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诗语词曲 » 5章.遥望天幕已成灰.寒霜之下喜半忧

5章.遥望天幕已成灰.寒霜之下喜半忧

    .遥望天幕已成灰.寒霜之下喜半忧

    太子杨勇,在他五岁的时候便已被隋文帝立为太子,隋朝的立太子的规矩是立长子。所以他从小便在一种高高在上的环境中生活。感觉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十二岁的时他便私自使用了一名宫女。后来十四岁宫中给他选配了一个大臣的女儿做太子妃。初试云雨不久的他嫌那太子妃相貌平平还略带丑陋,于是沉迷酒色之中,过着夜夜笙歌婉转的生活,但是又苦于父王母后的节俭制度的压抑,于是他时常悄悄的潜入宫外去那青楼里寻欢作乐。

    当年在隋朝大都城中有一红楼,位于那皇城脚下最是繁华的一条大街上。街的对面便是住着宫里宫外的与那皇朝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达贵官人。自从太子光顾这里之后,这地方声名鹊噪。那老鸨竟然将这楼宇之内装饰得富丽堂皇的,用丝绸包裹墙面,楼内亭台水榭花台环绕。吸引了无数权贵及商贾云集,每天门庭市。又专门为太子提供一专属的房屋,建筑设计堪比皇宫。地面嵌着青一色的巨石,几根高耸的圆柱直杵屋顶,门口各一个巨石垒起的方正铜阙,室内空中斗拱上,五彩斑斓的帷帐如云般轻柔飘逸。直到这隋文帝提倡节俭,许多王公贵族便是在民间另寻地块寻找奢侈生活。这红楼便是其中之一。这人世中哪有不漏风的墙。

    茫茫白雪春掩去

    自知何须诉别意

    遥望天幕已成灰

    寒霜之下喜半忧

    这天太子自知这个位子坐不住了,于是叫人清早起来就将自己宫外门梁上的太子府三个字匾撤了下来。此时的他心思沉重地拂䄂出宫去,边走边吟着自己的诗。虽说是不理政事,可他也是胸有文墨的人,即使玩那风月场所,也是风流儒雅的了。再说自己任这太子觊觎皇帝之位,不也是为这样的享乐生活吗,如今没了这劳神费力不讨好的太子之位,自己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无论怎样的去寻花眠草,自己过风花雪月的生活与他朝庭何干系!

    再说那天莫名接到晋王的指示去安顿好李密的住所,虽然这个地方归属于晋王府的地盘,但是隔着一片湖泊,进入楼内还得小船划水过去。那湖面四周葱葱郁郁都是竹林。湖中长满莲荷,冬天结冰又是一番银白的世界。莫名赶着马车,虽说是立春的季节,春寒料峭的时候,这湖面里还是一片银白。马车在上面行驶划过深深的痕迹。到了李密府上,知道他是金科武状元,又是晋王妃的表哥,一般的大臣贵冑们巴结还来不及呢,晋王让自己去与他相处,这不就是让我教他如何在晋王身边做人吗。现在的晋王应付朝庭中的大事有萧妃,自己腾出时间来不就是人们常说的那个及时行乐吗。依他的个性,风花雪月还要诗情画意才行得通。我先去看看这个将才的李密吧,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马车还没到他府上,老远就看到一个素颜白衣飘飘的男子在那雪地里舞剑,呼呼北风中溅起凌乱的雪花四周飘落下来甚是好看。没想到他竟然是个如晋王一般的美男子呵。都说那皇家的血缘高贵,这个到有几分实在。会武功这个是大好事儿,只要不是个来不来说话口吐莲花似的什么诗诗词词的就与我有一傍。

    刚下马车:

    荻叶寒冰中

    春风拂面来

    触景无伤悲

    痴心再重逢

    听到他口中念念有词地停下舞剑,我这沒有听错吧,转身转了一圈,以为是晋王在身边。这家伙又是个口吐莲花的种。我的耳朵早己生了茧子了。这些个王子王孙儿的成日都吃饱喝足的什么东西不好学呢,念出这些个东西来糊弄我们耳朵。烦不烦呀。正朝着车上准备搬那几件贵重的物件,一双粉色的高脚花瓶,又一想:痴心再重逢。不对呀,他这个是指与谁重逢?晋王、还是萧妃?难不成他之前就认识晋王,我屁颠屁颠儿打小就跟在晋王身后,没有听他念叨过啊。虽说那些诗呀词的咬文嚼字的东西我讨厌,但是他们叨叨出来的东西我多多少少还是晓得什么意思。今天既是来了还要把这痴心的事儿弄得明白才好。想着抱着一双花瓶站在李府门口等着。那李密早己经见到他了,晋王也告诉他会给自己送出行的马车来,见到眼下这个长得五大三粗的男人长着憨憨的样子,可那双小眼睛忽闪忽闪的仿佛直接透过了人的心底。不知不觉地走到他面前:“李大人,晋王让我给你送马车过来,这对花瓶是晋王妃娘娘给你的。”“谢谢莫大人”。见到李密如此谦逊低调,莫名顿时觉得自己追问那什么痴心不痴心的字眼,就是无聊。

    两人一起进到楼内:“这里是从前的藏书楼。后来太子府里人将那些藏书搬到他重建的一座藏书楼里了。所以空置着。我己吩咐人过两天前来修饰,这藏书楼一直都有住宿的厢房,过会她们会抱着新缝制的被褥过来。”“原来的已经很好了。”李密说道。“因为平时无人居住,宫女们只是时常过来打扫房间,器物已经陈旧。”“那兄弟我这里先道谢了。”听见他这么说,顿时彼此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

    残冬只一分

    煮茶浅闹春

    昼长夜更短

    一枕飞花暖

    又听着他的念叨,二人走进李密的房间:“我昨日刚来便见到这里有一青铜火炉,还有煮茶的壶及饮茶的器皿,所以生了炉,用那外面的雪熬煮了一壶茶,正好兄弟与莫大人可以一起品茶。”“李大人你是太客气了,按理说你是金科状元又是五品带刀侍卫,我只是一个晋王身边的贴身的侍卫,也是我老子从小叫我来这宫里陪伴晋王读书,可是他读书的时候我却在外面爬树。我这个人没有学问,更不会出口成章。你我若不见外,我叫你兄弟,你叫我声哥哥。”“好啊。”

    岁月如流情常在.一片鸿图牡丹红

    二人品茶聊天的时候,又来了两个小宫女,抱着新的被褥:“向二位大人请安。”站在门前说道:“这是晋王妃为你选择的两个侍候你日常饮食起居的宫女,晓娥与苏棋。”莫名站起来向李密介绍说道。两个宫女去到厢房整理房间去了。这楼里总共两层,一层用着厅堂,茶室,两个宫女的寝室,二层用着李密的寝室与书房,还有一间琴房。

    这李密感觉自己真的是转瞬即富贵的人了。非常惬意。

    随后二人饮茶过后又往宫外那萧妃的家里去探望。这莫名自然也是全程陪同。说来也奇了,皇上赐给萧氏家人的院子正在莫名住家的一条街上。这里是大都城贵族官宦集聚的地方。间隔也住着一些隋朝之前的什么富贵人家。

    新年刚过,门眉上下还贴着大红的对联:

    岁月如流情常在

    一片鸿图牡丹红

    那李密停立门口口中念道。讲入宅院里,一座四合院。颇觉一片生机的是那房前屋后的树木才生初芽,秀绿一片。看样子仿佛都是宾客盈门,那天井的石头台阶中还排满了主人家来不及收拾的礼盒担子。

    萧妃的父母看到李密前来探望,一片喜出望外的样子迎着他们进了客堂。大家自然在一片祥和之中开始聊天。不外乎就是聊些之前的生活的苦楚,而今的富贵的愉悦。那莫名见到他们叔侄之间聊得火热,自己又少有插上话的时候,那里坐得住呢,干脆转到外面街上逛起来。

    东逛西逛,看到近处的一户门外几个人推推撞撞嚷嚷着,上前一看竟是之前太子爷时常光顾的红楼,仿佛才换了门庭,朱红色的大门顶上依旧挂着大红灯笼。说起这个地方的名气那之前就是红了半个大都城,可是碍于晋王的颜面自己即是日思夜想的想想进去看看吧,都是枉然。见到一个仿佛是老鸨的肥胖妇人,叉着腰站在门边跟两个生得眉眼弯弯秀气的女子吵嘴:“你们分明看到我们这里大不如从前了,那太子府的匾额也都撤了。不就是几个小钱吗?隔三差五地来催要……”“你既然知道是小钱,要不给了就算了吗。不然的话让我们家小姐喝西北风啊!”两个女子也是伶牙俐齿。“你们家小姐之前也是那对面街上的大户人家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船烂了还有几箱钉子呢。”“你这是赖账!”“当初你一遍又一遍地来我们家催要我们小姐写诗词作曲儿让你的园子火起来了……”两个女子高声喊道。“再不走的话我让他们过来了哦……要不你让你们小姐过来伺候爷们嘛,荣华富贵指日可待,我要把她捧红上天……这个太子爷走了,不还有那个太子爷吗!”“你不要脸,我们小姐就是卖了房产住寺庙也不会干你勾当。”两个女子气得半死的样子,正要转身离开。这莫名急步上前:“你把欠人家的钱全部还给她们。”对那老鸨说道。“你是什么人?”“我便是晋王爷的侍卫莫名。”“哎呀妈呀我今天是遇到真神下凡了……快快快快,小斯算账……”吆喝着一边恭迎他们进入门内。

    进来一看,一座木楼的院子,上面的楼廊里站着些衣着五彩斑斓的年轻女子。正在眼花缭乱中,又见里面的一个小斯拎着银子出来正递给两个女子,她们接过银子,上前来拉着莫名就往外走:“莫大人我们赶紧回吧,这里不是人呆的地方。”推拉着他出来:“到我们家里去坐到喝杯茶吧。”

    这一路出来,心想也好,去看看她们的小姐吧。想起前几日晋王见到自己平白无故地叹息后说:“萧氏她一揽朝纲,独擅其事,我倒显得有点无聊了。”之前说这个晋王的贴身侍卫莫名仿佛可以洞察到主子的心思。听到晋王说闲得无聊,那就是自己的事儿又来了,你说这偌大的大都城要找到个让他心动的女子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像我等这些凡夫俗子,找个女人玩玩儿还不容易呀。可这些个王子王孙的,干嘛非要那么挑剔。貌美如花,才华横溢。那皇宫中的老子又管得严紧……转而加快了脚步。