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幸福河,幸福湾 » 第4章 据理力争

第4章 据理力争

    天刚蒙蒙亮,林广胜跟刘勇子就动身前往JZ市移民局,办理安置区交接手续。

    接待他们的是移民局局长赵建设。

    搬迁集结会上他们已经打过照面,算是熟人,没有过多客套寒暄,直奔主题。

    赵局从档案柜拿出一叠事先准备好的文件交到俩人手里:“这就是划给小沃村的安置区,我从地图上指给你们看!”

    墙上挂着一副安置区规划图。

    小沃村安置区被指派在离小浪底水库下游32km的地方。

    方圆十几里都是不毛之地。

    刘勇子脸色一沉:“咋给俺们安插到黄河滩了?耕地也都挨着大堤,这黄河要是发水,地保不住,屋子也得冲毁!”

    赵建设赶紧叫俩人坐下,泡了两杯茶叶水。

    “说句实在话,小沃村原本在搬迁待定名单中,突然被圈进小浪底施工区域,为了落实恁村儿安置区的事儿,我们昨天研究了整整一宿,只有这片区域能容纳三百七十户,你可别小瞧这黄河滩,当初是一片烂泥,为了改滩成田,河建局硬是把黄河里头的淤泥抽出来,一层层填出一片沃土!大堤两岸种的都是防护林,防沙又固土,分给恁村儿的耕地面积也是最大的,至于你们担心的水患问题,到了雨季,小浪底水库就会合理泄洪,黄河再不会跟从前一样,动不动就决堤!”

    林广胜深知赵建设说的合情合理,但还是想给村民再争取争取:“赵局,我们知道河建局为建设安置区付出了很多,但这不是开会挑座位儿,位置不好下回换个好的,这是安家置业,落了户,祖祖辈辈都要扎根在这个地方。我想给小沃村再争取一下,俺村的耕地能不能给划分一些优质田?”

    赵建设苦笑着摊摊手:“文件上头已经批过了,实在没法变动,我也没这个权利!”

    刘勇子对这个分配不满意:“我咋听说仓桥村看不上温孟滩环境,自己去别处挑了块儿地?”

    “这......我不否认,确实有这个事。仓桥村是啥情况吧,他们村本来就有丰富矿产,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乡政府也在他村上,温孟滩条件差的太多,导致搬迁工作根本没法开展,如果强硬搬迁,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最后权衡利弊,才叫他们自行洽谈安置。”

    林广胜干笑笑:“上级也该多关心一下贫困村,俺们昨天开了一下午会,废了很大劲做动员,大家都很积极,一致表态响应国家号召,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搬过来却是一片荒滩,乡亲们心里该有多凉?”

    赵建设有点头疼:“这么多村,个个都想要好位置,众口难调,希望你们能支持我们工作!大家都不容易!”

    刘勇子开始抹眼泪:“俺村是县里有名的穷困村,村里一点经费都没有,乡亲们搬过来,年初种的庄稼都白瞎了,这儿又一片荒凉,分的全是沙土地,想种个菜都难,我都没脸面对三千多父老乡亲!”

    赵建设头更疼,摆摆手:“中,别哭,别哭,真拿你们没法!当时开会不是说每家每户给850块钱安置费?我这边还有个内部奖励,搬迁积极的村儿,每户额外补贴100块钱,还有个运输费每户100块,你们村已经调度派车了,这100块钱运输费原则上是不给的,但恁俩是头一个找我对接工作的,上面又交代小沃村是临时通知搬迁,要照顾好民众情绪,这100块运输费我也给你们批了,就当补贴吧!每户能领到1050,咋样,这下满意了吧?”

    刘勇子赶忙抹干脸上眼泪,紧紧拉住赵建设双手:“感谢政府对小沃村的帮扶,我代替小沃村全体村民说声谢谢!”

    赵建设抽回双手,心里暗骂一句老狐狸!

    又语重心长说道:“美好家园要靠双手建设,现在分给你们的是一片荒滩,只要努力,未来一定能变成绿洲!”

    林广胜跟刘勇子又让人领他们到安置区现场转了几圈,方方面面了解清楚,这才赶紧打道回府。

    温孟滩到小沃村开车需要3个小时,蜿蜒曲折的山路怎么也走不到头。

    一路上俩人都在惦记村里的搬迁工作,不知道开展的咋样。

    回到小沃村,天已经蒙蒙黑了。

    村委会门口人挨人,人挤人,队排的像条长龙。

    都是来登记搬迁的村民。

    有的因为跑慢了几步,被人插到前面,开始拌嘴。

    林广胜跟刘勇子悬着的心总算落地,看来14个村组干部,工作很有成效。

    林广胜提议:“一会儿通知组长们开个会吧,了解一下今天的工作进度,再把搬迁补助的事儿说一下。”

    “中,我这就去喇叭里吆喝吆喝!”

    不大一会儿广播里传出村长的声音:“小沃村各组组长,请速到村委会开会!小沃村各组组长,请速到村委会开会!”

    半小时后,14个组长都风尘仆仆赶了过来。

    昨天没参加会议的八组组长王庆林、十二组组长林顺来,早早来到会议室,俩人今天工作都不顺利,眼瞅明早就要选房,来登记搬迁的户数还不足一半。

    看看人都到齐了,林广胜让各组依次汇报今日工作,围绕“搬迁进度”跟“遇到的困难”两大块儿。

    半数以上小组进展都比较顺利,乡亲们一开始很抗拒,听组长分析完利弊得失,还是服从了村里的安排。

    那几个有名的赖皮户,不出意外的唱反调,个人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

    还有几户辈分高的老人,坚持要落叶归根,小辈的话入不了耳朵,说的多了就直接撵出去。

    最严重的就是祖坟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要求必须迁坟,坟在人在、坟迁人迁。

    林广胜把这些问题仔仔细细的记录在工作笔记中,跟刘勇子交换了一下意见,迅速做出解决方案:

    “目前庆林的八组,顺来的十二组,有点落后,做的最好的是二喜的三组,淑琴的五组,还有树平的十组,都是全员通过!我跟村长商量一下,提议由五组帮扶八组,十组帮扶十二组,咱小沃村是一个大集体,遇到困难要互帮互助拧成一股绳,啥样的关卡都能过!”

    说完,林广胜看了眼刘二喜,发现他正在看着自己,俩人目光碰到一起,刘二喜挠挠鼻子:“村里那几个老赖,就交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