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女人真辛苦之胡小兰的故事 » 第十一章方大爷猪油馄饨

第十一章方大爷猪油馄饨

    老式的收音机里传来声音:“今日要闻,清朗行动以来,天价片酬已经腰斩,4000千万人民币已是最高,个别的500万,约每集60万,所有演员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成本的40%。....70%是...”

    只听有路人在笑说:“哪个城市离婚的人更多?你一定猜不出来。”

    胡小兰摇摇头:“这样的新闻,虚虚实实,不知道也罢。”

    是啊,世界那么大,每个人都可以制造新闻的年代,那里有那么多闲心关注别人在做什么?

    什么空难,什么国际冲突,什么某城按下暂停键,真没那么多时间关注了。

    走在早晨的街头,日复一日,只希望时光慢一些,再慢一些。真不想那么快老去,青春应该多折腾折腾。

    这低矮破落的街角,总隐藏着一些老传统的本土风味。

    又见炊烟升起处,是一家柴火馄饨店。这是胡小兰今天直播探店的重点戏,什么脚踩酒曲没人骂,脚踩酸菜骂声一片,都让它慢慢成过去的回忆了。

    既然酸菜牛肉面里看不见一丁点肉丝,那就换个吃法了。

    胡小兰要采访的这个柴火馄饨店,是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在经营。来吃的都是回头客。

    直播器材打开,开始录频。

    胡小兰看见方大爷正在忙着准备食材。一溜的大瓷碗一字排开,下入盐,味精,虾皮,榨菜碎,大骨高汤,猪油,葱花,生馄饨煮两分钟捞出放碗里既可。约十几颗,为纯肉馅馄饨,只此一个口味。

    胡小兰好奇的问:“大爷,你家馄饨店有多少年了?”

    “30几年了,国企下岗后自己跟奶奶学的,一直坚持柴火煮熟,成本也低,从不用煤气,这是我们店和别人不同的地方,很多人都是从小吃到大。”

    胡小兰上下对比照片里胡子花白的老头和眼前人:“有人说你长得像一位知名漫画家,真的很像。”

    “咱画得没他好,他下馄饨也没我快,我一天能做一两千个,有时顾客来了,都吃光了,就只能等我包馄饨了,我爱人负责煮馄饨。”方大爷说的都是对着份小小事业的热爱,他并没多大野心,几十年就守着这个小店,从早忙到晚,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顾客。

    他爱人也说:“怕大家找不到,一直不敢关店。就是老味道,许多顾客喜欢来一勺辣油,也是很不错的。”

    胡小兰:“为什么这么好吃?”

    “纯手工制作了。”

    采访中

    陆陆续续有顾客来吃馄饨,真是老少皆宜。

    有顾客都是开车几十里路来的,为的就是那柴火味。

    有的顾客说使用同样的食材,同样的做法,就是做不出这样的味道。

    胡小兰也敢紧来一碗热腾腾的馄饨尝尝,小小的馅,大大的皮,都汇于一碗之中,鲜美开胃,唇齿留香。

    就在这时,一身油腻气息的王大姐走近:“你敢紧去我家看看酸菜是怎么做的吧,我说我不是土坑腌制,不是脚踩酸菜,可顾客们不信啊,只得找你去拍一拍,做个监督。”

    胡小兰爽快回应:“没问题,身正不怕影子斜。”

    王大姐:“我家的酸菜是正宗的老坛腌制,你一定要去看看。想吃一口,得等半年。”

    胡小兰:“我确实想看看,跟你学学泡菜技法。”

    说后,跟着离开了馄饨店,来到了王大姐所说的制作酸菜的场所。

    这里确实很干净很安静,王大姐也毫不保留的对酸菜的制作过程进行了介绍。

    看来今天收获还真不少。

    从简陋的街区来到繁华路,更种美食店铺就更多了,

    黑米戚风蛋糕姜汁椒麻鸡,豆腐皮卷,黄金糕,绿豆凉粉,炸枣,海石花四果汤。

    胡小兰依然春风满面的询问:“老板你能介绍介绍,这些哪种更好吃?”

    老板回应:“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黄金糕怎么做的,以为是下了橙汁的。我告诉你,这个只选用蛋黄和木薯粉进行制作,发酵过程长达5个小时。”

    “这米粉一看就很好吃!”

    “米粉我们采用的是非杂交稻的遭稻米进行制作,太阳晾晒。”

    “听说你们还有一个特别神秘的东西,是什么?”

    “就是茶油炒柿饼,用的是经过七天晾晒的去皮柿。要每日一捏。”

    “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