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幸福河,幸福湾 » 第6章 力排众议

第6章 力排众议

    王叔今年已经81岁高龄,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石匠。

    村里年轻人闲住没事就跑他家看他刻石头,时间久了,小沃村的男人基本都会雕刻打磨个桌面、石磨啥的,甚至有家的水缸都是就地取材,用整块儿石头打磨出来。

    林广胜跟刘二喜走进院子,王叔正凿着一块儿石碑。

    石碑目测四五米高,通体紫红色,碑面已经被打磨的如镜子般光滑。

    这块儿石头林广胜认得,那是村里十来号人用滚木从黛眉山上运下来的。

    “王叔!”林广胜喊了声,俩人站到他身旁。

    王叔没应他们,也没回头,铁锤击打在凿子上,溅出一蓬碎石沫沫。

    岁数大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主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有说服的可能,要是拗着他们心意强说,反而会谈不拢。

    俩人静静的站在一旁,等着老人家先搭腔。

    石碑形状已成,碑头上雕着群山,环抱着一片烟波浩渺的水域,一轮旭日正冉冉升起。

    王叔布满老茧的手指轻轻从碑身划过:“你们看,小浪底水库,我雕得像不像。”

    “像!气势恢宏,群山环翠,我好像看到了小沃村未来的样子!”林广胜胸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情愫,一片绿意盎然的秀美景象在脑海中浮过。

    王叔抬头看他们,笑了,千沟万壑的脸上挂着一股欣慰,他摆摆手:“广胜啊,二喜子,我知道你们想说啥,你们走吧,我心里有谱,我不会拖后腿,但你们也别来催我!”

    林广胜迟疑一下:“叔,要不我找几个人先帮你拾掇拾掇东西?”

    “不用来人,叫我自个儿安安静静雕完这块儿碑!”

    俩人沉默一会儿,点点头:“那,叔,俺们先去忙旁的事,你有啥需要帮忙的就找人带个话!”

    王叔停了停手里的活儿,站起身,扯着俩人走到院门口,指着前方的山崖说:“那个山洞洞里刻的石像,有年头了,是古时候用来测量黄河水位的,我瞅着那雕工精细的很,淹到水底就再不见天日了,你们看能不能想办法带走?”

    “叔,你放心,我马上往县文物局反映,想办法保护起来!”

    俩人从王叔家出来,林广胜问刘二喜:“你说,王叔这算是同意搬迁还是不同意?”

    刘二喜挠挠鼻子:“我觉得没啥大问题,叔要是不搬会明说,应该是想把那块儿碑雕完。”

    找完王叔,马不停蹄去赵胭脂家。

    她家里大门紧闭,叫了半天,也没人回应。

    “看样子不在家!肯定又跑到山上碎石堆那儿了。”刘二喜说。

    “她婆子家有没有人去做做工作?”

    “去了好几回了,想着她婆子能劝劝她,可是白搭,见天骂她命硬克死男人娃子,现在又疯疯癫癫的,更不把她当一家人了!”

    “走,去碎石坡找找!”林广胜不擅长做妇女工作,想到赵胭脂可怜身世,真心想开导她,鼓励她勇敢面对新生活。

    山上转了一圈也没找到赵胭脂,刘二喜建议晚会儿再去找她。俩人赶回村委会,替换李雪梅等干部同志。

    村委会门口已经没有排队的村民,林广胜走进办公室,刘勇子正跟几个组长激烈争论,声音还不小。

    “咋回事?”林广胜赶紧问。

    “赵老六领住一帮人在后山挖坟,搬迁想把祖坟也迁走,他一挖,别人也跟住挖,这会儿都不搁家拾掇东西,全跑后山挖坟去了!”刘勇子有点急火攻心。

    “开会说过挖坟的事,我咋把这茬给忘了!”林广胜一拍大腿,这几天大大小小的事把脑子搅的都快死机,这件事他特意记在本上,反倒忘了。

    来反映情况的村组干部,有几个带着民意过来申请集体迁坟,另外几个反对迁坟,认为死者为大,入土为安,随意开棺是对先人的大不敬。

    两拨人争的不可开交。

    林广胜叫所有人先坐,大家围着一张办公桌坐下。

    “迁坟这事,我不赞成!”林广胜直接说出自己意见。

    “首先,咱村有几个大姓,祖坟面积大数量多,迁坟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留给咱搬离的时间只剩4天!

    第二,国家现在推行火葬,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咱搬到温孟滩,各家各户丈量分地还要个把天,这些棺木遗骸寄放到哪里?搁到自家院子,天越来越热,一放好些天明显不合适,统一安置个地方,总不能整齐码到黄河滩上?这不仅对逝者不尊敬,旁的村儿看到这场景,能不发怵?以后会咋说道小沃村?

    第三,乡亲们迁坟,不外乎觉得祖坟被埋到水底,以后想扫墓祭奠先人都没有去处。想当年多少革命烈士尸骨无存,但依旧被后人缅怀,一块儿纪念碑足以寄托全国人民的哀思!又有多少华冠贵冢被遗忘、被荒草掩埋!我林广胜在这里应下承诺:一定会在温孟滩上修建一座“念乡亭”,刻字立碑,先人遗骸留在故土,哀思寄存在后辈人心间,这种祭奠既真挚又长久!”

    一番道理分析下来,主张迁坟的干部也动摇了念头。

    有人问:“小林书记,旁的村就不迁坟吗?”

    “迁坟这种事,我保证任何一个村都不会发生,耕地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国家一直强调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安置区分给咱的地是让咱建设新家园,要是方圆十里八乡搬过去头件事就是挖坟建墓,所有领导干部只有引咎辞职才对得起党和国家的信任!”

    刘二喜点点头:“我支持小林书记的提议,国家推行火葬,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平坟还田,让祖辈先人留在故土总比在异土他乡被平坟的强!”

    刘二喜把一个将来极有可能发生的情景摆在众人面前,所有人彻底放弃了迁坟的念头。

    村组干部开始以组为单位,耐心给乡亲们分析迁坟的弊端。

    林广胜通过广播,反复阐述他刚说的几点。

    这天晚上,小沃村的后山灯火一片,直到凌晨才逐渐熄灭。

    乡亲们把各家祖坟恢复成原来模样,又在坟头上密密的铺满石头,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小山丘。

    “大,明儿个俺们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你在这里守着家,替俺们看看咱家一点一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