的面孔,领命过后,他便运转周身元力,只见从他眉心之处飞出一卷画卷,一挥手,画卷上便出现关于麻黄汤以及徐知所说条件的奏章,恭敬的示意老道:“前辈看是否妥当?”

    老道随即说道:“口罩法器之事也一并说了,与麻黄汤方式一样,不过售价定位十文钱,收取一文钱利润。”

    听到这话,刘知县赶忙修改了一下,又给老道过目,随即他看了看,又看向徐知,欣慰的笑了笑,而后向刘知县说道:“你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麻黄汤与口罩法器并非老夫所做,均是这位小友研制。”说罢,堂内三人:

    杨主事:w(°o°)w

    刘知县:(`Д)!!

    徐知:(* ̄▽ ̄*)

    不等他们惊讶,白胡子老道一招手,直接将刘知县手中的画卷悬在面前,他也是大手一挥,修改了上面的文字,随即又一抬手,画卷向京城飞去。

    刘知县最先回过神来,向老道求证着:“前辈莫不是在说笑。”

    老道瞪了他一眼,有些微怒:“老夫何故向你一晚辈说笑!”

    见状,刚才本命画卷直接就被这位高人收走,刘知县深知此等实力深不可测,于是赶忙道:“前辈息怒,晚辈不敢。”

    而后白胡子老道缓缓道来:“方才小友说世间大道,因果循环,的确,此事非我所做,便没理由占了小友的福缘。”

    随即他看向徐知,说道:“小友,老夫在山顶等你。”说罢,众人还没来得及反应,白胡子老道人便已不见踪影。

    刘知县感慨:“真是仙人风范啊”随即向徐知说道:“后生真乃天纵之才,以后大秦必然有你一席之地。”

    徐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多谢知县大人,小子就先告退了。”说罢,他出了县衙,朝云来山走去。

    县衙内,杨东训还是不敢相信,向刘知县问:“知县大人,这小子又不是医师,甚至才开窍境,入道都没有,如何能研制出此等药方和法器,而且既然是他研制的,为什么不自己来县衙内申报?”

    刘知县看着他,语重心长的道来:“东训啊,你跟我十年有余了吧,这都当了主事了,这脑子怎么是一点都没长呢?”

    杨东训不解的看着他,似乎在虚心求教。

    “你方才也说徐知连入道都不是,那我且问你,若是他真的来报官,谁会去相信一届草民能研制出连京城仁怀堂都无法治疗的幽寒症的药方?你信吗?”,“你再好好想想你是从哪知道这个消息的,呵,这小子机灵,从官府人员下手,借此之口,信服度那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至于到底是不是他研制的,我只能告诉你,方才高人所述因果,以他所展现的能力,若真是他所作,待麻黄汤广为流传,大秦十四洲近百余县再加上山村数不胜数,如此庞大的人数,他不可能放弃如此多的气运,相反,若真是徐知所做,他也不敢去争夺,以他这个实力,气运因果反噬,也是难以承受的。”

    刘知县喝了一口茶,又缓缓开口:“我虽不知高人意欲何为,也不知这小子哪里去结识这么一位高人,我只能说九成肯定就是那小子研制的,如今看陛下如何定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